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乡村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六年,陶行知积极提倡乡村教育,在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的《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他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希望能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农村社会。一九二七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学校,后又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在南京市郊区劳山脚下一块荒地上,举行了“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首届开学典礼。此时,正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军兵分三路向南京发起总攻的时候,盘踞在南京的直系军阀孙传芳的部下褚玉璞和他的军队,正节节溃退,南京城即将为北伐军攻克。晓庄师范学校刚创办,就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创办人陶行知(那时他名为陶知行)在三月初出了一张“告示”,通知学校考生:“本校誓与村民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区建设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凡  孟谦 《社区》2005,(23):6-6,8,10,12-14,16-18,20,22-26,28
我国的社区建设运动最早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受国际上一些农业国家的“民众教育”与“乡村建设”等民间自发的社会改良运动影响:1924年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推行了平民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江苏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及其后来在江苏各地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梁漱溟先生创建的河南村治学院及其后来在江苏、山东邹平县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先行之举。30年代初,吴文藻等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的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随即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主流。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社会学后,社区以及社区发展也就不再被提及,使中国在其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4.
赵锐 《金陵瞭望》2008,(10):65-66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先生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边缘人”。其实。他可是国内颇有名气的人文学者及时评作家,在“一南一北”的《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亮相频频,口碑颇著。今年以来,邵氏新著《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二十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甫一问世.就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似文献   

5.
南京已出台“关于出国留学人员来南京兴办企业的有关规定”。“规定”明确留学人员办企业注册资金最低只需3万元人民币,可享受“三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南京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了“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留学人员可以在园内创办私营企业,允许以境外注册公司的名义,到南京投资,或以自己的专利、专有技术、资金向园区各类企业投资。进园区的留学人员不仅享受国家对留学生的优惠政策,还享受国家对高新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南京还扩大了金陵园区的范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0,(15):1-1
南京柳泓酒业由江苏优秀民营企业家金芝伊女士投资创办,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档名酒营销的酒类公司,在南京酒业享有“沃尔玛”之美誉。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0,(23):4-4
南京柳泓酒业由江苏优秀民营企业家金芝伊女士投资创办,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档名酒营销的酒类公司,在南京酒业享有“沃尔玛”之美誉。  相似文献   

8.
厉思宝 《金陵瞭望》2009,(15):41-41
清凉山小学:南京历史上菜农创办的农会小学 清凉山小学创办于1931年,当时叫“清凉村农会小学”,是菜农的农会办的。1946年,“清凉村农会小学”改为公办,当时无钱办教育盖校舍,学校便租用生意萧条的茶馆——万胜茶棚做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清凉村农会小学”改名叫做“第五区清凉山国民学校”。  相似文献   

9.
试论合并与升格后的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兼谈图书馆如何适应网络时代@董明浩$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17  相似文献   

10.
"书呆子莫来馆"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时,还设立了一个校图书馆,他给图书馆起了个独特的名字:"书呆子莫来馆"。陶行知倡导"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7月27日上午,以"相约南京·牵手青奥"为主题的2013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式在南京晓庄学院莫愁校区举行。南京市副市长华静、江苏省侨办副主任徐开信出席致辞并为夏令营团组授旗。南京市侨办主任朱晓煜、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天、南京青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长丁铭、南京青奥组委文化教育部长焦勇等与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泰国、老挝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营员共同出席了开营式。徐开信致辞欢迎华裔青少年朋友来江苏开展夏令营活动。他介绍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希望营员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习中华文化、领略锦绣河山、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的普及化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的旅游体验,“到乡村去”成为更多人出游的新选择。以南京栖霞区为研究对象,从新时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出发,通过调研对栖霞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栖霞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栖霞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以期为南京栖霞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应用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位於周村北郊,人口不足900人的东塘材,十几年前还是“一湾百年污水塘,一条穿街泥水路,几棵无果弯弯树,几排东倒西歪屋”的贫困村落,而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已是一座座居民楼错落有致,一排排标准厂房整齐林立,中心花园点缀其间的经济发达、百业兴旺的现代化“乡村都市”。  相似文献   

14.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 1 92 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 ,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 ,脱离实际生活 ,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 ,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 ,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其一 ,“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在陶行知看来 ,自有人类以来 ,生活就是教育 ,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他认为生活与教育要一致 ,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 ,即使天天读劳动的书籍 ,也不算是受劳动教育”。“生活即教育”包含的意思是 :生活决…  相似文献   

15.
南京北郊的六合县城北门外17公里处,有一世界罕见的桂子山“石柱林”,名气不大,景色却极为奇异。千万根直径0.5米的“石树”整齐、紧密地排列、堆垒,组成一道高达30多米的弧形陡壁,鬼斧神工,蔚为壮观(见上图)。如此稀世景观,离大城市又这么近,却一直难以开发出来让世人一睹奇貌。记者驱车赶往现场操个究竟。 桂子山座落在六合县四合乡与八百镇的交界处,山上的“石柱林”全部在四合乡境内。石柱林是一千万年以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村民变股民”,这项改革将打破长久以来“人人拥有”却“人人空有”的局面,拆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还利于农民,还权于农民。南京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从试点到初步推进,南京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已经初显效果,然而在改革的初级阶段,也遭遇到各种问题等待今后去化解。  相似文献   

17.
在南京市中山东路,有一座中国唯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逸仙小学”。今年11月12日,是逸仙小学90周年纪念日。 逸仙小学创办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名幼幼蒙学,后改为东区实验小学、第一区中心国民学校。1929年,当孙中山先生的灵枢,由北京运回南京安葬从该校门经过后,为纪念这位伟人的丰功伟绩,蒋介石命名该校为“逸仙小学”。 迄今为止,该校发扬“逸仙”奋斗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7,(15):17-20
夏日炎炎的南京,正在为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而奔忙。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的双拥工作已具有了这样几个全国第一:第一家建设国防园,第一家成立专门的军粮供应部,第一家创办《双拥报》,第一家成立雠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中心”,第一家成立军民共建书市,第一个实施。警纠军处”军车管理制度,第一个引进研究生进社区担任“党建顾问”机制……这些成绩,为南京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军爱民、民拥军,时代大潮奔腾不息,南京的双拥工作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此,我们选取了一些南京双拥的先进事迹和新举措,与大家一起感受“拥军爱民”的如画春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乡村小学作为新事物在山东乡村中开始建立。与传统社会不同,这一时期,它的创办者由传统乡绅转变成乡村中的富商、军人、议员等新型阶层。这提示了这一时期乡村中社会阶层的变化,以及乡村中的“权势转移”。乡村小学的创办过程,并不仅仅是国家制定政策——乡村进行实施这么简单。在它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创办人对学校带来的地位的渴望、乡村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利益纠葛,提示了乡村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把乡村小学作为一个窗口,不仅可以窥探到当时乡村社会的若干动向,还有助于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乡村社会的变迁,发现以往历史研究中被忽视掉的“细节”,从而展示出一个和以往认识不一样的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中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学校,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本文就陶行知教师职业素质思想作一探求。教师的社会作用,历来被有识之士所瞩目。陶行知从国家民主富强的前途出发,非常强调教师在教化民众、改造社会力面所担负的举足轻重的责任。他早年认为,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昌大于教育”、“启民智、致民富、国家民主富强的前途才能实现。”,因此,“教育就是社会的改造”,关系到“国家前途盛衰的大事”。要办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