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旁有义’作为汉字的一种构字法,历代学者多有阐述,日见其精。本文就声旁有义在训诂与校勤的运用上,试作探讨.“声旁有义”历史观声旁有义源远流长,不仅宋代王圣美创“右文说”,乃传于世。其实,早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已见端睨。综观一部《说文》,从A从P、B亦声的字,不可胜举。如:“亦声”之“亦”,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中说,“谐声之字,半主义,半主气凡字书以义为经而声为纬,许重权《说文解字》是也,”又云,“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进一步阐明,“言如声者,凡三种:会意字而兼声者,…  相似文献   

2.
通过从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两个角度分析了《释名》中" 、容车"(《释车》);"幢容、帖"(《释床帐》);"衤詹衤俞"(《释衣服》)等词的语源义,认为这五个词的语源相同或相似:遮蔽或遮蔽形容。  相似文献   

3.
说“义”     
对“义”字的口头语言和古代文献的部分意义用法进行归纳,认为从先秦到现代,“义”字都含有“与众人共同抵御灾难”及“分财与人”的意思。又通过分析同源词来推求古义,考释出“义”字的本义应是分配猎获物分得公平。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思想史上“义”字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犹豫”为什么是迟疑不决的意思呢?原来“犹”和“豫”都是野兽的名。“犹”长得像猴子,它生性多疑,听到一点声音,就疑心有谁来侵害它,便东躲西藏,不知如何是好。“豫”更可笑,它爱爬树,一遇见动静就赶快爬上树去,在上面待很长时间才肯下来,不一会儿又赶快爬上树去,再待很长时间才下来。这样一连上下几次,才肯跑走。人们用这两种野兽的习性特点,比喻有的人遇事不决,就叫“犹豫”。“犹豫”一词的来历@杨静  相似文献   

5.
论“义”     
“义”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之一 ,是孔子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或准绳。也是孔子思想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关于义利的关系 ,孔子及其后学都主张重“义”轻“利”或者以“义”统“利” ,实际上是一个对待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书读的遍数多了,文章的“义”也就很明确了。古人又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的理解,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理解了语言的表层含义之外,着重体会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蕴美。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字好、思想性强的好课文,为学习语言提供了很好的例子。通过读文章,只有实现对“义”的理解,再升华到对“意”的体味,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语言,才能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简单谈谈“义”与“意”。 “义”与“意”在现代汉语里读音相同,又有义项相同之处,都有“意思、意义”之义…  相似文献   

7.
论《三国演义》之“义”——“义”与战争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的"义"是与战争描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说对战争的起因、发展、结局等都进行了"义"的阐释。本文着重从"义"是衡量战争性质的一面旗帜、"义"在攻守之战中的重要性、"义"关乎主帅性命和军队命运、"义"有感化制服对方的功效、"义"能改变战争形势甚至决定战争成败等五个方面来论述"义"与战争的关系,以充分肯定"义"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同声传译的要求期望值更高,然而过去在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面均相对滞后,对同传如何科学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某些问题,以提高其翻译质量,就成了专家与业内同仁关注的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找出共性的问题,为提高翻译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事略”一词,《辞源》解:“文体之一种,以记人或事。宋王偁有《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记北宋九朝事迹。明归有光《震川集》二五有《先妣事略》,记其母之生平。”《辞海》解:“传记文的一种。记述人物事迹的大略。多用于已死的亲属或戚友,如明归有光所作《先妣事略》等。也有记述若干人物事迹的大略而辑成一书的,如清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新编《汉语大词典》亦略同。  相似文献   

10.
从上古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和”有基源意义、衍生意义与派生条件的不同,由此所呈现出的思想文化内蕴及其源流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里”义探源钟如雄关于“里”的最初意义(本义),今人因不明其源而阙为。郭锡良、唐作藩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中说:“从词义方面来说,有些词造字时候的本义已经失传了,字形虽在,它原本的意义却不存在了。如‘里’的本义,许慎说:‘居也。从田从土,会意。...  相似文献   

12.
“恨恨”义辨王兵《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各家选本或不加注,或注云“无限愤恨”、[1]“愤恨到极点”[2]等等。义虽可通,检以他例,多有格。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单音节动词重叠,用以表示动用的持续与反复,并不能表示动作程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朕”已经成为文字学上的“化石”。《尔雅·释诂》:“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到了秦始皇赢政一统天下后,“朕”方为皇帝所垄断专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朕。”即此事。但是,在秦以前,朕并不等于后世的我、余、吾之类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代,朕往往用作“领格”(所有格),同于今天的“我的”。甲骨文、金文就是这样。《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许慎汉人,故所释并不确切。顾颉刚、刘起钎氏指出:“朕——甲骨  相似文献   

14.
“常”义辨     
“常”的本义非为“裳”许慎《说文》释“常”为“下帬也。”段玉裁注:“《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说文》认“下帬(裙)”,为“常”之本义,“裳”为或体。考之《尚书》《易经》《诗经》《尔雅》等书,“常”“裳”有别,无一相混,许慎、段氏说法无证可据。如《书·立政》:常伯、常任、常事、常人  相似文献   

15.
《离骚》首句屈原自述家世曰:“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其中“苗裔”一词,《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解作“子孙”,众多的选本,也直注为“子孙”。看来,是受了《左传》注和朱熹注的影响。《左传》注“玄孙之后称苗裔。”又朱熹注:“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衣者,衣裾之末,衣之馀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并见《辞海》)我以为以上两说似牵强。试作新解。一般注本已将屈原家世追到这一步:“高阳,古帝颛顼(zhuan xu)的称号。……楚之始祖熊绎是颛顼之后,事周成王,封于楚。传国至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封  相似文献   

16.
“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与精神支柱 ,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它具有一个非常好的意义内核 :以人的方式来待人处事。本文通过对“仁”造字初义的探析和对关于“仁”的主要认识的诠解 ,阐明了“仁”这个意义内核的产生由来及其潜在的因延。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所谓的自由,从来都不是无限度的自由,都必须在一定的“度”(范围)内遵从一定的规则。本文先从源语和译语存在双重“生活形式”的角度分析了翻译、文艺创作自由度存在差异的原因,继而再从宏观方面(生活形式和双语思维方式/风格)、微观方面(语境和翻译文体)及两方面各自内含规则的角度阐释翻译自由创作受制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字形构造看,"义"一开始就带有"神圣命令"的意涵,墨家之"义"恢复了这个意涵。墨家之"义"还具有利他、不分亲疏、追求公平正义等特征。后世的"侠义",经过明代通俗小说的推衍和近代梁启超等人的论证,逐渐与墨家之"义"联系在一起。而"正义"这一术语虽然是在翻译西方著作中生成的,但它的内涵却与墨家之"义"有许多相同点,在墨家、儒家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和改造"正义"这一关键词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短时义“阵间”与“一会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德广府话"阵间"与普通话"一会儿"都是常见的表示短时义的词,二者同异并存。"阵间"没有否定形式,普通话"一会儿"的羡余否定形式是"不一会儿"。在表达方面,方言"阵间"存在时情标记和特殊量词"个",有特定的表达功能,普通话中没有。  相似文献   

20.
螓首蛾眉 “蛾眉”一词产生很早,见于较早的古籍有《诗经》、《离骚》,以后历代诗文作家多有运用,对于它的结构和意义,注家聚讼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其一,形若蚕蛾之眉。 《汉书·扬雄传》:“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飏累之蛾眉。”颜师古《注》云“蛾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