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粒与珍珠     
《当代老年》2009,(10):1-1
有一个养蚌人,想培养一颗既大又美丽的珍珠,就对水边上的一堆沙粒说:“你们有谁愿意变成一颗宝贵的珍珠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10,(36):25-25
问题:在《古今谭概》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宣王斩杀了谋叛之臣齐国大夫邾石父,并准备灭其九族。邾石父的族人就跑来求救于艾子。于是,艾子来到齐宣王面前,问道:“谋叛的只是邾石父一人,他的宗族有什么罪要被杀呢?”齐宣王说:“这是先王的法度,不敢废掉。”  相似文献   

3.
《新周刊》8月16日的文章说,经济持续高涨的背景下,许多人激情不再,正在变成无梦、无痛、无趣的“橡皮人”。橡皮人没有病,只是心很累。他活在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之中,活在职场的金科玉律之中,活在世故的熟人社会之中,活在阶层板结的崛起大国之中,活在周遭变化速度让人感到麻木的国度之中。  相似文献   

4.
大旗 《女性大世界》2006,(7):142-143
细雨霏霏的暮色,一个叫做“花间集”的酒吧里亮着暖色的灯。 夏晴来了,一袭雪青色的裙装,长相和她在电话里描述一样:高个,长发,漂亮。 倚窗而坐,她说:“我几天后就要回深圳了,走之前,有样东西给你看。希望你把它变成文章后,还有一人能看到它。”这是一本缎面的十分精致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8年前这个女孩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荣河 《当代老年》2011,(11):48-48
实在 某人去A市出差,在街上丢了一元钱,民警说:“我们一定帮您找到。”1个月后,那人再去,他丢钱的大街因修路都被挖了开来,他不禁感叹:“A市的人就是实在。”赚钱 病人拔完牙后对牙科医生说:“你真会赚钱,只用3秒钟就赚了100元。”医生回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慢动作给你拔。”  相似文献   

6.
王涛 《公关世界》2010,(3):74-74
一个人一生中做得最多的有两件事:一是言,二是行。言就是讲话。也许有人会说,讲话有什么难的,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何难之有?其实,这个问题说易则易,说难也难。最近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孩子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7.
京剧《打渔杀家》是马派创始人马连良先生的名作之一。"打渔"和"杀家"原是《庆顶珠》中的两折,又名《讨渔税》。后来这两折戏并成了一折,就叫《打渔杀家》。这出戏从萧恩想和女儿平静地度过晚年到终于被逼和官府豪绅决裂的过程,塑造了渔民萧恩的反抗形象,折射出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堪称经典。而马先生带给我们的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让《打渔杀家》也成为京剧历史上美学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伍振 《老年世界》2013,(10):34-34
《品三国》的易中天红了,《说论语》的于丹火了,他们的走红也给中国带来一场“国学热”。有人说“国学热”不必变成一哄而起,也有人说如果不去真正地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我觉得“国学热”总比“不热”好。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认为,鱼越鲜越好,并且喜欢现杀现l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新鲜又营养。但食品营养专家说,这是一种吃鱼误区。专家介绍,现杀鱼最好用保鲜膜覆盖后搁置在冷藏环境中4到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人一血虚,常常就会面色萎黄、手足发麻、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黄帝内经》说:“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血虚常常会出现在心和肝上。血不养心,人就会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如何来调理呢?可以用龙眼肉。人们都说良药苦口,但这龙眼肉是甜甜的,而且效果一点也不差。用锅将龙眼肉蒸熟,没事儿时随便吃点就行。  相似文献   

11.
坏小子葛优     
冯小刚的噩梦 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不如说是葛优的喜剧电影,因为葛优在其中的表演是这种电影最为吸引人的内核,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乃至眼下的《夜宴》,很难说人们是为了冯小刚而进了电影院,还是因为葛优这小子。如果不怕被看做在两位长久搭档之间制造裂隙,还可以进一步说,这两者始终不是一回事,从一开始某种差距就存在,到后来并没有缩小,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相似文献   

12.
一条中华烟     
凤凰 《老年世界》2008,(17):23-23
他买了一条烟,而且是“中华”。不抽烟,买烟是送人。有一个人,帮了他一个小忙。 拿着烟,他去了那个人家。按门铃,没人开门,再按,还是没人开门。他想那个人一家可能有事吧,要不怎么没一个人在家呢?他掏出手机,只拨了两个数字,他就把手机关了。既然那个人有事,还是不要打搅的好,他想改天再来吧。  相似文献   

13.
刘锴 《老人世界》2013,(12):14-15
时下,电视连续剧《武松》正在电视台热播,景阳冈打虎、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故事再一次走进观众的视野。那么,历史上是否有武松这个人?上述那些精彩的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  相似文献   

14.
看人     
蔡澜 《金色年华》2009,(11):35-35
人活到老了,就学会看人了。看人是一种本事,是累积下来的经验,错不了的。古人说:“人不可貌相”。我却说:人绝对可以貌相,我是一个绝对以貌取人的人。相貌也不单是外表,是配合了眼神和谈吐,以及许多小动作而成。这样一来,看人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提醒幸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16.
娱乐天地     
《老年世界》2009,(17):47-47
有一个人买了10头驴。 当他骑在一头驴上数驴时,发现只有9头驴;当他下来数时,就成了10头驴。 于是他说:“我步行就赚一头驴,骑驴就少一头驴,还是步行好!”  相似文献   

17.
白眼狼     
一说到“白眼狼”,一些人便会想起那些对父母不孝、不敬或恩将仇报的人,若我再问你们是否愿意做这样的人,你们也一定会说:“不愿意”这三个字,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白眼狼”。  相似文献   

18.
《打渔杀家》不仅京剧多有演出,而且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梆子剧种中也是常演剧目。清升平署的京剧本是现存较早的戏剧本。全剧由“得宝”“庆珠”“比武”“珠聘”“打渔”“恶讨”“屈责”“献珠”“杀家”“劫牢”“珠圆”等组成。后来,“打渔”和“杀家”两折并成一出,便是《打渔杀家》。  相似文献   

19.
明朝人汤若士所作的《牡丹亭》,是我国传奇剧本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已在昆曲界中流行数百年,至今不衰,其“知名度”直欲驾《西厢记》而上之。连《红楼梦》中都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样的回目和情节,便是明证。因此可以说,中国读书人若不知道什么是《牡丹亭》,可算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说谎     
沈琦华 《中外书摘》2011,(12):57-57
说英国人最爱在读书问题上撒谎。有三分之一的英国成年人撒谎的内容是声称自己曾经读过某些书.据说英国的年轻一代更是如此,超过半数的19岁至21岁的人撒谎说自己在读名著。我回家上网搜了一下这则调查,文末还附了最经常被人们撒谎说读过的十部作品:《魔戒》、《战争与和平》、《呼啸山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1984》、《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远大前程》、《简·爱》、《达·芬奇密码》、《安妮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