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宋生贵作为文化层面上的文艺,其具体的表现形态、价值体现等,必然与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等,直接或间接相关,并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转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文艺之所以为文艺,究竟还有其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2.
生命体验论审美观作为一种以生命为本原、以体验为核心、以自我超越为指向来把握人的审美活动的美学理念,在中西美学史上有着丰厚的历史承传,跟其他美学学派之间亦常会发生交会与互动的关系,在面临新形势需要的条件下,如何对自身固有的传统予以推陈出新,又如何有效地清理与其他学派的关系,是其实现当代建构所必须解决的双重任务。文章就此在与不在、能入与能出、彼在与本在、兴与高峰体验四个方面,系统比较了中西生命论美学传统的得失和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命论审美观的基本结构范型与理念改进意见;还就生命论与认知论、功利论、形式主义及快乐论诸学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逐个进行梳理辨析,阐明了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互补互动的积极作用。末了更就个人探索所得加以简要归纳,目的是要让生命体验美学成为开放的体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巴雷特在《佛教禅宗·铃木大拙选集》导言中描述说:海德格尔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有天他在看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正在看铃木大拙的书。海德格尔说,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这正是我在我所有著作中要讲的。不管这里是否有夸张的成份,海德格尔与禅宗的相通之处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相通可从多角度探寻。但我以为,海德格尔与禅宗关注的核心都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他们都是在对人生意义进行冥思或静虑,也正是从这一根本点出发,海德格尔与禅宗所思所得显出极为惊人的相似。一、“有在”与“实相”——意义的设问与体验的根据海氏巨著《存在与时…  相似文献   

4.
审美活动的主干是审美体验,必须从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相贯通的观点来把握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源发于现实的生命体验,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现实的生命体验并不等同于审美体验,需要下一番提炼与纯化的工夫,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上升为审美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是将原有的生命体验予以意象化改造,使之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并以审美的态度给予再体验,这一从生命体验向体验生命的转型,亦即审美体验的生成.生成后的审美体验更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衍化过程,即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而进入审美领悟和审美愉悦,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下的生命感发,而审美活动的总体功能便在体验生命以感发生命之中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生命的感性本体出发,当代美学有理由对经典美学的审美无利害立场提出批评。因为它以灵肉二元对立为基本观念,割裂美感与人类正常欲望和需求的密切联系。所谓超功利,实际是排除了美感体验的生命基础。因此重申美感体验与感性生命相联系,就意味着对人的欲望的肯定,意味着人的全部感官都参与了美感体验,而不若超功利观那样只重视视、听觉而贬斥更个人化的触、嗅、味觉。但在欲望的旗帜下,存在着两种同一形态而不同性质的生命冲力,必须加以区别,才能使美学在纠正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偏颇后,不至于走向新的片面。  相似文献   

6.
1.心理时空问题,是审美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从时空意识的角度寻找审美根源的作法,在中外美学史上由来已久。近年来,有关审美心理时空的研究,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就笔者所见到的几篇研究文章来看,论者们都把心理时空视为一个反映论范畴,认为审美心理时空是客观时空在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审美反映。这种见解固然不错,但是,仪仅停留在这个层次,则有点失之肤浅。在本文中,笔者把审美心理时空提到主体心态结构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认为:主体的时空心理表象决不仅仅是一个反映论范畴,它更是一个主体性范畴。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本体: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体验概念体验概念是现代释义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体验一词的德文原文是Erlebnis,它是从Erleben这个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经历”。“经历”有两层意思:(1)所发生的事还在进行着。确切地讲是所发生的事在人的生命中进行着,正由于它在生命内部活动,所以它不需要中介,具有直接性的特征:即进行着的事直接呈现于生命流之中,并且攥握着生命流的本质。(2)所进行着的东西始终是自己的东西。由于它是直接性的,因而它不是外在的,不是被推导、想象、猜测而来,而是自己亲自的经历,自身的验证。体验一词首先是在黑格尔的一封信里见到。黑格尔的原语是“我的整个体验”。但以后这词仍很少使用,直到19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对生命超越的历程,是心灵的"探险".上帝的缺席,人类的困窘,使生命体验变得更有价值;它是一场穿越痛苦的冲刺,是有着无穷意味的精神苦旅.艺术家的生命体验不是普泛意义的体验,而是站在人生制高点上,对人类焦虑及困境的成因进行洞悉和体悟.当喧嚣与骚动的俗世令艺术家的心灵不得安宁的时候,他们对精神栖息之地的渴望便会付诸一种寻找的行动,以达到精神家园的皈依.世界永远是与理想悖行的,"诗意"必须在对生存环境的抗争中,在艺术家的心灵向大地敞开的生命体验中,才得以进射出夺目的光华.  相似文献   

9.
10.
周甲辰 《云梦学刊》2007,28(3):113-116
“悟”不等于直觉,不等于学识,不等于灵感,不等于审美经验的积累,也不等于审美感兴,前人对其理论内涵的研究存在诸多弊端。从“悟”的本义出发,联系严羽等人以“禅”论诗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从本质上看,“悟”就是生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语文教学论》的教学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活动,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本文主要以《语文教学论》这门学科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文字的形式和大家分享课堂教学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12.
论审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美学,尤其是艺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是贯穿于创作、欣赏、消费及传播之始终的精神活动。每一种体验都是在生命的连续性中产生,并且共时性地与其自身生命的整体关联。体验的操作具有明显的回溯性和超越性:既是对生命的返回,又是对生命的超越。审美体验在建构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在更高的程度上,也确证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陶渊明以他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从官场到田园,由自然思考人生,由死来观生,使生命得以自然度过,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价值系统与信仰系统走向他的生命旨归——自然。  相似文献   

14.
《优雅》2021,(5)
Claudia Bueno以利用光、雕塑和声音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装置而闻名.Bueno一直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去冒险和体验,以丰富她的生活并激发她的创作灵感.她致力于内心的治疗和精神的成长,作品充满好奇心,反映了她个人对能量、意识和自然的迷恋,最终将她的艺术转化为对生命和创造的赞美."我尝试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分子...  相似文献   

15.
农民进城是中国文学的母题。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成为断裂社会的追赶者,有着特殊的情感经验和区别于古典的现代性体验,现代化应把农村作为积极因素纳入经济框架,为农村人尊严融入城市提供知识和思想以及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经验,其本身具有一般的人生经验所没有的蕴涵。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说,体验(Erlebnis)是“经历”一词的再构造,经历具有“直接性的特征”,“这是与那种人们认为也知道,但是缺乏由自身体验而来的证实的东西相反,……所经历的东西始终是自我经历的东西”;体验生成于人的生命活动,“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是自我经历物,而且一同组成该经历物的意义,即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这说明体验之中虽然有现实生活所给予的具…  相似文献   

17.
生命体验的诗化形态──杜甫夔州诗的生存论美学意蕴程地宇写于杜甫去世之前不久的夔州诗,是杜甫生命旅程最后阶段的挽歌。关注现实,心忧民生的政治诗情,仍是其创作主旨,是杜甫主体生命的社会价值的延伸。面对死亡,杜甫以特有的敏感,展示了他从生存状态上向终结存在...  相似文献   

18.
论生命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生命教育的现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生命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即生命教育为现代教育所必需;生命教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生命教育应同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9.
论艺术生命     
我们常说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只是一种比喻,它说明,从艺术品与外部生活的关系来看真实性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所要研究的艺术生命,指的是由于构成艺术品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产生的新的特质。有了这种特质的灌注,艺术品就会成为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的艺术整体,没有这种特质的灌注,无论多么精巧、细致的东西,只能是呆板的、僵死的。  相似文献   

20.
高雪晓 《河北学刊》2001,21(3):56-59
郁达夫有着肺病的郁结,内心却充溢着旷世的才学与英雄的豪情.他渴望如古代士大夫一般拥有如花美眷、红袖添香成就才子梦,无奈乱世求生,最终落得家毁人亡.郁达夫及其小说文本潜隐着一股不可遏止的将生命化入虚无的宿命追求,且在人生的旋涡中上演了一出极为惨烈、令人心痛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