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海 《老年人》2007,(10):38-39
湘籍著名女作家丁玲,曾经在北大荒生活过12年。她是戴着“反党集团头目”和“大右派”的帽子来到北大荒的。在那段身处逆境的岁月里,丁玲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非凡毅力,以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在风雪荒原与北大荒人同欢乐、共艰苦,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给北大荒人留下了深深思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2.
刘桂彬 《当代老年》2011,(11):52-52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来到北大荒已50多年了。从一个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变成一个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这期间,世事发生了多少沧桑巨变阿!虽然,我曾在这里洒下无数汗水和泪水;虽然,我曾在这里经历无数坎坷和磨难;虽然,我曾在这里思念故乡和亲娘,但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仍会无怨无悔地选择我深深眷恋、无限热爱的北大荒!  相似文献   

3.
爱华 《老年世界》2013,(2):26-27
“理解”这个字眼,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我真正感受和理解它的含义还是在1988年,此时,父亲离开我已经二十年了,但那段经历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父亲1949年5月参军,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一名战士。朝鲜战争结束后,父亲随十万转业官兵屯垦戍边来到北大荒,1959年10月为支援呼伦贝尔盟农业生产建设来到海拉尔垦区工作。  相似文献   

4.
下乡北大荒时,我在一个农业连队的铁牛车组当驾驶员。那时年轻气盛,没少惹祸,还干过一件轰动全连的荒唐事哩。那是1973年6月的一天,我与同车组的吴学炳一起出车去团部办事,搭车外出的还有连队材料员张胜泽、油料员董士森和机务的董广仁,这三位在连里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5.
我这一生曾经伪造过一段文字,那是一封情书。北大荒,一年的日子,有半年与白雪相对。雪之单纯、单调让人觉得无聊。打发日子最好的办法是打赌,其次是恶作剧。壶盖是我一个校友的外号,缘自何起因已记不起来了。壶盖比我们年长一两岁,因脏、懒、馋而遭人厌。壶盖身上养了不少虫:以虱子为多,臭虫次之,跳蚤又次。壶盖因这些虫的啃食而面色苍白,终日坐在那儿,一边将手  相似文献   

6.
丰饶的园林     
做过一个梦。 在梦里,我一个人站在街角公共汽车的站牌下等车。 好像已经过了很多班车了,可是,我都没能上去,夜很深了,我心里越来越着急。  相似文献   

7.
黄帅 《职业》2003,(3):48
本刊今年1月号的刊首语《为工作快乐为快乐工作》真是一个好题目。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的内心开始响应。首先回望一下自己近20年来时断时续、海内海外的职业生涯:我搞过技术,当过记者,做过研究,干过翻译,现在是一名编辑。应该说每一个阶段都感受过工作的快乐。做技术时,当我用软件将图书馆管理起来,我向系统查询什么,它便对我回答什么,我兴奋过;当记者时,我穿过泥泞的小道,亲临印刷厂帮助工人拼版,在我写的第一篇科技成果信息化的文章排成报纸上豆腐干那么大的铅字时,我兴奋过;搞研究时,当我在庞大的数同。或许你因为得…  相似文献   

8.
初恋杂感     
我的发生在北大荒. 许多读者总以为我小说中的某个女性,是我恋人的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她们仅是一些文学加工了的知青形象而已.是很理想化了的女性.她们的存在,只证明作为一个男人,我喜爱温柔的,善良的,性格内向的,情感纯真的女性.  相似文献   

9.
孙琳 《老人天地》2008,(3):34-34
每次知青聚会,忆起当年的一些人和事,都会感慨万千。而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颇具轰动效应的故事,更成了"荒友"们常常提起的"笑柄"。那是1969年9月底,我刚从北京到北大荒半个月。我们这批初来乍到的北京知青,被连里安排去挖菜窖、挖战壕、修路。因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轮椅上的CEO     
明红 《现代交际》2002,(4):14-16
我从未体验过站立是什么滋味 1971年 6月28日,我出生在大连一个平民家庭,上有一个大我3岁的哥哥。我9个月的时候,由于高烧导致全身麻痹,肌肉萎缩,我就变得目光呆滞、不会哭、不会叫,甚至不能坐、不能动。 经过12年的艰难求医历程,我必须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我成了一个生来就没有体验过站立、走路是什么滋味,须一生在轮椅上度过的残废。 摇着轮椅走向社会 在爸妈的关爱下,我度过了苦难的学生时代。1990年夏天,我初中毕业。那一年,我19岁。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但还是主动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我对爸妈…  相似文献   

11.
马俊明 《老人世界》2011,(11):19-20
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平凡的元宵节,我从承德地区围场县(1989年改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税务机关来到内蒙古公安部队某部当兵,开始了军营的生活。我们部队隶属内蒙古军区独立二师第三团,团部在乌兰浩特市,虽然全团只有1500人,但北到满洲里、海拉尔,南到内蒙古的通辽,中间跨跃了北大荒的腹地,却都是我们的执勤点,可谓是线长、点多、面广。如果把部队的任务分解成两部分,那么北部的任务是保卫机场、隧道、铁路桥梁的安全;而靠通辽、北大荒一带部队的任务则是驻守劳改农场,看押犯人。  相似文献   

12.
王超 《老年人》2007,(7):18-18
“一组跟一组,一班跟一班。战斗英雄做模范,干部战士加油干。黄橙橙的土地一马平川,解放区到处是粮川……”每当听到《大生产》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的心就飞到了那垦荒播种、热火朝天的北大荒。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这是一个情书已经死亡的时代,为配合情人节,新加坡某书店主办了一个书写情书大赛。大赛共评出最佳情书4封,现选登两封,以飨读者。第一封洋娃娃: 过得好吗? 她,还是跟着别的男人走掉了。我也终于感受到你当时的感受。过去的我,错了。突然间,我明白了两件事:为什么每当我处于困难、痛苦、孤独的时候,我想的都是你,因为在我的生命中,你才是最重要的。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还有,就是生活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生活的天平已给我添加了应有的砝码──惩罚。我无话可说,该当其罪。 我曾到过郑州,也看见过你,可是又…  相似文献   

14.
谌容 《中外书摘》2007,(1):78-78
“我曾经是一个天真的女孩子,一个热爱生活的共青团员。我曾经站在柜台里卖过书,坐在编辑部里拆阅过读者来信。我曾经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调干大学生,我曾经在中央的大机关里当过音乐编辑,做过俄文翻译。美好的生活对我来说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号召,195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刚刚从朝鲜战场凯旋而归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万转业官兵,漫怀胜利的喜悦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从祖国各地陆续来到原铁道兵农垦局所在地——密山。我也是其中的一兵,当时只有22岁,担任报务员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从没想过会做一个第三者,更没想过有一天会被人指着脊梁骨唾骂。自从我爱上康平,这些事我就都遭遇了。而我对这些遭遇竟甘之如饴,认为是老天在考验我的爱。  相似文献   

17.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  相似文献   

18.
秋风 《当代老年》2006,(2):30-31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这块处女地。1958年3月,在沈阳炮兵学院任教的青年教师王海波被下派到北大荒,分配到黑龙江密山农垦局五分场,先后在几个分队任“特别参谋长”。刚到而立之年的王海波,在北大荒总共呆了两年半时间,后转业当了一名人民教师。这两年半时间亲身经历的一幕一幕在他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辽宁省鞍山市第26中学退休以后,他写下了长达数十万言的回忆录,披露了很多原先没有形成文字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感慨,有遗憾,有自豪,也有反思。  相似文献   

19.
舒翎 《金色年华》2011,(1):32-33
大学,一个曾在我心中呐喊过无数次的名字,一个曾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曾让我为之寝食难安的梦。可是白驹过隙之间,我已在那个曾经的心中圣地度过了不短不长的两年多的岁月。渐渐的,曾经对她所下的结论也开始转变,难道她真如我心中所想,是一个令人憧憬的天堂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相似文献   

20.
我其实比你想象的更类似于你.我也曾有过丈夫,有过爱情,日是我没有孩子.且终达线了我们的婚姻。我本是极不愿离婚的,但当我意识到这桩婚姻已只剩一个躯壳时,我决然地同他分手了.两年之后,我在工作中结识了另一个男人.他有妻室,而我也知道他无意成婚。所以,当他向我做出爱的表示时,我大吃一惊。我不想为我的行为辩切,我知道,我的做法是错误的。我正终没能抵御住他强大的诱惑,投入了他的怀抱,做了一个有妻室男子的情妇.对此我无意粉饰.我也曾有过多梦的青衣岁月,但现在我已老了.从此生的经历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