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我大哥     
段莲枝 《老年世界》2010,(13):14-15
我大哥段连厚是革命烈士,几十年过去了,我也到了古稀之年,依旧时常想起他…… 当时我们住在凉城县一区榆榨夭子村。父母给地主当长工、打短工,无法维持生活。大哥在和林县黑老夭子村给地主放牛羊。他在12岁那年毅然参加革命,任儿童团团长,后来党组织送他到晋绥行署干校学习两年多,之后到了延安工作。从此,我们家和大哥就断了音信。  相似文献   

2.
偏心的父亲     
黄邦寨 《老年世界》2007,(16):31-31
自打我有记忆开始,就记着我的瘸子父亲从来都偏心同样瘸拐着脚的大哥。 大哥是六岁入学,我到八岁才进学校的大门,父亲的解释是因为家里穷。可是,母亲去街上为我买的新书包,却被父亲给了大哥,我背的是大哥换下来的旧书包,这不是偏心吗?而且我从来没有新衣服,我的衣服都是大哥换剩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尧树 《女性天地》2010,(3):11-13
一 我的二哥梁晓声与共和国同龄,比大哥梁绍先小6岁。1957年,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大哥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操持家务。1964年夏,大哥考上唐山铁道学院,父亲却来信叫他不要再念书了,早点找工作帮家里维持生活。大哥无奈之下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二哥却说:“大哥,你考上大学不容易,去报到吧,家里有我呢。”因为二哥的支持,大哥这才圆了大学梦。  相似文献   

4.
声音     
做带头大哥也不容易啊,带头大哥让别人来当也挺好。 ——2月20日,在安信地板事件情况沟通会上,万科总裁郁亮如此感慨。  相似文献   

5.
大哥,大哥你好吗?文/邵华室友们悄悄地不知怎么时兴认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大部分是老乡。“大哥”们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往往对“小妹”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基本上有女朋友。于是,小妹们便成了“大哥大嫂”的信差,“大哥大嫂”们也成了小妹嘴边的笑料。钟是我默许的大...  相似文献   

6.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人们越是不易于作深入的了解,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被大家忽视。“大哥”也是这样。例如您知道大哥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吗?是不是“大哥”这个称呼只有被弟弟或年龄类似弟弟的人称呼呢?“大哥”这个称呼除了负载兄弟之间的伦理内容外,还有其他意义吗?其实未必人人清楚的。于是,便有了我说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这六十年     
观秋翁 《老年世界》2009,(19):16-17
1949年10月9日,当吉林四平街还沉浸在庆祝开国大典的欢乐中,我在炮火中残存的铁路员工宿舍出生了,房门外、房顶上各捕着一颗未炸响的哑炮弹。我父亲在门把手上拴了一根绳子,限定房门开启程度,确保不碰响那颗炸弹。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我父亲全身心投入新中国铁路事业,带着一家老小到内蒙古东部铁路小站工作。  相似文献   

8.
回到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母亲说道,刚才在楼下碰到邻居王嫂。王嫂见到我,兴奋地告诉我:“我女儿这次在班上考了43名,老师不仅表扬了她,还表扬我,说我辅导女儿辛苦啦!我听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女儿越来越有进步了,她真聪明,将来我还要享女儿的福呢!”王嫂越说越激动,眼角还流出了泪水。  相似文献   

9.
张的流水帐     
我写这个流水帐的时候,大哥和二哥都在睡觉,军师也在睡觉。  相似文献   

10.
不忍目睹身患尿毒症的大哥许林应英年撒手人世,更不愿看到年迈的父母白发送黑发,许染零,这位朴实的天柱山的女儿毅然走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中心的手术台,将自己的肾脏换给大哥,重新燃起大哥的生命之火。做这一切时,她很平静,因为“我是他的亲妹妹啊”!  相似文献   

11.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12.
铁妮 《伴侣(A版)》2008,(6):30-31
大禾走时,我爸很客气地让我送送,顺便还说了一句话:"大哥,有空儿来玩啊。"我爸特别严肃地跟我谈话,说他绝不会同意我跟一个比他还大的男人交往。我顶嘴说,除了大禾,我不会再爱上别人了。我爸一拳砸在桌子上,冲我吼道:"那就在家里当老姑娘,除非我死了,不然大禾永远别想给我当女婿。"  相似文献   

13.
高志荣 《老年世界》2011,(16):22-23
常言道:“长兄如父,老嫂如母。”这句话大多数人只是从字面上理解,并无更深切的体会。而在我身上,却体现得真实而又贴切,令我刻骨铭心,一生难忘。  相似文献   

14.
城里来了马戏团,这是十年难遇的。二楼王嫂手里多着两张票,左邻没送右舍没送,偏偏把这两张票给了4楼的我。她这份心中的我,使我有了老大的感激,看完了马戏回来还在感谢王嫂。王嫂心直,说,有什么好谢的,楼下那对小夫妻他们已经看过  相似文献   

15.
胥雅月 《老年世界》2009,(14):20-20
老家的哑姨,她的儿子还没过周,男人在外做工不慎从高楼上跌下身亡。全村人都同情凄苦的哑姨,劝她为丈夫守孝一两年改嫁重寻新的生活。可哑姨拒绝了人们的好意,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牙牙学语,哑姨总爱把他抱到人多的地方。人们清楚哑姨的用心,这个抱过孩子,那个亲亲孩子,且不住地教小家伙学说话,乐得哑姨笑出眼泪……然而,孩子毕竟和哑姨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25日,湖北省麻城大别山深处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上,从市区浩浩荡荡而来的人们敲锣打鼓,将一张大红喜报送往一位17岁农家少年的家里。当这位少年看到喜报上写着“洪光明以高考705分成为湖北省理科状元”几个金黄色大字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双眼,然而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他对着巍巍高山大声哭道:“我苦命的大哥啊!小弟可以上清华大学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情。一位寒门状元郎的背后,是情深义重的哥哥用汗水和青春谱写出的最为壮美的亲情之歌。遥想清华大哥为弟辍学去打工1984年2月,我出生在湖北省麻城…  相似文献   

17.
张积山 《老年世界》2006,(24):46-46
“山友”,是我们这些登山爱好者的称谓。我认识的这位山友大哥六七十岁,爬山的劲头比我们还强。  相似文献   

18.
取暖费     
商灵印 《老年世界》2014,(24):21-21
冬天临近,我们兄弟二人又该给乡下父母交过冬的取暖费了。往年,乡下大哥应交的1000块钱我都自愿替他承担了。  相似文献   

19.
一束黄发     
婚姻之事原本复杂,但有了缘分也就变得简单了。我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单身,虽已从河南豫西某农场“解放”回乡,但头上仍顶着“右派”帽子,要继续接受监督和改造,哪敢奢想结婚成家!妈妈却总是安慰我,说:“到哪座山唱哪个歌吧!”1965年初冬,单位领导认为我推广植棉技术有功,便派我去梅溪滩水利工程整修工地当了“伙头军”。我们住在岳麓山下青泥塘大屋,与聚族而居的张姓人家生活在一起,相处得还算融洽。忽一日,有人叫我马上去一趟臣嫂家。什么事呢?我边走边犯嘀咕。一脚跨进臣嫂家的门坎,就见满屋妇孺轰地嬉闹起来,并把一个姑娘…  相似文献   

20.
王福海 《老年人》2005,(11):34-34
母亲寿高八十,父亲过世后,她就由我们三兄弟轮流赡养。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神志不清,经常闹出麻烦事来。这个月,母亲住进了我家,尽管我和妻子百倍警惕,她有一天还是跑了出去,不见踪影。我急忙告诉大哥和二哥。于是,兄弟三人不得不分头寻找母亲。两天后,母亲终于被大哥找到了。我悬着心刚刚落下,大哥和二哥就发起了牢骚,说他们这几天花了钱,受了罪,还耽误了农活。我尴尬地苦笑着,向他们赔不是。可是,两个哥哥没完没了,一味责备我不该给他们添麻烦。我问到底怎么着,大哥故意咳了一声,说:挑破窗户纸明里说吧,母亲轮到你家吃住,她离家出走,应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