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妹那天打电话给我:“老姐啊,你快点回来吧。你猜我们家老妈冰箱里全是啥?全是腌菜!什么辣椒酱啊,豆子酱啊,酸豆角啊,腌刀豆啊等等,妈不时打电话叫我去她家拿,可我现在不喜欢吃她做的酸菜了,她手艺真的不如从前了,不要又不好意思,你让我如何回答,我彻底晕菜了!”  相似文献   

2.
错事一大筐     
健身房有两个明星教练。一个喜欢打击人,“你怎么还这么胖啊?”“不行,你再不减都不能见人了。”一个喜欢鼓励人,“哎,你比上次又瘦了。”“体型更好了,看,都有肌肉了。”他们俩身边,总是围着一堆人。过往案例在那儿摆着,想不被迫捧都难。  相似文献   

3.
窃玉     
8月的时候,北京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在忙些什么?”我正在斑驳的林阴道上袖手听鸟儿啁啾:“旅行,逛街,泡吧,跳舞,看书,晒太阳,吹风,有时也写字。”朋友叫起来:“啊!那么糜烂──我好羡慕你!”  相似文献   

4.
景龙 《当代老年》2009,(5):19-19
张大爹死了老伴,一个人独居多年。年底的一天,女儿回来看他,张大爹很高兴,可他却对女儿说:“闺女啊,我遇到一件奇怪的事,街上几处摊点算命的都说我活不过今年,在大年三十那晚12点以前必死无疑。”女儿听了不屑地道:“爹啊,你身体这么棒,就别信那些算命的胡说八道了,他们搞的那—套,都是为了骗取钱财而编的鬼话。”张大爹叹息了一声说:“开始我也这么想,  相似文献   

5.
“清白良心秤”王宇平临湘市城东粮油公司,有一杆“清白良心秤”。司秤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头,名叫姜幼华。人们亲见地叫他“姜爹”。姜爹为人正直厚道。1986年,公司建起地磅秤,他便和老伴日夜守着那地磅房。他司秤,收费合理,从不搞歪门邪道。一次,湖北的一辆...  相似文献   

6.
午夜无声     
赵洋疲惫不堪地回到住所,猛地瞥见门前蹲着个佝偻的老汉,凑近一瞧,鼻子顿时酸了:“爹!你……你啥时来的?”赵老汉一怔,说:“你每天都这么晚吗?”  相似文献   

7.
一件绿绸衣     
一件绿绸衣晓岚那时,乔生喜欢给我送花。花每天都不一样,都是那种不常见的花。我从乔生手心的花瓣一点点移上去看他的脸,问他:“为什么不是康乃馨?”他则气定神闲:“为什么要是康乃馨?”是啊,为什么?也许是康乃馨代表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我在多年之后仍忘不了。他...  相似文献   

8.
一位15岁少女的婚恋曲,有损于英雄的形象吗?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是人,人就应该有七情六欲,何况刘胡兰是处在那个早婚早育的旧时代的农村。刘胡兰长得很俊,俊姑娘人人爱那时候,文水县农村盛行早订亲早结婚的习俗。有的刚刚怀孕,便“指腹为婚”,而六七岁订“娃娃亲”的十分普遍。1946年,刘胡兰虚岁15岁、端庄、俏丽,活脱脱水淋淋一个大姑娘的模样儿,村里的小伙子都喜欢她。这年二月的一天,继母胡文秀突然问刘胡兰:“胡兰子,你觉得陈德邻怎么样?”“什么怎么样?”刘胡兰仿佛察觉出妈妈要讲什么。“我和你爹早商量过了,你也不…  相似文献   

9.
1997年,我爱上了殷惠笙。 爱上他,是我的劫数。因为殷惠笙是个已婚男人,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的妻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像他的大姐。30岁的女人怎么会老成这样?我不能理解,因为我才22岁,殷惠笙搂着我的腰说.“莫小离,你是我的一粒水蜜桃。”我喜欢他叫我水蜜桃。缠在他身体上的时候我问他:“你老婆叫什么桃?核桃吧?”  相似文献   

10.
星河 《金色年华》2010,(4):21-21
因为常和影视圈的朋友打交道,难免在饭局上遇到女明星。有段时间因为喜欢某位女明星,所以常在博客上写到她,写得多了,就常有人问,你是不是喜欢她?遇到这种问题我通常眼睛不眨地说,“当然喜欢啊”,不过随即也会补充,我喜欢的是她的某部电影,属于爱屋及乌。不过,我自己也承认,这样的解释是此地无银。  相似文献   

11.
房奴自白     
朋朋 《公关世界》2009,(9):45-45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标准的房奴。你问我姓什么,呵呵,不好意思,我已改姓房了。我研究了百家姓后发现,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没这姓高贵。你想啊,人生一世,忙忙碌碌,可不就为了这个“房”字吗?房,实乃我辈的最大理想和最高目标。叫什么我想了许久,不能太雅,也不能太俗,我翻遍了《辞海》、《辞源》,终于有了一个好名字,叫房子豪。唔,这充分显示了我要买房、买好房的决心啊。  相似文献   

12.
简单 《金色年华》2008,(12):22-25
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和小泽肩并肩在宿舍楼道走着,突然整栋宿舍楼的灯瞬间熄灭?“啊……”小泽突然发疯似的叫起来,并紧紧的搂住我:由于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结果被小泽的突然吓得半死.  相似文献   

13.
牛润科 《老年世界》2013,(15):24-24
我们厂里有个绰号叫“600工分”的女工。之所以叫她“600工分”,是因为一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剧中的老人介绍一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给儿子,可儿子不喜欢,老人很生气说:“漂亮的脸蛋能长大米吗?”我们厂里的年轻人在劳模宣传栏里,看到一位“在不漂亮的脸上能长大米”的姑娘,与电影里那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长得真是像极了,于是大家私下里都叫她“600工分”。  相似文献   

14.
王玉 《老人天地》2010,(7):30-30
“你要去哪.跟谁在一起,几点回家?”“你穿这件衣服太难看,叫你不要去那家商场买衣服,就不听我的。”原先精明干练的丈夫退休回家。个性却变得爱与人抬杠、固执、喜欢支配、婆婆妈妈、唠唠叨叨……  相似文献   

15.
小人大幽默     
小人大幽默四川省重庆市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测93-1班的冉秀缓有一位叫小妍的小朋友──小妍喜欢这样问爸爸:“爸,我漂亮吗?”爸爸就说:“咱们的小妍漂亮得像朵开得正红的花。”后来,小妍生病住了院,她抓住爸爸的手伤心地哭道:“爸,我快凋谢了,是吗?”凸小妍...  相似文献   

16.
我的朋友公主,是个德国女孩。公主的中国名字叫李公主,所有的朋友都叫她公主,至于她的德国名字,反而没人知道,没人能叫出来了。我曾问公主:“你为什么会取这么个名字?这个名字在中国没人取。”公主听后,用流利的中文欢快地说:“哦,是这样的,我很喜欢中国的李小...  相似文献   

17.
牛老车未破──我有一个温馨的家程之常碰到一些热情的观众善意地对我说:“程老,退休了吧,还到处跑啊?该在家享享清福啦!”有些上海观众,见我上街骑自行车,也是好心地劝我:“程老,您这么大年纪了,还骑自行车呀?叫辆出租汽车么!”观众朋友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使...  相似文献   

18.
徐庆友 《老年世界》2013,(10):22-23
1945年,我十三岁,在巴林左旗林东镇启文小学念五年级。暑假的一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很严肃地对哥哥和我说:“庆来、庆友,你们俩这几天不要上街。日本投降了,街面上很乱。别惹事,在家待着,听见了吗?”父亲一双眼睛紧盯着我们,看得我们直点头,他似乎才放心下来。父亲吃完饭匆忙上柜去了,我家在林东街有个比较大的店面,叫“恒兴德”,经营布匹绸缎的买卖,父亲是大掌柜,怕买卖出事,所以这几天净在柜上守着。  相似文献   

19.
果子也会疼     
远郊那条公路两边,有许多果园,门外全都竖着“欢迎采摘”的大牌子。儿子儿媳妇轮流开车,拉着我们老两口,进入那条公路放慢车速,大家边往外张望边讨论:去哪个果园呢?一家果园门口有醒目的广告:“请来采摘火龙果!”儿子说:“火龙果长在树上还是藤上啊?去看看也好呀!”儿媳妇说:“那一定得进棚里摘.爸妈还是喜欢在阳光下的露地上采摘的。”我说:“采摘之意不在果.能在苹果树下走走就好。”  相似文献   

20.
人生新航程     
人生新航程聂朝霞她,叫张玉英,曾是长沙商界的的风云人物。1991年底,张玉英收到了一纸“申请退休”的公函,骤然间一阵失落浸透全身。“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啊?”她默默地问自己。张玉英有一个十分幸福的家,丈夫是离休干部,孩子们都有满意的工作,她的退休生活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