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说说“知青”,我忽然想到,词典里是不是收了这个词?到网上《词霸》里一查,有。“中国在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这条解释还挺准确。文革前下乡或回乡的学生,如邢燕子,叫“知识青年”,不简称“知青”。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大学生,无论到工厂还是到农村,也不叫“知青”。就是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高中、初中生,分配到工厂、参军,或待分配留城的,也不叫“知青”,“知青”就是这词条里写的,“特指”的“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中学生。我就是一个知青,撰写这词条的说不定也是个知青。要说这词条还有什么不足,我认为最后一句应该是,“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重要,现在回头去看,实际比“上山下乡”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郭宏 《老人世界》2013,(1):27-28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还是那段知青岁月。1974年4月,我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毅然报名来到河北阳原县西城镇东风林场插队。在短暂的两年中,既有成功的甘甜,又有失意的苦涩。在这里我把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大家,共同追忆往事,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3.
吕才林 《当代老年》2014,(12):32-33
1968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也不例外。虽然“知青”的生活很苦,但对于特别喜爱唱歌画画的我,却有了更大的空间。我和几个同学到随县(现为随州)药山公社五大队四小队插队落户。这个队是“农业学大寨”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11,(10):20-21
2006年8月,我意外地收到了来自时任天津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赵志伟的一本纪念册和一个影碟光盘,并附有一页短文:美丽的额济纳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富饶的巴彦桃来是我们相识相处的地方。那里的金色胡杨伴着我们金色的青春年华,让我们共同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坐落在哈尔滨的北大荒博物馆收到来自香港的一份特殊征集品——一个产自60年代印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8个红宇的白瓷茶缸。这个白掂麓茶缸主人就是曾经在黑土地上生活了8年的华侨老知青陈惠中。  相似文献   

6.
徐友渔 《中外书摘》2008,(12):27-29
将近四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在1968年底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声令下之后,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白绳武 《老年世界》2009,(23):36-37
1963年初,国家在执行精简下放政策的同时,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呼和浩特市政府开展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传和动员活动。各街道办事处张贴报名信息。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青春热血、理想和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陆续返城时,我们这些当年热血沸腾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一下子成了城市里安家立业的困难户。最令人感到不平和辛酸的是,都已人到中年即将步人老年的我们,如今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小孩需要念书,可由于下乡插队农龄不算工龄,我们的工资级别、住房、培训、福利待遇等都将从零开始,这就使我们陷入经济困窘之中。下乡的农龄算不算工龄,这个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影响数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知青有1700多万)及其家人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境下,我与几十名知青战友找到当时就职于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办公室秘书的肖芸(她文采很好,曾在湘潭地区乡下插队时曾担任过连队秘书,尤其擅长撰写反映知青生活、思想情况的报告)商议,恳请她代表大家就农龄问题给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9.
巴人 《老年世界》2010,(9):30-30
1964年7月,巴彦淖尔盟迎来了安置知识青年的第一次高潮,据有关方面统计,1964年7月到1965年下半年的一年多时间,巴彦淖尔盟共安置下乡知识青年五千五百多人,其中北京和天津知青2367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知青约1850人,其余为本地区下乡知青。这些知青通过在农村的政治运动和生产生活的锻炼,  相似文献   

10.
李红霞 《老人世界》2010,(11):32-33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歌,在上世纪60年代乃至今日,一直为世人经典传唱、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1.
《中外书摘》2014,(12):56-58
一2007年11月11日,上海初冬太阳暖暖的一天。我来到张浩波先生的寓所。八十高龄的张浩波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20世纪60年代,我在上海市团委任书记。”张浩波打开话匣子。有一天,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曹荻秋找张浩波,他从北京开会回来。他说,周总理和农垦部王震部长给上海一个任务,希望上海每年动员、组织两三万知识青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相似文献   

12.
白绳武 《老年世界》2010,(11):27-27
四十七年前我踏上这片热土,和知青一起在这里备战备荒。我在这里喝了十三年黄河水,我在这里养育了三个小儿郎。我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故乡给了我无尽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60年代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距今已经整整40年。在40年后,让我们将目光对准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异地知青结为伴侣,在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退休后,他们辗转回乡或来到伴侣的故乡,维系家庭完整的同时,也品嚼着生活的五味——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在停课闹革命的喧嚣声中辍学的老三届,一个曾在北大荒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的老知青,有谁能比我们这一代经历的磨难多呢?当年,我在北大荒伐过木、喂过马、种过地、开过拖拉机。返城后,我为了夺回被耽搁的时光,在成家生子之后,又踏上了求学苦读的道路,成长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晋升为高级记者职称,为单位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纷至沓来,席卷城乡。许多知识青年,首先是那些典型人物,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其问。“文革”后期崛起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反潮流”典型,更是深深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文革”结束以后,如何对待这些知青典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可威 《老人世界》2010,(12):23-23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承德石油学院读书。一次期末复习,没有上课的铃声,也没有作业,同学们都在考前“临阵磨枪”,而我却从同学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学起骑车,闯下了难忘的大祸。  相似文献   

17.
李生德 《老年世界》2013,(13):28-29
薛希和他老婆打起来了! 听到吆喝声,我和妻子急急忙忙地从家里出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他家的地窝子,一进门,只见屋里乌烟瘴气。饭桌被掀翻在地,暖水瓶碎了,水和饭菜抛洒了一地,孩子在床上吓得哇哇直哭,被子也扔到了床边的地下。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历史环境对文学创作起着强大的制约作用。知青文学作为特定时代的艺术形式,也必然的受到各种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产生诸多特质。本文试从培育作家群体、扩展生活体验、推进内涵成熟和体现中国气派等四个角度,分析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知青在青年时期遭遇的发展问题在上山下乡结束30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为数众多的人,尤其是知青子女。本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根据知青日记、书信及回忆录,从发展心理学中Marcia的四个自我同一性类型及Higgins关于整合“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角度分析知青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并进一步结合家庭治疗中Stierlin的“派遣”理论和Bowen的“自我分化”理论分析知青的发展问题是如何延续性地影响知青子女心理成长的。  相似文献   

20.
1968年毛泽东号召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转折点,自此,知青下乡的主要任务由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转变为"接受贫下中农教育"。运动对于改造知青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刻不能放松;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青年思想改造的大课堂,但在动员方式上应因人而异地提出倡导性要求,而不能强迫;知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不能采取轰轰烈烈的运动方式;让知识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无可厚非,但同时应注意对他们大胆培养使用,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