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者不是“外星人”,也不是“替代者”。他可以是“协调者”,是其他专业的合作伙伴,起着合作与分工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推荐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国学院导师.校长曹云祥说:“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先生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廖廖数百字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质平 《中外书摘》2008,(10):15-17
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证,而是他的婚姻。他和江冬秀的结合,是个典型的“父母之命”。然而,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却又是向“吃人的礼教”抗争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4.
赵化南 《老年人》2009,(9):45-45
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已逾90岁高龄。他的身体不好,年龄到了生命的暮年,但他思想的创造力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有两枚印章,一枚是“无时不想,无日不写”,另一枚是“服务万岁,创造万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解释说:“这不是警句,更不是格言,只是本人的习惯。人各有特点,我的特点就是思考和写作。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称马军为“环保斗士”,但他显然不是很认同这个称号,“我完全不是强调对抗的人。”  相似文献   

6.
“不读书”的小布什 小布什做总统那段时间,外边的舆论,不是说他做错了事,就是说他说错了话。至今我还记得他把“今生”说成“来生”,把7岁男孩说成6岁,甚至说出“他们想出新办法去伤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也是”这样的笑话。  相似文献   

7.
特别的子尤     
朱正琳 《中外书摘》2006,(10):49-51
他诚然是一位“天使”,得意于上帝送了他一件“礼物”(肿瘤),他用它纺织成一扇与上帝对话的“天窗”,自觉而不是无奈地塑造了一个“向死而生”的人生姿态。  相似文献   

8.
曾伟祥给自己设置的头衔是工场营运经理,这是他从香港庇护工场学来的叫法,而不是内地通用时‘园长”、“站长”或“主任”。  相似文献   

9.
兰君  浏泓 《现代妇女》2010,(8):40-41
常常有女人感慨,明明自己是为了他好,可在他那里怎么就变成唠叨.变成指责,变成纠缠了呢?他怎么就听不出自己言语中的爱意呢?其实.很多时候是你不懂他的心,因为男人和女人说“爱”的方式不一样,对“爱”的接收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妻子细心一点,多做换位思考,向他释放“爱”的信息并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10.
《金色年华》2014,(8):52-56
前言:俞永福进入阿里,与他当年进入UC的情况非常类似。他又一次被人请进去当“合伙人”,他依然不是创始人,但他也不是职业经理人。他现在地位还不稳固,但从第一天开始,他就调整到了当老大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新结识的美国朋友Tim是在科大学中文的留学生,高大威猛、引人注目。但每回路人喊他“老外”时,Tim便要东张西望作猎奇状:“在哪里?在哪里?”末了正色对我说:“我不是老外,我是成都人。”某曰我出血请他上馆子吃饭,为要探听他的故事。Tim欣然同意,蹬起他...  相似文献   

12.
文人多自尊,多轻狂,多自以为是。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所谓“文人相轻”,不仅有道理,而且是一个普遍现象。 巴金却说自己“不”。这个“不”,不是他在《随想录》中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而是针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文学生命。他说,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是废品。  相似文献   

13.
程龙 《老年人》2013,(9):26-26
“我是党培养出来的医生,就要牢记党的恩情,一辈子为人民服务。”遇到来访者,康善初都会说上这样一句话。这不是“高谈阔论”,而是他的肺腑之言和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低处     
中产正在塌陷。“低成本、中收入、高品质”成为一种新新生活价值观。 “艺术不是更高更快更强,不是体育竞赛,而是每个人独特的气息的体现。”歌手李健这样描述他的“艺术观”。  相似文献   

15.
沧州这个城市虽说不大,但也有几十万人。在这座小城的、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中老年文人中,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韩成信。韩老的出名屈指算来也就是离休后这几年的事。你要问,他是大官吗?不是。他是名角吗?也不是。他就是一位平平常常的人。那他为啥出名了?是因为他和他办的那个“夕阳红”读书会。  相似文献   

16.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穷得只能在食堂吃饭,没法上馆子。而他们是那么厌恶在食堂吃饭,倒不是嫌饭菜不好,而是厌烦那些目光。“坏小子”与“淑女”相爱了,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他周围出现了许多挑衅行为,他知道那些哥们是吃醋了,他只是淡淡一笑,他有了她的爱情,变得安分。而她的身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好心人,  相似文献   

17.
唐雪元 《老年人》2007,(10):12-12
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功在千秋。但这位孔明先生也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街亭失利后,他每战必出,“亲理细事”,“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由于他行事不相信任何人,于是大大小小的阿斗们便都倚靠在他这棵大树上坐享清福,待他撒手西去后,阿斗们就无所适从了,剩下一个姜维独撑残局。最终,蜀国落到了自取灭亡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兰德实在不是属于急着结婚的人。二十七岁离男人的“婚姻截稿期”还差个十万八千里,而且小伙子人长得不错,不是需要爱情扶贫的对象。但是不应该急的偏偏好像脚踏爱情风火轮一样,一二三四就想完成爱情大跃进,早早步入婚姻的殿堂。你要劝他人生大事不能草率。他还不屑地说:“你们不懂的。这是一种时尚,叫‘闪婚。”  相似文献   

19.
王晖 《公关世界》2008,(8):31-34
接到采访屠海鸣的任务,心中便开始充满志忑,不是因为屠海鸣是著名的慈善家和企业家,而是因为屠海鸣曾是上海市最负盛名的记者之一,从1983年踏入“无冕之王”的行列,到1988年,短短的五年时间,他的敬业,他的勤奋,他的文思敏捷和他的快手如刀,铸就了他上海第一届“十佳记者”的桂冠,这顶桂冠也同时戴在了他母亲的头上。  相似文献   

20.
嘘!严肃点     
嘘!严肃点]讨厌“爱丽丝,你从前不是说讨厌菲力普吗?”“是呀,我现在还是厌恶他”“那你为什么收下他的金耳环?”“可我并不厌恶金耳环呀!”想不起了“亲爱的,请原谅我再次打扰你。我昨天向你求爱,而我现在竟一点也记不起你当时说的是‘行’还是‘不行’。”“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