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派生出许多与扇子有关的文化,令人感到意趣无穷。 扇书 扇面书法历史悠久。历代不少书法家都有扇面书法佳作。最早见于《晋书》记载: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  相似文献   

2.
马亚伟 《老年世界》2014,(15):32-32
日前收到朋友寄来一把小巧的折扇,寓意“夏日送清凉”。不觉欣喜,感动于她巧妙的心思。久违了,扇子!我轻轻一捻,“哗”一声打开折扇。我的动作依旧娴熟,并没有因为多年的疏离而陌生。小扇轻摇,摇来凉风习〉--j。扇子,曾经多么鲜活地在生活中舞动着,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光阴的脚步轻巧散淡地游移,一页页有关扇子的记载依旧清晰。夏夜,月色铺满二庭如水的清凉,蝉声已歇,夏虫昵喃,树影婆娑。  相似文献   

3.
品味人生     
有人说生命是一趟单行列车,没有回程车票,比得形象;有人把人生比作天地之间的匆匆过客,比得精炼;有人把人生比作几颗夜晚洒下的露珠,比作经历一春一秋的草木,比得苍凉;有人把人生看作是孩子偶尔溜出来的一次玩乐——“做人来嬉戏,马上要回去”,比得调侃。所有这些比喻,实实在在,不虚饰,不做作。而事实上,人生不在于怎么形容,而在于怎样做,有时看破看淡一些也未必不好,尤其是一介功利,一点声名!  相似文献   

4.
画扇与名人     
扇子在我国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纳凉之物,而且是精美的艺术品,为历代名人所钟爱.他们在用扇之外,或将扇子作为文学描写的素材,或把扇子作为舞台表演的道具,或在扇面上题字赋诗作画,与扇子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徜洋百扇阃     
廉肃 《老年世界》2009,(15):34-34
扇子,历史久远,据说始于唐尧时期。夏季炎热,怕厨房里的肉食腐烂,就用一种大叶的瑞草——差来扇凉、驱虫,于是,“莲”(音霎)便成了扇子的老祖宗。至今,还有文人墨客用“差”来称呼扇子(宋庆龄故居有“蓬亭”,就是个扇形亭)。虞舜继往开来,把莲蒲草加工后,用来扇凉解暑。后来的帝王用丝绸等材料做成长柄的团扇,由侍女捧侍左右,成为宫廷一景,渐渐失去实用价值,变成了仪仗。而老百姓不管那一套,继续用菖蒲做成“大蒲扇”。  相似文献   

6.
韦玮 《女性天地》2014,(6):60-62
旅行,是一种不治之症,一旦感染了就再也无法摆脱,欲望在心里蠢蠢欲动,迈开脚步才能获得短暂的身心安宁。  相似文献   

7.
品味藏香     
西雅 《老年世界》2011,(18):35-35
很喜欢熏香的气息,如禅,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深夜的房间里,点上一两支,思绪便随着幽蓝的烟雾,轻盈灵动飘忽不已,并渐渐身心沉静,变得安然平和。熏香也是最为家常的东西,典型的人间烟火,最终物化成为气息,变成记忆的一部分,留下些微的灰烬。  相似文献   

8.
王娟 《老年世界》2007,(8):34-34
近年来,我国书画收藏方兴未艾,名家书画折扇的收藏也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时尚·COSMO》为研究个案。通过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当前我国时尚杂志中的白领品味。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学关于“品味”的几种经典阐释:其次,对时尚杂志所宣扬的白领品味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出时尚杂志白领品味的主要内容;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时尚杂志的白领品味,揭示其本质及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0.
品味阆中     
彭忠富 《老人世界》2013,(12):39-39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之称。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古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依山傍水,这是古人筑城的通例,也是讲究风水的体现,阆中也不例外。这样一是享舟楫、捕捞之利,二是有薪炭、猎获之便,三是山水可以作为城市防御的屏障,真是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11.
王滨  吴鹏 《城市》2007,(4):74-77
一、概述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承载了天津600年的历史.滨海新城地处海河下游入海口,拥有大沽口炮台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炎炎夏日,泡上一杯热茶,细细品味醇香清心的同时,既可消暑降温,又可补充养份。  相似文献   

13.
品味畅销书     
时光 《现代妇女》2009,(6):54-55
《婆婆吃了媳妇一家》作者/纪达 中国画报出版社 ¥23.80 这是一个现实的有些残酷的婚姻故事,善良老实巴交的媳妇遇到了恶婆婆,婆婆贪婪、自私、不讲理,还以孝道压制媳妇,小市民的公公,窝囊没主见怕妈妈的丈夫,让这个媳妇活得压抑,郁闷,引起读者的同情,但是,随着故事的进展,一些幻想性的情节出现了,读者随之看到了这个恶婆婆的悲惨下场,所有的人都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课上.在阅读文本尤其是经典篇目时,学生常常是走马观花,信马由缰,眼前的风景似乎尽收眼底,但之后却总有种过眼云烟的怅惘;教师也常常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或许有些稚嫩的思维轨迹中,这些都足以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都足以让我们离经典远去。如何对语言进行深入细致的品味,积极地投入情感,关键还在要慢慢地走,不要轻易放过动一动,读一读的机会,与生活亲密接触;同时还要学会欣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电子商务从“出生”到“少年”历经十余载,如今临近“成年”之际,业界的风云变幻,称得上是硝烟弥漫,唯有强者笑做江湖。  相似文献   

17.
世燃 《老人天地》2013,(9):20-21
今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29个教师节。1985年我国拟设教师节之时,各方对教师节设在何目有不同见解——冰心先生建议设在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叶圣陶先生则认为应设在秋季学生入学之际……春华也好,秋实也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生之道本就是一阕说不尽的人间词话。  相似文献   

18.
《女性天地》2013,(6):54-54
为了保持光芒四射的形象,明星所花的金钱和心思不比其花在演艺事业上的少。没有对时尚的狂热和投入,就没有星光闪烁的明星。你知道好莱坞一线女星的扮靓心得或对时尚的真正看法吗?其实,她们不只是追求名牌和性感。  相似文献   

19.
所谓蜡染,就是运用蓼蓝、红花、栀子、五倍子等草药将布料染成蓝、红、黄、黑等各种颜色。贵州东南地区的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的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代他们就已熟练运用蜡染技术,明、清时期蜡染衣料更是盛行。贵州全省至今仍保留绘制蜡染的县、市多达40多个,蜡染能手有七八十万。苗族、布依族、水族等的蜡染在贵州省很有名,尤其是苗族的蜡染,在全省七八十万蜡染高手之中,苗族就占有50余万之多。  相似文献   

20.
佩戴首饰与季节的色彩变幻相谐调。在春季、夏季,服装的感觉应该是轻巧细柔、多彩多姿,而首饰的相配就应该是活泼又明朗、轻快而动人的;秋天的服装既简洁又柔和,首饰的色彩就应该比较稳重,冬天的深沉厚重是冬装的主色调而首饰就要以浓艳鲜明的颜色来点缀和激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