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泰达)自2001年启动社区建设之初即坚持高起点、高起步、高标准原则,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基层社会管理经验,坚持“大部制”、“扁平化”的两级管理体制,不设街道办事处,由城市管理局负责对社区的管理。减少了行政层次,催生了社会组织,提高了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反公地悲剧理论视角,利用效用函数、生产函数理论及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防治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其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等级的提升会加剧雾霾污染,支出型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防治产生正向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在控制环境规制变量后,属地治理主体单元数增加会导致属地与毗邻省份雾霾污染的恶化;整体上看,财政分权削弱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防治效应,加剧了毗邻地区之间的“逐底竞争”,产生了反公地悲剧。结合国家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设计,研究提出完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相容机制,深化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雾霾防治的综合防治、系统防治、源头防治,加强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提升不同省份雾霾污染防治的协同性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产学研用”协同提升制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背景、行业企业需求、应用型大学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提升制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建设措施与实践。为今后制药类研究生更加适应国家和地方行业企业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为不同层次高校分类设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及其运作模式提供参考;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制药类研究生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杨永庚  田红娟 《唐都学刊》2023,(1):63-69+113
科学规范乡村治理机制,避免乡村治理权责简单、泛化、随意,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德治、法治和自治的“三治”制度设计是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而准确地使用管理手段,有效纠正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升乡村治理成效。陕西汉阴县乡村“三治”从“国家-社会”一体化出发,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权力规制和任务对等、规范行为和指标管理、合规控制和法律秩序、绩效改进和治理有效内在统一。乡村治理是“制度设计”与“系统治理”的实施过程,治理有效来自于方法要素的接底气,新时代“三治”要从乡村实际出发,增加乡村治理制度中权责匹配、协同互动、创造转化、规范组织和激励约束,重塑国家、乡村组织和乡村民众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乡村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高强 《社会》2003,(11):13-15
自2002年5月16日起,一份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的文件《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开始逐级传播到基层。根据《通知》的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将由过去的“以乡镇为主”提升到“以县为主”,即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6.
柳建坤 《创新》2023,(6):67-80
国家主导的贫困治理实践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作为减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政府的质量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实现减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托社会质量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四期(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数据探索农村社会质量的变化轨迹,并从政府质量视角对这一变化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农村社会整体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经济保障水平、社会融合水平、社会凝聚水平和社会赋能水平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基层政府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政府能力、政府廉洁、政府公正和政府可信四个指标的积极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层政府质量提升对农村社会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表明政府质量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这为国家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及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日,江苏省沭阳县老龄委扎实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 “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在沭阳全县各级涉老部门、公共服务窗口行业、基层为老服务组织中开展。为使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并形成长效机制,该县专门成立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全县“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评选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8.
“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学习和研究这一马克思主义领导观,对搞好新时期党的领导工作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领导就是服务”,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上揭示了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新社会的领导者,应当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是“社会本身的负责勤务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6、439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要“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9月上旬开始,江西省上饶市653个社会组织启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指导,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突出“加强党的建设,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主题;始终贯彻“五个注重”:注重取得实效、注重简便易行、注重分类指导、注重强化基层、注重统筹协调;坚持“三个围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11,(19):24-25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社区。近年来,南京市玄武区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为“三大着力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创新“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尝试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探索实践,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尹沛人 《社会工作》2011,(15):12-14
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管理格局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强调后,党的十七大又重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民政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2.
王桢桢 《探求》2011,(5):95-102
当前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这些实践探索为我们大致勾勒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我们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脉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多元共治格局下社会管理创新应凸显三组核心理念:回应与协调、分权与责任、秩序与活力,在明晰创新理念下着重关注基层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定位以及行动技能。  相似文献   

13.
任敏  吕江蕊 《社会工作》2023,(6):29-41+100-101
“五社联动”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基层治理创新的最新成果,本文试图厘清“五社联动”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五社联动”的由来、“五社联动”如何在基层运作以及“五社联动”何以促进基层治理。文章追溯了“五社联动”的发展历程,指出迄今“五社联动”经历了“突发事件下的自主探索—治理实践中的项目式培育—政策吸纳下的扩散深化”三个阶段。“五社联动”的运作逻辑包括如何发动及何以联动两部分,当前基层可以经由四种驱动力量发动“五社联动”,即制度倡导、项目支持、理念认可、社区内需。“五社联动”的运行机制内含因共识性需求而联合,“五社”要素延伸式培育及治理中的卷进式联动三部分,回应了“五社联动”中各要素因何联、谁来动、如何动的问题。本文还探讨了“五社联动”促进基层治理的原理,即“五社联动”通过扩展基层行动者网络再造治理结构,培育多中心治理格局以提升社区治理韧性,“去悬浮”的社区赋权实现有效治理,从而重塑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流程,提升了基层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官员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权力总是向它的来源之处负责,若要官员对民众负责,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把其权力基础更多地根置于民众之中。把农村基层社会自治的范围扩大到乡镇一级,有望创造一种把农民与基层官员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机制。村民自治和城镇社区自治的实践已经说明,相对公民的文化传统和素质而言,社会自治和人们的利益关系更加密切;人们在理性的公共生活中能够很快地适应现实的新竞争规则。在有关“三农”问题的各种思路中,以乡镇自治最具长远眼光。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新宁县白沙镇推行了“代管家长”制,即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为其家长,从学习到生活实行全程负责。此举系基层义务教育领域的重大制度创造,是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方萍 《社会工作》2013,(4):55-6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启动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起整个基层社会管理格局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巨大转变。专业社会工作因被认为能改善与提升社区工作成效、实现社会治理格局优化与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而得到大力推广。本文通过对社区建设浪潮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误区与目前基层社会管理混乱的现状分析,阐明社会工作在我国社区工作中得到运用的可行性,并就社区工作的体系重构与内容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融合”是指将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课程体系。“两提升”是指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促进”是指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通过采用“三融合、两提升、一促进”的大学课程建设模式,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素养,亦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国培计划”青年教师助力项目的实践经验,结合已有研究,指出新时代教师创新能力在不同教育阶段都应聚焦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创新能力由学习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构成。最终,该文提炼出“6+2”进阶式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模式,以期为我国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艳梅 《生存》2020,(6):0040-0040
为了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师就必须将“创新纸艺”课堂教学进行完善,让学生对“纸艺”产生兴趣,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一般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机制可以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水平,本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改革与中国小学义务教育的案例,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增加小学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内在机制是,西方通行的财政分权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两种机制在中国并不成立,尤其是人口流动障碍及其地区性差异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向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的方向转变,这导致各地区激烈的财政竞争并相应挤占了义务教育等外部性较强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财政支出。本文还发现财政分权对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推动了富裕地区的经济增长而抑制了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