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态势,并对公共秩序、公私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产生了巨大危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化遵循着典型邻避情结及情绪感染的个体社会心理机制和群体心理动员方式。构筑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嵌入参与的治理机制有助于缓解邻避心理压力、防治环境群体性事件,即在公民环境抗争中将“身体的感受性”这种基于身体或心理焦虑的主观判断让位于专家型的专业参与,让社会工作组织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充当消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支撑力量,并确保在公共决策前开放民意沟通渠道,构建保障社会工作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政治吸纳机制。  相似文献   

2.
夏向东 《社会工作》2009,(24):56-58
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焦虑是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低收入群体心理焦虑突出表现为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受挫感和危机感。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公平和效率在某些领域出现非良性循环;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同社会成员享受改革成果与所承担的代价不协调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是导致低收入群体心理焦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孙静 《创新》2013,(2):93-98
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作为现代社会结构的衍生物和反应物,不满与怨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和情感的基调,在对待具有某类特征事件时具有被泛化的情感记忆。情感是社会的多棱角,从中折射社会事实,聚焦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就是由特定的刺激类型被还原为不公、腐败等原型后所激活的各种思维、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对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认知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及时疏导不满情绪,引导良性的社会情感认知。  相似文献   

4.
李小静 《社科纵横》2024,(1):131-137
“后真相”舆情事件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情绪和主观价值取向嵌入现实热点事件进行信息再生产,并通过社会化媒体聚合和发酵所产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勃兴,中国社会民生和治理领域中的“后真相”舆情事件频发且极大地颠覆了大众的认知结构,消解了大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社会矛盾凸显、“注意力”资本运作、技术赋权是“后真相”舆情事件发酵和蔓延的三股推力,对此,只有构建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集聚空间和辐射效应,完善和优化信息传播机制,才能有效抑制“后真相”舆情事件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5.
权利与怨恨     
一 "羡慕、嫉妒、恨",这句近年来常听之于人们口头的流行语,在一种调侃和自嘲的口吻下,生动而鲜活地反映出了当今普遍地存在于国民大众心中的一种负面社会心态或者说情绪:怨恨.作为今日中国社会中一种弥散性、基调性的社会情感,怨恨正在引起学界和其他有关方面日益提升的关注.号称中国"第一政论媒体"的《人民论坛》2011年6月就推出了"怨恨心理解救"这一特别策划.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们或分析了形成怨恨心理的结构性、体制性根源;或探讨了急剧而持续的社会变迁与怨恨心理产生的关系;或从当前中国社会性、精神性需求的上升变化考察了怨恨心理的产生,并进而指出社会管理要从"心"开始.①总的来说,讨论者们主要联系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态"、立足于当前中国语境,对怨恨心态的形成和解救之道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忠勇  尉建文 《社会》2009,29(2):179-198
通过对不同产权形式的10家企业的共921个城市工人对(组织外)各社会现象公平与否的认知与判断(即社会不公平感)的调查发现,城市工人的总体社会不公平感较强;挫折经历、人力资本和企业制度都对工人的社会不公平感有一定影响,且对工人的经济性不公平感、社会性不公平感和生理性不公平感分别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舍勒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的根源乃是作为心理机制的"怨恨",并以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探讨了怨恨产生的根源.在他看来,怨恨产生于自己与他人的价值攀比中所生成的报复欲长久不能满足,怨恨的产生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价值处于一种失范状态.舍勒在"怨恨"理论的基础上,他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怨恨"理论的确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新的视野,但它的理论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躺平”是一种在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反奋斗”“低欲望”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根据心态上“入世”的程度和行动上参与社会分工的程度划分,“躺平”群体大致可分为“避世型”“陷落型”“调整型”和“半成型”四种类型,由此形成“躺平”群体的“坐标轴体系”。多样性社会诱因助推向下沦陷、原发性心理意识繁衍生存焦虑、基底性文化环境催生价值认同,是产生“躺平”群体的重要原因。治理“躺平”青年问题,须从“坐标轴体系”四种类型的“病灶”入手分类施策,科学有效地引导和帮助“躺平”群体培育奋斗精神,有效遏制“反奋斗”思潮,让广大青年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不懈奋斗中绽放青春的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9.
大学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的重要场域,而大学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成效与功能。通过混合质性研究方法对该沉默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大学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呈现单向度与简单化,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具有多样性、差异性与欺骗性。研究发现,在行为的成因上,自我、关系和环境三个维度影响着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学校管理与课堂组织、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师生及生生群体关系、社会文化与学生受教育经历、学生应激心理等因素与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改变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有效提高大学生课堂教学成效,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诸方面综合考虑,辩证施策。  相似文献   

10.
对东北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工人的社会困境及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由于改制工人产生了不公平感、不稳定感、疏离感等社会心理困境.这些社会心理困境常以焦虑、郁闷、烦躁、不安、易怒,甚至厌世轻生或消极对抗以及暴力对抗的行为表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仅直接或间接对工人造成危害,而且也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出在东北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引进专业化的企业社会工作,采取以企业为本的合作模式和以社区为本的支持模式,从个人、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帮助工人解决社会心理困境,帮助企业提升工人时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廖和平  曹汉林 《创新》2009,3(1):83-87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呈现,有些往往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形式出现,正确认识这些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曦 《社科纵横》2011,26(1):153-154
怨恨心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因受到伤害或体验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负性情感。伤害或挫折、压抑或隐忍以及软弱无力是怨狠心理滋生的三个基本因素。官兵怨恨心理的滋生和积聚会对官兵个体和他人甚至所在团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育引导官兵加强个人修养,及时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创建和谐宽松的军营环境,消除怨恨心理滋生的源头和隐患,尽可能杜绝因怨恨引发的事故案件的发生,为部队各项建设创造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未,许多著名心理学、社会学家都在关注现代人的心灵问题时,探讨现代人的“社会焦虑”。而在今天,社会心理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感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明显“外溢”出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焦虑感来自潜在或显现的生存危机感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的一种新的个体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固定的角色地位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职业心理给打破了。尽管如今机会与选择一直存在,但持续性挑战与竞争,不甚公平的竞争环境会把很多人甩到被淘汰的边缘;“好职位”变得紧缺,变得不稳定,变得对个人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相似文献   

14.
傅旻 《社会福利》2009,(12):25-26
协助式照护模式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此模式强调社会心理需要,如身份认同、归属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意在维护老年人尊严的前提下满足其各种社会需求。协助式照护始终以延续“积极寿命”为目标,它在美国的出现,被视为老年人在各项身体机能不断衰弱时,还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其维护独立自主、尊严和隐私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彩虹  朱志勇 《社会》2023,(5):139-166
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的一所原国营农场小学作为个案,深入探析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乡村中老年教师的流动趋向、特点及其原因,结合历史变迁和地区发展的视角“理解”其在多重情境中的人生抉择。研究发现,在管理体制改革、单位制变迁、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营农场的中老年教师基于体制性身份、合法性身份、专业性身份的交叉建构,历时性地衍生出包含生存保障性认同、情感认同与依恋、专业效能感与自我认同三元要素的集体身份认同。该身份认同是单位成员基于紧密的社会共同体,因集体利益、集体意识、集体情感联结汇合而成的价值倾向与情感归属。最终,三元集体认同合力推进了中老年教师群体以“稳定”为内核的心理建构,解析了少有人关注的乡村中老年教师留守现象。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当下,本研究对于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外力推动及社会内在转型的双向互动。在这一双重时空坐标中,对国家认同的考察不能醉心于国家认同的变迁与再建构的宏观研究层面或停留在具体形态诸如公民认同、民族认同等微观研究层面,而要加强沟通宏观与微观的中观层次学术考察,深入探讨"国家认同何以可能"的问题。为此,消解个人层面的本体性焦虑,使其回归本体性安全及实现国家层面的国家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彰显国家认同的功能性力量。无论是基于理论逻辑阐述还是事实经验考察,国家认同都不能独立地发挥稳定且持久的作用,而是需要经济激励系统、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基础性结构支撑,这三个领域的功能匹配是国家认同得以可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耿银平 《社会工作》2011,(17):64-64
8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社会焦虑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办事不容易,结婚不轻松……我们都期望生活更好些。但现实世界并不那么随心,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让人心力交瘁。焦虑,来自欲望还是压力?《化解焦虑离不开平常心》的评论指出:“化解焦虑心理,需要政府做出更多努力,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同时也需要个人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快乐。”  相似文献   

18.
骆正林 《阅江学刊》2012,4(4):19-29
近年随着农村社会矛盾的激化,很多地方相继爆发了一些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群体舆论的行为表达,是广大农民通过肢体语言宣泄来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由于少数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现代农民公民意识的觉醒,依然用强制手段来处理基层社会矛盾,致使基层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的矛头越来越向基层政府集中。群体舆论的传播有其固有的规律,基层政府只有尊重和服从客观规律,把握农民的社会心理,才能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9.
马志同  曹勇 《创新》2012,(3):123-125,128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济增长与群体性事件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增长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才是消解群体性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超 《社会工作》2017,(1):73-80
社会工作机构"身份的焦虑"并非仅仅是机构自身的焦虑,其折射了社会组织的集体焦虑以及整个社会治理体制转型的焦虑,是理解经济社会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内在逻辑的重要切入口.从系统理论来看,社会工作机机构的合法性困境是合法性系统的"同一性"困境,既有内在同一性困境,也有外在同一性困境,主要表现为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的认同隔阂、政治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的整合失调以及专业合法性与职业合法性的衔接脱节;其成因既有宏观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有在地化情境的消解,还有自身权威建构过程的束缚.因此,重构机构合法性,应以重塑机构合法性的专业内核为基础,再造其"多元交代"的责信格局,并整合其生态结构,多主体协同为其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