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姚润田 《兰州学刊》2007,3(5):58-60,57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逻辑十分严谨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政治发展的目标、保障、途径和特征等.就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程序安排和方式选择来看,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它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新开拓,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创造,注解了中国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在新时期的新型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党的十六大完整地提出和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这就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是以这个新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为立场、观点、方法的,是这个新发展观的具体而生动的体观。学习和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首先应当确立和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发展观与中国社会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发展观与中国社会变革吴宏放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邓小平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步骤、发展路线等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时代特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毛泽东的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先进发展观为理论借鉴和理论补充。经历了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的发展完善,具备了构成严整理论体系的前提、要素和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是由发展中心论、发展价值论、发展整体论、发展系统论、发展永续论和发展统筹论六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发展观是由很多理论观点构成的,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不能分离的。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6.
李后卿 《南方论刊》2006,3(9):11-13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论述,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认识,是当代中国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以来,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在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的模式选择、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比较两代领导核心的发展观,对于加深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发展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决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主体做出了新的阐述,提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发展主体的论述,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科学认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主体的新变化,进一步明确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主体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基本实践活动和基本特征。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已涌现出许多探讨和研究发展问题的学科,但是这些分门别类的发展研究学科只是从某些特定的视角对发展实践进行研究,往往缺乏一种系统的宏观的哲学层面思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西方以往各种发展观的基础上,以辨证扬弃的方法论特色将经济增长、社会变革、人的发展、环境问题等统一到了一起,形成了全面、科学的发展理论。本文主要就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历史嬗变过程、中国科学发展观之于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历史超越、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及内在要求等方面逐一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对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新的发展理念的确立、如何提高决策质量以及如何实现正确的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宁 《学术探索》2005,(3):15-17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和目标。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渗透于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一切依靠人,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刘建新 《云梦学刊》2002,23(5):31-33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勇往直前的动力。理论创新的根本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 ,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丢了就是背叛。理论创新的主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讲新话。理论创新的方法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的价值追求。我国改革的成就隐含着社会公正的缺失,最终原因在于对发展的理解不成熟。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的转变与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的发展观发生了重大改变。发展观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然对我国新世纪的人口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阶段我国的人口发展应实行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人口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刻,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理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主要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危机,它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理论法宝,它可以指导我们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存在方式,如果我们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所指向的道路前进的话,也就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的话,就可以拯救中国,拯救人类和世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