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话语表述的严谨性,出现“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与“红色古典主义”的共名状态,对古典主义的概念进行厘清,分辨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并认为承继拉丁古典主义美学风格的学衡派、新月社以及梁实秋,周作人等京派作家可以界定为“古典主义”,无需再加个“新”字。而接近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艺形态的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及“十七年文学”可冠以“红色古典主义”之名。  相似文献   

2.
受白璧德文学创作观的影响,梁实秋的文学创作从起初的浪漫主义转向后来的古典主义,而他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及批评框架,甚至某些批评方式基本也都源自白璧德,二者存在着一种理论联系。但白璧德对梁实秋的影响,并不是一套现存理论对一个空虚头脑的单向灌输,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契合。同样,新人文主义从美国移植到中国,也不是简单的时空变迁,而是一种"古今之争"的语境转换,其中蕴含着当时一批知识分子沟通中西进行文化选择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莱辛与温克尔曼的“诗画之争”是在古典主义回归希腊精神的过程中,对古希腊艺术一种带有现实目的的反思。莱辛通过《拉奥孔》所提出的一系列对古希腊艺术的分析,在否定温克尔曼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观点的同时,把古典英雄纳入到现实的领域,最终目的是建立独立于法国古典主义的德意志民族艺术理想,同时也为19世纪后期德意志文学辉煌时代的到来进行了理论上的奠基。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的"人性论",以儒学伦理人性为精神依归,以西方新人文主义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他选择了内在视角,以具有共通情感与理性的人来取代"阶级性"的人,反对阶级人性论;在"情感"与"理性"的二维之间,强调理性的支配作用,批判五四新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浪漫主义式的情感泛滥"。梁实秋人性观的总体特征是古典主义,强调普遍性、社会性、稳定性,排斥差异性、个体性、变动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是两元对立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证说明,英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来说,是“后来者”,后来者本身中总是包含着一种对先来者的继承、反抗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李健吾和梁实秋是现代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的文艺思想,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各异的风采。在“人性”的标尺下,对作家的创作,李强调直觉感受,梁重视理性制约。对文学批评,李突出印象鉴赏,梁强调价值判断。梁保守的古典主义立场,使他时露偏激和片面;李的博学和开放,使他更多宽容和同情。两人都追求思想的独立、文艺的自由,但梁时显激烈,李则相对平和;都有一种精神贵族气味,但梁并不作意超然,李则不免过于清高。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自成体系.第一,哲学上的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对立引发了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并峙,以<诗学>为代表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主义美学是正统的理论;第二,文学的定义是"生活的批评",其内质是对人生、历史的透视,具有伦理价值的严肃性;第三,文学的人性首先针对的是由历史现代性激发的"物性"所造成的人文精神沦落,其次才是阶级性问题;第四,文学的创作是心灵的合规则的秩序与活动,它遵从的是文学的纪律;文学批评应注重文学活动的审美自律,而不能过于关注"他律".这一古典主义理论的源点为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后期美学思想也像梁实秋、闻一多一样,有着从浪漫主义转到“多少近于古典主义的立场”,这主要表现在《新月的态度》、《秋》、《猛虎集·序》等文章上,但学界对此尚未有过论析。其转变的原因是,自1926年起,徐志摩像闻一多一样受到梁实秋所宣扬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其古典主义倾向着重在艺术的理性节制、标准的规范、常态的人性等,即总体上在艺术的“健康”与“尊严”的审美追求中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9.
梁实秋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从创作动因、表现内容到创作特色,俱卓然自成一体,这在他是不得不弃却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依然的文学表现,以散文寄托作者古典主义文学理想和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以模仿、道德、理性、判断为关键词,建构了比较丰富系统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其理论资源直接来源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也取自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布瓦洛、约翰逊等。他广泛汲取了西方古典主义思想,并注重与本土文化传统的衔接整合。其文学观有效地介入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实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法宝联璧》编者箋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萧绎《法宝联璧序》中记载了38位《法宝联璧》编者的详细信息,是研究梁代中期文学以及士人活动的重要文献。本文对照《梁书》、《南史》,考订这些信息与史书记载的异同及其正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尤其是小说史上,梁启超以自己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政治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和创作史上的无人可及的地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近代这一大的时代和政治、文化、文学背景,而其出现则使近代的文化和文学尤其是近代小说更有声色和内涵。本文拟以近代的政治、文化和文学(小说)为背景,探讨梁启超在近代小说的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即他在发现了小说的同时又丢弃了小说)及对近代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钱、梁二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中西语言文学孰优孰劣、中西文学的世界性与地方性、中西文学的雅俗演进分化、中西文学产生背景差异等方面。就语言文学的优劣而言,钱穆认为中国文字是优秀文字的代表,故中国文学亦是优秀的文学;而梁实秋则认为中西文字和文学不存在优劣之分,各有长短;从中西文学的世界性和地方性范畴来看,钱穆坚持中国文学着眼世界性后稍微兼顾地方性,而梁实秋则坚持西方文学更具世界性;就文学发展演化的雅俗路径来说,钱穆认为中国文学是雅化的文学、西方文学是俗化的文学,而梁实秋则论说中国文学也明显有俗化的一面,西方文学也多有雅化的情形;对于中西文学发生的背景问题,钱穆认为中国文学生成于大环境,重视时间的绵延,西方文学则产生于小环境,更关注空间的散播,而梁实秋则认为西方文学也有生成于大环境,这并非中国文学的特例。从二人论争过程和结论来看,他们的观点各有合理性,亦各有片面性,但都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的观念与视角,值得当下比较文学研究者去梳理和汲取。  相似文献   

14.
清代末年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是中国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转折期,而梁启超无疑是这一历史时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中国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梁启超参与、主导了近代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文界革命。在戏曲创作领域,梁启超对清末戏曲的改良工作也有独特的贡献。尽管从创作水准上讲,梁启超清末戏曲改良并无过高的文学成就,但是,作为近代中国新旧两个世界转型的时代产物,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清末戏曲改良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其标举的觉世、救心的戏曲宗旨代表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它的新旧交织、中西杂糅的过渡性质,也为中国戏曲(戏剧)的近现代转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作为一个处于巨变之中的过渡时代的人物,体现了过渡时代错综复杂的思想形态。一方面梁氏的思想显现出了过渡时代的杂乱、未成形和多变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其思想未定于一尊时所表现出的多向度探索的思考。梁启超的矛盾思想和时代过渡性质反映在其文论和创作实践上主要表现为:其政治家身份和创作的距离;其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的距离;其文学观及创作和读者理解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在早期致力于政治改良的宣传时代,梁启超积极借镜日本和欧洲近现代的文学经验,这对其启蒙主义文学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他强调借助欧洲文学革新中国文学,其文化认同明显向前者倾斜。欧洲之行中梁启超认识到作为国人现代想象的主要参照的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盲目推崇科学理性的偏颇,而将强调理性与情感均衡发展的文艺复兴作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样板。与此同时,他回归"诗言志"的诗学传统,对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给予高度肯定,并将中国古代诗人的崇高情怀和抒情精神作为新文学家文化人格建构的典范。这显示出不同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流话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认为,文学超越于一切时代、一切人群、一切人类活动,它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人类生活领域。梁实秋的文学独立观不同于现代流行的纯艺术论,梁实秋更多地将文学进行人性的界定而非审美的界定,因而对纯艺术论又多有批评。在现代中国,救亡图存压倒一切,梁实秋倡导文学独立观,强调文学对于人性的修复功能,自然不合时宜,但若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整体来看、从文学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远景来看,则又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内在的承续性,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梁启超的文学批评,涉及重要的文学趣味论。文学趣味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显现。刘勰与梁启超处于时代变动与文学转变的年代,当时的文学趣味出现了浮靡的倾向,在这种时候,他们都以文学批评家的良知,对于当时的文学趣味进行了分析论述。透过他们的批判,可以审视中国当代的文化价值,对于我们重建中国文学的趣味论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转折时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文学思想与"新文体"倡导实践虽不等同于"五四"新文学主张,但堪称前矛与同路人。梁启超很少推重古代文学家,独对"写实派"杜甫十分推崇,从前期的情不自禁、每每涉及到后期的着力宣传,冠以"情圣"指称,可见梁启超文学思想方面较为清晰的发展路线与道义坚守。论文依据史料,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