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明代蒙古与西域的关系,往昔论著极少涉及。由于史料缺乏,笔者只能勾画一个粗略的轮廓。至于深入探讨,恐还有待各种民族文字资料的发掘和整理。本文拟就大漠东西蒙古(主要是瓦刺)与西域的关系以及回回人在蒙古统治机构中之作用等问题试加论述[注1,下同],也许对西域史的研究有所裨益。一蒙古与哈密、沙州三卫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即挥戈西向,征服了天山南北和中亚各地,并置达鲁花赤进行统治,又命回回人牙刺瓦赤总督一切军政事宜。后西域诸地或直属元廷  相似文献   

2.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体.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回回的族源可上溯至唐初.当时,随着东西部商道的繁荣,大批阿拉伯、波斯等国的穆斯林商人陆续来中国经商,其中一部分滞留中国定居;以后,历经五代至宋末五六百年间的不断发展和世代繁衍,称之为“蕃客”.是后来形成的回族中的一部分.回族的主要来源则是13世纪初蒙古西征时,随蒙古军进入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等伊斯兰世界的众多穆斯林,他们被称为“回回”.明初,由于明成祖的开放政策,又有大批西域回回进入中原.总之,始唐宋迄元明,在八儿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以陆续迁入中国的各地穆斯林为主,不断吸收汉、维吾尔、蒙古等其他民族成分,约在明朝中后期,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回回民  相似文献   

3.
明清迄今的有关史籍中,皆称明代西域的大部地区(本文特指今我国新疆地区)仍是由伊斯兰化的蒙古人统辖,其主要依据就是这些蒙古人乃元代即皈依伊斯兰教的察合台后裔.至于在明代这些蒙古人是否仍保持着元代以来的伊斯兰教信仰,其信仰程度又如何,各家论著大都语焉不详,更谈不上有多少可靠的史料以为凭证.今本文仅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哈密、吐鲁番两地的一些情况为例来论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托茂”考     
《世界宗教研究》曾载文介绍过青海海晏等地的托茂人的情况。托茂人的生活习俗、语言与当地蒙古族完全相同。但是,其宗教信仰则与蒙古族迥然有异,不是喇嘛教而是伊斯兰教。据认为,托茂之先人又不是蒙古族改宗伊斯兰教的。所以,这一现象曾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本文仅就何谓“托茂”及托茂人之渊源等两个问题,谈谈笔者的拙见。  相似文献   

5.
谈回历     
回回历(简称回历),实际上是伊斯兰教的教历。这个历法延续到今天,已经一千四百零三年,是世界上八亿穆斯林所遵循的历法。每年回历十二月十日是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全世界穆斯林不管居住多么遥远,也不管有无通讯传播,都能在同一天或第二天分别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节日前,来自各大洲的各色人利、操着不同语言的上百万的穆斯林还先后云集到沙特阿拉伯麦加圣地朝觐,而指导着他们这一宗教活动的历法就是回历。 回历传入我国,始自唐代。当时伴随着伊斯兰教的移植,回历也相继传来。回历为官方采纳,则始自元代。元代没“回回司天监”是专门从事天文观察和历法推算的一个机构。回回司天监官为正四品,足见元代对回回历的重视。 到了明朝,《明史记事本末》卷七十三载:“……十五年(洪武年)命大学士吴伯宗等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方历书。” 《明史·历志》载:“回回历法,西域国王马哈麻所作,洪武初,得其书于元都。……命翰林李(羽中)、吴伯宗,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译其书……回回历设科,隶钦天监,与大统历参用二百七十余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曾一度沿用回历,命杨光先为钦天监正,吴明烜为钦天监付。但他们因推闰错误而被革职。回历直到康熙八年(1669年)才永被废除。自元明清三朝,回历  相似文献   

6.
萨都拉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是山西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有《雁门集》传世。共收其诗作六百首。关于他的族別问题,有人说他是蒙古人,有人说他是回纥人(即今维吾尔族人),也有人说他是汉族“冒为回回人”。据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确认是回回人,这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省德州市北郊约二里处,有一个回民自然村——北营。这里的回民的先世,既不是中国回族族源中一般所称的“西域回回”,也不是东南沿海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蕃客,而是今属菲律宾的古苏禄东王后裔。菲律宾在我国东南海外数千里,自古以来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菲律宾南部有一片内海叫苏禄海。苏禄海中散布着无数美丽的小岛,这就是苏禄群岛。苏禄群岛中生活着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大约是在八世纪传入苏禄的。七世纪上半叶,新兴的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七世纪中期传入波斯。一向以海外贸易著称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掌握了海上霸权,将商业势力伸展到东南亚一带,把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货物,中国的瓷  相似文献   

8.
明代西域回回循丝绸之路大量涌入中原,经商营利,多不思返,定居中原各地者多达十数万,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继元代以后西域回回入附中原的又一个高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迫使入附回回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就必然要引起其职业结构的变化,而职业结构的变化又决定了回回民族经济特点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又促使了回回民族本身的最终形成。笔者将明代史籍中的有关史料整理归纳,缀连成篇,按入附回回的职业门类分别论述,以飨同人。  相似文献   

9.
云南的伊斯兰教,虽有唐代传入之说,但正式见于文献记载却始于13世纪中叶,是随着中亚穆斯林的入滇首发其端。迄于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渐趋日盛,对于回回民族的形成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时值今日,有关云南回族史的研究已是成绩斐然,论著颇多,但就云南伊斯兰教问题的探讨,却显支离破碎,进展迟缓,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等。因此在以下问题上阐明认识,对于开展云南伊斯兰教史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来讲,回族是汉化的穆斯林。其形成年代大约在元至明中叶以前。伊斯兰教大约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至唐德宗贞元年间传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影响不大。直至南宋时,岳珂著的《程史》才第一次用了“回回”的称呼。这个称呼的来历一直不甚明确,但是也反映了“回回”中的某些情况已值得史笔一提。按泉州《蒲氏族谱》记载,仁宗时的西域人蒲孟宗,“二世与苏子瞻是亲戚,四世为  相似文献   

11.
回族是"回回"华化的结果,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都有此方面的记载和表述.托茂人是一个现存的蒙古穆斯林群体,其在当代社会的回族化,生动地再现了回回华化的一些细节.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过去历史的现在"与"现在历史的过去"的交互文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本着对现代穆斯林命运的关怀 ,从伊斯兰教对回族的纽带作用、清真寺建筑、《古兰经》等几个方面 ,探讨了伊斯兰教的美学品格 ,旨在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以探寻穆斯林的最佳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的穆斯林报刊是我国伊斯兰文化史上数量可观而又极为珍贵的文献,也是中国报刊史上鲜为人知而又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出版史料。《伊光》就是这样一份期刊,它可以使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展现了回族知识分子以及中国穆斯林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是把寻求宗教信仰自由、寻求民族平等、寻求祖国独立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追求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之一。“伊斯兰”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其主并谋求和平的人。和平意识体现在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真主的99个美名之一就有“和平”;天堂名之一就有“和平”;穆斯林彼此见面互道“色俩目”,敬祝和平;天房周围的诸多门中有一道叫做“和平门”,可见“和平”在伊斯兰教中的分量。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从来就不主张胁迫非穆斯林改信伊斯兰教,而是和睦相处。伊斯兰教是讲求“中道”,不走极端、不偏激的宗教。  相似文献   

15.
达浦生阿訇(1874~1965年)不仅是一个伊斯兰教育家,而且是一个对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都有很深造诣的学者。在其所著的《伊斯兰六书》卷四中,他从《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义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中国穆斯林所处的文化环境,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教人道观的道德原则和具体内容,并将伊斯兰教的天道观与人道观结合起来,建构了既坚持伊斯兰教基本原则,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善”为核心,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教人道观。  相似文献   

16.
明代西域回回的入附中原问题,是有明一代极为重要的西北边疆民族问题之一。薛文波先生在其《明代与回民之关系》与《我国西北地区何以穆斯林居多》①两文中稍涉一二。其前文中《明初拒绝外族内徙》一节,云:“明初,感于元代异族之压迫,故惟恐异族昌炽,不特严分种族畛域,而使已定居之外族不能伸张其势力,外族内徙者亦受限制。”遂仅以洪武中明太祖遣撒马儿罕商旅返国一事为据②,断然定论,悖左史实,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即爰此发韧,非敢求疵于前辈,仅略述明代西域回回入附始末,冀以引起史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笔者发表的前文基础上,以新出土之唐戎进子《戎谅墓志》为主,对戎氏家族汉化之轨迹作进一步的探索。从《戎谅墓志》改其族籍贯"上源西域人"为"恒州灵寿人"为切入点,分析志文所记戎谅如何研习传统汉族典籍,并实践汉族儒家忠孝思想;有淡泊仕途,高尚不仕之志趣。志文再也未提及他及其父辈崇信佛教事,俨然为一汉族士大夫。这一切内容生动具体地勾画出原为西域胡人戎氏一族的汉化轨迹。  相似文献   

18.
元安西王阿难答是一位伊斯兰教徒, 但他信仰、倡导伊斯兰教的真正目的在于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 甚至一有机会, 进而问鼎汗位。为此, 他将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工具, 借此控制其领地军民, 积极争取朝中回回人的政治势力和亲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的支持, 并不惜与成宗展开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尽管阿难答在成武之交的汗位争夺中失败被杀, 但他利用伊斯兰教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应该说是达到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回回姓氏何以马姓居多的问题,甘肃省伊协副主任薛文波撰文陈述了自己的见解:我确信马姓来源是由于回回名字的译音。这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译音有关.如《明史》载:“天方古筠冲也,名天堂,又曰默加……相传回回教之祖曰马哈麻者……”。明代马欢《涯瀛胜览》载:“到一城,名蓦底纳,有马哈麻圣人灵寝”。又明代黄瑜《双槐树钞》:“今所谓回回历者,相传为西域之地,年号阿剌必,时异人马哈麻之所作也”。以上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济贫思想与中国穆斯林的共同富裕刘天明伊斯兰教的社会经济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关于济贫的有关论述、思想及其由此所产生的济贫措施颇具特色,影响着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社会经济行为。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贫困问题是中国社会整体实现现代化的一大障碍。中国政府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