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操奇 《社科纵横》2013,(12):148-15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存在理论陈旧、逻辑错误、结构混乱的缺陷,这些缺陷影响了原理课教学效果。原理课的教学实践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针对这些缺陷给予一定的教学补救,这种补救包括主体化、时代化、学术化的补救原则,和文本还原法、话语时代化、理论生活化、案例陌生化、过程对话化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1):176-17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四门必修课之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最大缺点是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期对今后大中专院校的该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胡万钟 《社科纵横》2010,25(12):137-140,148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由于"灌输式"教学法的独霸天下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认为,现代高校素质教育观,就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和培养;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本文就此对"问题教学法"在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具体要求及正在或将要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吴国清 《社科纵横》2013,(5):153-155
统筹安排《概论》课专题式实践教学,就是以专题教学为基本链接(或载体),以生活实践为基本选题,以学生参与为基本要求,以资源共享为基本途径,以增长才干为基本目标,积极开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鲜活的生活实践和学生个体的直接体验相结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更高的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产出为目标的OBE教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通过情境导入、问题提出、分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反思和总结六个步骤环节,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以满足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有必要对制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功能实现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好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概论》一课追求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统一,也就是注重将理论专业知识与价值化知识通过有效载体和路径有机链接起来.我院针对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学概论》作为专业必修课,有助于民航高校的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公民责任、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等.该文从课程思政的改革建设视角出发,以教学实践为依据,分析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民航高校的《社会学概论》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中切入点以及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8.
张晗 《社科纵横》2013,(5):162-16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大多数高校《概论》课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因此,寻求一条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方面就如何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闫丽娟 《社科纵横》2002,17(6):75-75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的作用。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质量 ,就要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注重以科研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韩欲立 《社科纵横》2013,(1):169-17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而桑德尔教授的伦理学公开课提供给我们将哲学课能够生动化和具体化的可贵经验,即通过创设虚拟情境,再现真实情境和构建现场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参与式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哲学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合理的课堂讨论和现场控制,可以真正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入耳入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希良  侯旭平 《创新》2014,(2):101-105
哲学的内涵包含两个基本维度。从宽广度上看,哲学是由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所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纵深度上看,哲学是广义上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辩证统一。从不同维度把握哲学的实质,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程教学中,通过理论——实践、问题探讨、课题研究等多形式的有益尝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8,(2):122-126
《概论》课与《纲要》课在内容上在客观上有一定的交叉。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来看,两门课程的内容交叉现象有其必然性,交叉内容是两个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主题在各自内容体系中的呈现。从互补性来看,《概论》课侧重于"论",《纲要》课侧重于"史",两门课具有衔接优化与契合融会的可能。这种可能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实施的整合来实现。在具体做法上,可尝试安排同一教师对相同班级讲授两门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两门课程应尽量做到同步开课。  相似文献   

14.
邢战国 《社科纵横》2012,(8):146-148
"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亟待提高,而针对性教学是其关键。"概论"课的针对性教学就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学,就是着力化解大学生对"概论"课以及某些重大理论认识问题的误解和偏见,就是关注学生所关注,竭力为他们释疑解惑,同时还要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相似文献   

15.
郭松江 《社科纵横》2008,23(11):156-157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新开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则是一门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教学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观作为教学重要目标、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核心方式、把教学方式创新作为教学质量基础.在三者融合的基础上,促进"概论课"整体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相似文献   

16.
程千帆先生是我们敬爱的大学老师。1951年秋我们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程先生是我们的系主任,并且担任我们班基础理论课《文艺学》的教学工作,后来又给我们讲授《中国文学史》,还给我们开设过《文学专题讲授》课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浅释》课。《文艺学》在当时还没有现成的通用教材,用的是程先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讲义。讲义  相似文献   

17.
刘养卉 《社科纵横》2008,23(3):151-152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而社会调查法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新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11):171-175
"概论"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年上半年,课题组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开展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医学院校"概论"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面临着学科定位不当、特色凝炼不够、技术支撑不强、资源更新不快等多重困境,亟待从强化意识、挖掘特色、媒体融合和内容优化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是高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实现“概论”课堂教学生活化。必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要论述的这个问题,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论问题。可是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还有不同的看法。1986年4月2日《文汇报》的一篇署名文章(见于光远:《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发展的。但是这种发展只意味着更加丰富、更加完善而不存在变更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问题。因此,冒昧直陈管见,以就教于各位同志。 (一) 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某些基本原理能不能“变更”,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什么是基本原理。只有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