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范爱军  韩青 《东岳论丛》2007,28(4):58-63
我国已经进入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发展阶段,顺差产生的根源在于高储蓄与加工贸易,并且顺差已经成为外汇储备的最重要来源。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顺差从各个方面显著地干扰了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试图抑制顺差的经济政策却又难以带来好的效果。因此,对待顺差应采取"疏导"而非"打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001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为此,中央政府决定在200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可考虑从增发国债、调整税制结构和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入手;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做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为此,中央政府决定在200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可考虑从增发国债、调整税制结构和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入手;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做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本文指出,无论是经常项目顺差还是资本项目顺差都与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产生的融资约束有关,所以我国必须借助于金融发展来化解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进而形成一个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爆发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频频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影响和引导国内经济,应对所产生的国内经济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深入的当今,经济开放越深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和削弱就越大.如何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形势与特点,正确选择货币政策加以应对,并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相关问题,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6.
何丽娜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24-27,107
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国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成了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存在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应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对我国2004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不同区域的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认为对东中西部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陈灏 《江淮论坛》2008,(3):23-26
多年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民币存在严重的低估,这造成了中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带来了世界性的经济不平衡,因此强烈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纠正贸易顺差.本文认为中国绛常项目的持续顺差源于中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经济结构的优化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一直是各国学者普遍争论的问题,在统一的框架原则下,各国学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中国逐步走向开放经济、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制约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调节国内总需求的能力,进而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因此,可以考虑盯住汇率制度的渐行退出,把建立汇率目标区制度作为今后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支持下,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和频繁地在外汇市场上直接操作,导致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供给增加,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因此而遭到削弱。本文分析了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可以在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自主性、降低中央银行直接操作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丽杰  高新宇 《理论界》2008,(12):55-56
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中国逐步走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现行汇率制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制约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减弱了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外汇储备的内生性和汇率风险。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汇率目标区制度。汇率目标区制度的设计符合中国金融市场渐进式的开放路径,选择汇率目标区可以避免人民币汇率单向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货币规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内生性、金融创新、民间信用发展及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双目标弹性货币政策规则是避免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较好的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消除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共同发展的双圈联动构想,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转移与引进,与域外经济圈、国外经济圈建立起联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国内经济全面发展.还提出了与双圈联动构想配套的促进区域发展的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过剩下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其影响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引起了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治理流动性过剩成为央行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密集货币政策的不断出台显示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了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走向.不断的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以及汇率等货币工具来治理流动性的过剩,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流动性过剩问题,可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存量货币供给相对于存量货币需求的过剩。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通过外汇占款和其他途径进入我国成为我国货币供给过多的外部原因。从内部来看,1998年以来长期积累的巨大货币存量是理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当居民资产发生结构性调整,减少持有货币资产而增加非货币资产,又会导致有效货币需求的不足。流动性过剩不仅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并给金融体系带来潜在风险,还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15.
虽然在软预算约束经济中,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要高效一些,但是与硬预算约束经济相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降低了。正因为如此,政府才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以及信贷控制、土地审批这样的控制数量变量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软预算约束下的"投资冲动"和"消费压抑",加之特殊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经济的调整缺少弹性,导致经济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原因,更有特殊的体制性原因。解决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和调节,而是必须通过改革来有效加以解决。在"产能过剩"、"消费压抑",同时国外需求由超常增长向常规增长回归的情况下,过度的财政扩张可能使中国经济再次陷入通缩的境地,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过度扩张则可能使中国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之中。  相似文献   

16.
赵绩竹 《北方论丛》2012,(4):98-102
14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商品经济化进一步发展,面对流通领域资金短缺,以及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恐慌与抱怨,英国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货币政策的保护主义法令。这些政策的推行暂时解决了流通领域的货币匮乏问题,拓宽了商品经济发展必需的资金流通渠道;同时,大量增加了金银储备,推动了重商主义在英国的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资金准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各种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的国民收入和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允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采用诸如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现实原因的研究,给出了防治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汇率制度选择一直是学术界和政治决策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过去30多年中,国际政治经济学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三种重要解释模式,对于我们评估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设计地区货币合作安排以及选择本国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与汇率政策配合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 ,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与汇率政策配合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中可以看出 :运用灵活的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过程中减少经济的调整成本 ,确保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成功实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仅仅依靠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应选择具有较大弹性的汇率制度 ,采取灵活的名义汇率贬值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 ,从而实现内外均衡 ,以最低的代价成功地完成贸易自由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