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邓小平哲学思想特点探要赵长清社会实践本质上是辩证的,只有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才能真正把握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邓小平同志正是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照辩证法办事,才把握住了在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把我...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道德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级本规律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形式之一的道德运动,同样也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表现为道德运动的辩证法。如同自然运动的辩证法亦即自然辩证法,认识运动的辩证法亦即认识辩证法,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亦即历史辩证法一样,道德运动的辩证法亦即道德辩证法。从道德运动是历史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意义上讲,道德辩证法从属于历史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我们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理解道德范畴,用质量互变规律来理解道德规范,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东哲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这是很好的。在探讨中,有的同志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也有不赞成别的同志一些提法,现在提出来商榷,并就教于诸同志。一、从研究对象看社会主义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辩证法变成一般辩证法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可能“把它变成一般辩证法学科的具体例证”。这里说的“一般辩证法”,其实是指唯物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听了江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对象、逻辑起点及其理论体系的发言,受到启发,但对其中有些观点我也有不同见解,现提出来同江明同志商榷。 一、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江明同志提出要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这不够准确。作为具有历史观、方法论特征的学科在确立其研究对象时,应当在理论上更概括更集中  相似文献   

5.
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和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创立以来,它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横向的发展趋势,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不同领域如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思维辩证法以及军事辩证法等学科的研究。二是纵向的发展趋势,即在某一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如在历史领域,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辩证法,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当然,这两种发展趋势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正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深入研究,不仅建立了相应的新学科,把辩证法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可见,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来研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创立了历史辩证法和军事辩证法,提出了一系列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核心是矛盾学说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阐述,是以矛盾学说为核心的。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在理论形态上的表现,主要是关于矛盾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对立统一规律,指出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以及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  相似文献   

7.
张江明同志所著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与应用》(199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理论与应用》)一书是作者近10年来在社会主义辩证法园地辛勤耕耘的成果。该书视角新颖、思路开阔,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首先,这本书在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建构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何建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强求一致。虽然如此,《理论与应用》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建构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社会主义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新观点的哲学概括,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与应用》第412-413页)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有机体的矛盾发展及其辩证运动的规律,其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非对抗性矛盾,而它的最大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成为它们之间的桥梁和连接点。《理论与应用》一书所展示的社会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经历了物的辩证法、精神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社会工程等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社会工程是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方法论超越。与实践辩证法相比较,社会工程具有设计与建构统一、整合与协调统一、时代与历史统一的优势,其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吴江同志在《红旗》、《新建设》上先后发表的有关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文章,读了颇有启发。除了同意这两篇文章的许多论点以外,感到尚有若干论点值得商榷。现在提出几点粗浅意见,求正于吴江同志。  相似文献   

10.
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0页。)不言而喻,历史辩证法也就是社会历史的认识论。既然如此,笔者为什么还要在标题中特别申明本文研究的是“作为社会认识论”的历史辩证法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看待和研究历史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辩证法被单纯地理解为经济状况和整个社会结构的一般进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至今对于认识、研究社会的特殊方法不甚了然,也未能找到将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起来的具体途径。笔者试就这个课题做些粗浅探讨,不正确的地方,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总的方面讨论了吴江同志《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以下简称《两条战线》)一文中的主要命题——“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指出了这个命题在理论上的错误;同时论证了“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命题的正确性,现在,我们将继续分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分析一下吴江同志关于“反对机械唯物论”的论述在理论上的错误以及它为何不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证明“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这个命题根本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分析一下吴江同志由于“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特殊形态的社会。它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结构,表现出自己特殊的联系和特殊的发展过程,其规律性也就存在于这些特殊的东西之中。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固有的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差异性、特殊性,而不是它同其他社会的一致性、共同性,这种研究不是从一般历史辩证法或一般辩证法出发,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看作是其具体运用,而应该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在弄清楚了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之后,才  相似文献   

13.
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专著。张江明同志这本著作的问世,展示了我国哲学研究一个新的方向,新的领域;是我们哲学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可贵探索。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是一项带开拓性的工作,张江明同志能在这方面取得这样重要的成果,无论在理论内容、研究方法和学风上,都具有不少富于启发性的特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劳动辩证法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隐而不彰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异化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劳动辩证法和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是历史辩证法在不同向度的表现。从异化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致的。文艺复兴以降,人们劳动观念的改变,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形成的重要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5.
张江明同志近两年在《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提出了研究社会主义时期辩证法的新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高度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反经验,这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这不仅是哲学研究面向现实,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是我们尊重历史辩证法,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矛盾、新特点,促进哲学繁荣、发展的途径之一。在这里,我试从我国农业的两次变革,谈谈对张江明同志提到的社会主义社会否定的性质和特点问题的一点商榷意见。土改以后,在我国农业发展上,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革。一次是1955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合作化。另一次是近三年来进行的农业经济形式的改革,实行联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省教育学院、广州日报、《学术研究》、《现代哲学》等五个单位于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1986年度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四十多人以“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问题为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较为集中的有关问题简介于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问题到会同志一致认为,把社会主义社会辩正法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以什么作为它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严存生同志提出《应该给形而上学一点地位》,是由于作者没有正确理解形而上学所造成的错误。 形而上学是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出现的思维方法,但当科学的辩证法产生以后,它的历史作用就完成了。因为辩证法已保留了它这种思维方法的合理方面;同时又扬弃了其不合理的方面。其次,在  相似文献   

18.
杨献珍同志的《唯物论的命运》是答复我的《辩证法的命运》的;《辩证法的命运》又是我答复近年来杨献珍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对艾思奇同志和我的批评的。有一个读者看了这些文章以后,写信对我说,他现在担心起“哲学论争的命运”来了。他的意思是:杨献珍同志并没有针对我的问题作出答复。这使我想到,我也不应该回避杨献珍同志对我的批评。本来,“唯物论的命运”是应当和“辩证法的命运”一致的:辩证法的胜利只是意味着形而上学的失败而不会意味着唯物论的失败;唯物论只有和辩证法携手前进,才能真正战胜唯心论。这是哲学史证明了的真理。现在,为什么唯物论的命运和辩证法的命运冲突起来了呢?这里面总有值得探究之处。本文首先从学术角度同杨献珍同志讨论;至于这个问题的政治方面,既然杨献珍同志坚持他的批评,我也准备在后面答复。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杨献珍同志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先驱,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对西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总体性辩证法出发来勾勒卢卡奇的基本思想框架,展示其思想内涵的独特魅力,并求教于学术界同仁。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在马克思逝世之后,辩证法观念日益地非价值化和自然主义化了①。在这样的辩证思维中,我们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辩证法也就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人文特征。而在他看来,只有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意义上才能够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含义,所以人必须得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必须是关于…  相似文献   

20.
范晓丽 《齐鲁学刊》2005,42(5):119-122
马尔库塞继承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关系的看法,指出马克思辩证法是一种历史方法,它涉及到历史过程的特殊阶段;劳动的存在是人的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而作为历史条件的现实的否定性是马克思辩证法的主要特征。马尔库塞把马克思辩证法当做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