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网民的政治参与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网络民主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推进我国政府治理和网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如何面对我国民主的新形势,积极促进网民政治参与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民主的作用,积极引导网络民主健康发展,对于我们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参与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并因其鲜明的特性而对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双重效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政治参与将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普遍手段与形式,政府必需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规约完善.要继续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立法和监管,加强主流网站建设,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以使网络政治参与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个入网络用户的快速发展,4.2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使中国开始进入"网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推动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无论是从网民的视角还是从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视角来看,网民问责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必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此要建立和完善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机关的队伍建设,加强对网民问责的教育引导,构建网民参与党政干部问责的平台,拓展网民问责渠道,建立网络举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剩勇  杜洁 《学术界》2005,(5):35-47
协商性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网站公共论坛的考察,认为,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公共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规范,通过官、民双方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较好的民主训练功能,能培养民众的政治表达和沟通能力、政治动员和组织能力、政治规则意识和政治管理能力.但是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如民主训练的有限性,容易走向民主的空心化,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培养公民政治理性和网民有序和依法参与能力;建立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对接制度,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公民以微博为媒介参与民主政治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微博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能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便捷的政治参与平台,正改变着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推动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发展.公民借助微博参与民主政治,一方面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即政治参与主体广泛平等、参与理念公开透明、参与方式直接互动、参与效果快捷即时;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扰,如网民结构失衡与民主决策的矛盾、网民权利表达离散与科学决策的矛盾、网民权利表达非理性化与理性决策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白毅 《学术论坛》2012,(6):25-28
网络民主是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对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下,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是网络民主的核心内容,但却面临无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不均衡、心理不成熟、渠道不畅通、技术不完善等方面。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网络民主,促进网民均衡分布,提升制度化水平,提高网民民主素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并以此构建网络环境中公民政治参与秩序,推动网络民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叶敏 《中州学刊》2012,(4):7-12
网络政治参与是当下中国的"大事件",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如何将网络政治参与上升到更为高级的网络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两大致命"软肋",即无序化释放和代表性质疑。"疗治"网络政治参与的"软肋",需要官民合作构建一种以理性化网络政治参与为本质内容的网络民主,政府要做网络民主的推动者,网民要认真对待自身的网络义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和交流空间,而BBS(网络论坛)则给网民营造了一个群体交往的新空间。BBS的信息传播扩大了公民参与政治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在BBS中,人们可以便捷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见反映变得更加敏感,参与方式更加直接化。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BBS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BBS上的舆论已经逐渐产生对公权力的监督功能,在BBS上形成的团体已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的民主性基础使网络民主成为可能.网络民主是作为网民的公民借助网络的信息媒介,参与公共事件、影响政治社会决策,建构公共生活的网络集体行动创新过程.网络民主的功能取向在于公共协商与治理.网络民主的制度创新以导引公共领域的形成为核心目标;以理性的公共运用为条件;其有效性源于网络民主参与的集体行动与正式制度系统之间的互动联接.其具体路径在于:以公共性原则引导网络集体行动;促进多元理性的交往融合;促进信息共享;以地方性公共事务为当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张金丽 《理论界》2013,(12):195-197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占世界第一位。被誉为传播领域新媒体的互联网,所起作用远远超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时空界限,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途径。但是网络的某些特点使其在推动公民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性影响,因此,分析网络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赵春丽 《天府新论》2011,(1):6-10,9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网络民主"应运而生。用互联网推进和完善现实民主成为一种思路。然而,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存在若干冲突:一是网民做主与人民做主的悖论,二是自由至上与民主集中的矛盾,三是传播无序与稳定发展的冲突,四是文化多元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紧张。必须充分重视和引导网络民主的发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民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网络政治随之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从目前情况看,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结社、网络政务和网络政治社会化等形式都对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产生着深刻而显著的影响。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推动着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和现代公民文化转变,推动着中国政治文化更加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更加倾向于民主、公平与透明。  相似文献   

14.
网络民主是一种依托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社区进行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新型民主形式。与传统民主形式相比,它在民主主体、实现形式和实践内容上都具有特殊性。其出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现实的民主现状,但对网络民主的现象与价值的研究会为现实的民主实践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它在理论上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在实践中,作为信息承载和传播工具的网络也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此为网络民主的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不再仅是以电脑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而已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交流载体和社会联系形式。因此电子民主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但网络究竟对于民主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在把网络分成网络社区和网络技术两部分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网络在抑制独裁专制、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及民主程序的完善、扩展与普及民主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公民社会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建构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许多公民社会论者倾向于将公民社会视为自由、民主和解放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公民社会并非如此完美,它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公民社会有可能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公民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静 《理论界》2009,(9):9-11
当前,互联网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在互联网这个舆论场里,网民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博客和即时通讯群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营造舆论、形成舆情;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互联网日益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治国理政的新平台.在善治视域中,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来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与公民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这四个方面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来论证加强网络舆情研究以及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对实现政府善治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边际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民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电子公告牌、博客、维客和其他社会性软件等来传播。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已经发展成为网民发表政治言论,进行舆情表达的重要场所。因此,研究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对21世纪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网民和网络共同体作为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独特特征,并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