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股“年鉴热”。年鉴这种信息载体,起源于西方,在信息社会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媒事业蓬勃发展,势不可挡。我国编纂年鉴也有几十年的历史,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但也要宏观地了解国外年鉴的发展概貌,以及它们编纂、出版、发行年鉴的情况。近年来,虽有不少文章对国外年鉴的情况做过介绍,但是全面的介绍却寥寥无几,至于谈及编印发等具体情况的更是凤毛麟  相似文献   

2.
年鉴简论     
年鉴是按年度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一年一刊的资料性出版物。从内容上看,年鉴是一年之内某地、某行业各方面情况与统计数据的记述、记载和总汇;从作用上看,年鉴是一种年度性的资料性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具有存史、资政、宣传、教育以及方便检索、查阅的特性。因此,年鉴的定义可以归纳为: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年度性的资料性工具书。  相似文献   

3.
"遇事翻年鉴,心中知大概",年鉴的出版宗旨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某一地域或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资料。从历史的角度看,年鉴有存史的功能;从现实的角度看,年鉴是年度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反映现实并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4.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在短短20年间,年鉴出版约有千余种,并相应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年鉴体系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目前,年鉴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受人们普遍欢迎的工具书,从而又进一步促使人们把编纂出版、发行利用年鉴作为一项专门事业来积极探索、研究,遂使各种类型年鉴的编辑、出版、使用、评价和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献,即为某一地域有一定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是记录某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信息的载体之一。但地方文献在出版、流通等方面的局限性,给地方文献的保存带来了负面效应。年鉴,作为一本以年为期,记载, 汇辑某一地域或某一方面上年度自然和社会重要信息的资料性工具书,可在弥补地方文献功能与保存之间矛盾所形成的不足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编写《卢湾年鉴》时,我们对地方文献的记载作了尝试。本文就编纂《卢湾年鉴地方文献》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地方年鉴所采用的稿件,一般均由各部门、各单位专人撰写,并经有关领导审核,最后通过年鉴编辑部的精心编辑,才送交出版社正式出皈。在正式出版过程中,又得到出版社有关编辑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因此,地方年鉴的编校贡量应该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地方年鉴往往牵涉到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撰写人众多,因此,在有些地方年鉴中存在着这种与那种文字表述、数字统计方面的问题,以致于这些地方年鉴的编校质量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7.
年鉴是信息的载体。综合性地方年鉴是记载某一地区上一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发展信息。一个地区一个年度的发展状况,是由物、事、人三者构成的。而人是三者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物和事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影响。因此,人物在年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的年鉴有些是以反映人物为基本内容的,如1763年开始出版的《哥特年鉴》,甚至连欧洲统治者的家谱都予以记载。当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是在<德法年鉴>发表的文章,即<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最先概括出"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的最先得到的研究结果的.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则认为,马克思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不是在<德法年鉴>发表的文章提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的研究结果的.本文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的两篇文章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相关论述的分析,为恩格斯的说法提供进一步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图书编校质量是精品图书的基础和保证,是否是优秀图书或精品图书,编校质量有一票否决权。在出版业倡导名牌工程、做精品图书的今天,图书编校质量越来越引起出版人以及出版管理者的重视。年鉴作为一部史料性工具书,提高编校质量意义更加重大。但是目前市场上年鉴的编校质量令人担忧。如何提高年鉴编校质量值得我们年鉴人深思。一、提高年鉴编校质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1.年鉴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提高年鉴编校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年鉴常规定义:年鉴是记载某一领域上一年度大事、要事,逐年编纂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首先,从年鉴定义看,年…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出版了综合性年鉴,还有许多市、地区、县以及市辖区、乡也出了年鉴。然而,在地方综合性年鉴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对信息资料的迫切需求,而另一方面是年鉴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年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艰难局面,原因自然很多。本文认为当前地方综合性年鉴在编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是这些原因当中最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对这些误区加以探讨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范式化写作法,是将一组重要的基本要素指标体系按序排列,然后逐一填写的条目处理方法。它是对于大量平行概念的事物一种极其规范的表述方式,国外年鉴多使用这种方法。我国《世界知识年鉴》、《中国百科年鉴》以及《中国出版年鉴》和一些专业年鉴都使用过这种方法。范式化写作法有许多优点,它省略了  相似文献   

12.
年鉴与方志的异同一直是业内关注的话题。本文中,笔者从分类归属、历史渊源、内容及表现形式、性质特征、社会功能等方面对年鉴与方志的异同试作比较,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不妥之处,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3.
地方综合年鉴主要是指全面反映某一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年鉴,如《江苏年鉴》、《无锡年鉴》、《江阴年鉴》等省(市)地(市、州)县(区、市)年鉴。这主要是就年鉴的分类而言的,与其相对应的是专业(行业)年鉴等。那么,什么是地方综合年鉴呢?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鉴界没有对其形成一个共识性的意见。对什么是年鉴则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年鉴是一种逐年编纂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而且年鉴在性质、体裁功能、载体形式、出版方式等方面,与地方志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年鉴作为期刊大家庭中的一员,出版周期 为年刊。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大型资料性工 具书,年鉴的作用,是其他一般工具书所不能 替代的。年鉴富含大量的各类信息,信息量是 年鉴功能的标志。由于年鉴的这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5.
积累、传播、交流信息,是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在信息社会里,人们都希望能用较少的时间,迅速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料。目前,我国大部份年鉴仍是纸介质年鉴,信息传播手段滞后,同时,由于年鉴发行量有限(全国大多数省市县年鉴发行量都为1500~5000册左右),能阅读到年鉴的人数有限,不可能满足全国读者查用,更不用说满足世界范围读者的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外或国内某单位要想查询中国某一县某种资料时,受年鉴发行量有限因素的影响根本无法阅读到有关的年鉴,这就需要与某一县直接联系,如写信、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创新专业年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全面提高编纂出版质量,办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摆在各家专业年鉴面前的艰巨任务和当务之急,进而从读者定位多元化、框架设计个性化、内容资料实用化、资料形式多样化、条目编写规范化以及版面容量最大化等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设想。  相似文献   

17.
年鉴广告谈     
年鉴广告的目的与特点年鉴,作为广告的媒介和载体,固然必须承认是一种商业行为,然而由于年鉴这种出版物的特殊性质,更应讲究其文化的功能和存史的作用,并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由于年鉴的出版周期较长,其内容又是史料性的,因而年鉴经营广告应有自己特定的目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把改革创新作为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年鉴的学术研究也应该贯彻这一精神,改革创新,开拓年鉴学术研究的新局面。 20年间,在年鉴数量激增的同时,年鉴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年鉴信息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千余篇论文,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编著,还翻译介绍了一些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年鉴是一门专业性年鉴,在我国年鉴学中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出版的仅有《北京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0年出版)、《安徽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2年出版)、《广西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3年出版)等。社会科学年鉴的出版得到了各地党委、  相似文献   

20.
年鉴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传播信息是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在所有年鉴中,统计年鉴是一种特珠的类型,专门用来传播统计信息,与一般年鉴比较,它有许多特点和优势,集中表现在它的信息上,可通过它的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内容等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