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政策伦理是教育政策主体调节教育利益所遵循的价值和规范,包括教育政策伦理价值和教育政策伦理规范两个层次。在本质上,教育政策伦理是规范教育政策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的准则体系,是调整各种教育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是社会主流价值对教育政策的道德诉求。当前,加强教育政策伦理的研究,对于规范和指导教育政策主体的政策行为,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与公平,提高教育政策的效率,确保教育政策公共利益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纷繁复杂的中国教育政策开展"过程"研究,是丰富中国特色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育智库建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教育政策过程所作的相关探讨总体上体现出5种研究类型与特征,即关于教育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研究、教育政策过程的案例研究、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教育政策过程的"回顾式"研究以及运用某种理论对教育政策的解释性研究。通过类型化的分析与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当下教育政策过程的理解与研究方法的改进。?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努力探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必须努力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政策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在民族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大致经历了民族教育政策稳步回归法制化、人的个体素养与社会素养并重、民族教育政策突显以人为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阶段,具有指导理论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策内容变化上从"社本"走向"人本"、政策发展手段"依法治教"体系逐渐完善的整体特点。而在新时代,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在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有所坚守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扶贫的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具有对象全程化、内容丰富化、主体社会化、方式多元化、手段精准化的特点。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提升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是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在价值取向、行动定位、扶贫内涵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与时俱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教育扶贫的政策制定、贫困识别、措施落地和脱贫巩固四个行动中渗透着激发教育扶贫内生动力、提升教育扶贫主体自觉、精准教育扶贫手段、重塑教育公正价值、调整教育扶贫目标及行动的理念蕴含。教育扶贫政策的未来接续在于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主体参与共同体、建立综合性专项教育扶贫措施、健全教育扶贫政策联动协作机制、创新教育扶贫政策评估工作和逐步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全面改革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政府发布的有关政策文件明确地将教育技术作为国家干预教育的手段。通过对与中小学教师相关的教育技术政策的梳理,归纳出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政策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8.
政策价值取向规定了政策工具的向度,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历经了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教师本位"价值回归三个阶段,并呈现出六大特点:利益诉求,由强调"国家本位"走向注重"国家与教师本位";动力机制,由"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价值取向,由"服务政治""效率优先"走向"公平均衡";路径探索,由独立封闭走向多元开放;运行机制,由职前培养走向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政策工具,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走向"混合型"工具集合体。其中的原因既有政策演进内在规律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先导性作用、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教师教育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教师教育利益主体的博弈,以及国际教育理念的引入与驱动。不再仅仅是对教师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解读,而是从价值取向和工具选择的视角探讨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促使政策研究者对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过程展开理性思考,推动教师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之后,其地位更是进一步凸显。国家政策层面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对劳动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政策工具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其选择与使用是否合理是决定政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基于政策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政策工具与政策文本内容两个维度分析我国的劳动教育政策。结果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工具的选用结构失调,政策内容上存在要素偏好,政策工具的选用与政策内容要素的匹配表现出差异性。由此,应改进政策工具结构,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关照政策内容要素,合理配置政策工具;强化政策工具的监管与评估,构建政策长效运行机制,以此提升劳动教育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保障教育公平的手段,中国高校招生对部分考分较低的少数民族实行照顾政策,从影响学生成绩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分析,实行这项政策具有内在合理性。根据各民族教育情况,中国高校招生的民族优惠政策逐步具体化,并呈现出不同类型。这些政策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今后还应继续完善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