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等学校应训练大学新生使之尽快适应校园管理体制,积极完成学习模式的转变,学会理性沟通与交友,学习平等相处与抗贫自尊,在践行"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做"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锻造大学新生自我评判意识.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本文从"政府失灵"视角阐述了政府垄断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转换政府职能、强化社会参与、制定大学章程等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之外部制度的举措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班级是大学学生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单元,传统的"保姆和家长"制班级管理模式不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提倡班级自治的管理理念,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和大学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成员交出部分"权利",给予班级管理团队"权力"的同时,构建班级管理监督委员会,班集体行使"监督"与"决定权",形成既渗透"民主"与"民权"的理念,又具有权力制约的大学班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创新大学研究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推动大学知识和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大学研究院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虚实结合的矩阵式组织模式。在运行机制方面应建立稳定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科学民主的战略决策制度,建立以团队合作为主的科研队伍体系,建立以竞争为核心的人员聘用体系,建立科学的业绩考评和高效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长效完备的投资渠道,建立积极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市场化、政府变革和现代社会组织崛起的新"制度环境"研究"大学—政府—社会"三元关系形态下,中国大学外域之治转型问题。从宏观角度观照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透视附着于大学组织结构、制度框架中的组织性状,探寻大学与其外域之间存在的各种冲突和整合的价值所在,提出构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的和谐关系,建立新型的良性互动、有机协调、有效制衡的大学治理模式,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市场规范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6.
大学交往德育模式是在交往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德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大学德育程序及其方法体系。高校应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制度环境以及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环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提供环境保障;通过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情境、"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活交往情境以及"互动合作"的主题活动情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创设情境模式。并通过讨论教育法、生活交流教育法、熏陶感染教育法以及生活实践互动法等方法推进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从而实现大学交往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源于管理体制的过度行政化。我国大学行政化表现为政府对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和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大学行政化导致学术腐败、大学精神沦丧等严重后果。大学行政化的根源在于高度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相应的人事、法律制度,传统的"官本位"社会价值取向加剧了行政化趋势。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理顺政府、高校及其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从现实条件分析,大学去行政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对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提出面向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分析了现代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提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大学法人制 ,并从大学法人治理原则和治理结构两方面探讨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制度与大学理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大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大学制度与大学理念。大学制度是为保证实现大学的社会功能和组织目标对于办学模式做出的制度规定以及行为规范 ,其中主要是大学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与政学关系。大学理念体现了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以及对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理解 ,表达了大学的追求目标与办学思想。大学理念具有二重性、文化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趋势和重点“问题域”。高等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诸如德国的教授治校模式、英国的经费自主模式、美国的完整自主模式和日本的高度集权模式四种典型治理模式,与之相适应的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大学治理监督机制。比较中外现代大学制度与监督机制的异同点,深入探讨现代大学制度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势,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逐渐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与高校管理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多种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构建科学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委托代理各方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要进一步明晰高校的产权;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高校内部的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一流大学的基础——重建现代学术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大学制度之保障,是我们创建一流大学最深刻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方面的根本内容:一是大学的法律制度和治理结构,其基本要素是办学的自主性、合理高效的校内组织架构和科学、公正、透明的办事规则与程序;二是大学的学术制度,其核心要素是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它既是法律制度的实现,更是大学内部开展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大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尺度,因而作为大学学术研究和思想创新的基础,与创建一流大学有着更深刻直接的联系.重建现代大学学术制度,是现有的研究型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深刻基础.从目前的实际境况和可运作的策略考虑,大学的管理者和教授们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克服和改变学术活动、学术行为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重建现代大学学术制度的一条现实而可行的途径.而在大学自身使命和功利追求之间采取正确的态度,则是实现这种重建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协同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参与协同创新的高校日渐增多。高校创新活动显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评价体系已不能恰当评价当前高校的创新能力。分析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水平的作用机理,结合这一原理建立一套多维度、新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评价模型来评价高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高校创新水平、明确创新能力变化趋势,而且可以检验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协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存在着短期化行为,其深层次原因是大学文化价值理念的缺失。知识创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理念并体现大学学术活动的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15.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英国爱丁堡大学为例,介绍了英国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机构的变革、技术转移的过程和特点、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经验,特别是所有权问题的处理、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及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大学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承创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中国大学之新使命。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有着深远的渊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大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表象为制度,实则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认识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以文化传承创新引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既是当前高校应当重视的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采购信息公开是杜绝高校采购活动中暗箱操作,规范采购行为的重要举措,是高校采购满足高校教学、科研设备技术指标、性能指标要求的重要途径。从当前高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来看,设置专职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新技术,采取有效的公开形式,加强廉正监督,保证高校采购信息公开、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8.
中外大学初创时期的规章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西方先有大学后有制度,中国先有制度后有大学;西方大学是由行会组织发展而来,具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权,大学与国家之间相对独立;中国大学缘于"兴学强国"的目的,为国家服务并受国家领导,但也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大学制度的差异反映了各自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构设行之有效的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明晰高校房地产范围、理顺高校房地产权属的前提下,从而进行制度上的构建,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行之有效的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必须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进而实现高校房地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划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内部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公立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的局面。首先,高校摆脱了“政府附属物”的局面,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转变为多元利益主体的一方(当然是最重要和主要的一方);共次,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职工群体改变了“单位所有”的身份,与高校形成了合同聘约关系,也成为有自身利益诉求的利益主体;再者,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不再是统包统分的“准国家干部”,他们与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带有“消费者”的色彩;还有,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复杂起来,他们除了代表政府的利益,还代表着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最后.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得“获取回报”的合作者介入大学的投入与发展,他们的利益又有其独特性。分析利益格局的变化,会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和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