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承载着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MAPGIS支持下,统计分析新洲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特征规律以及存在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新洲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因子并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将新洲区划分为优先布局区、适宜布局区、较宜布局区和不宜布局区四类。在分区的基础上,提出新洲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方案,为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演变、用地布局演变、用地结构演变及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管理因素对其演变的驱动等,发现:(1)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研究方法包括以基于遥感解译数据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法和基于人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2)我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布局、结构正在发生转型,不同尺度上差异化逐渐显著;(3)不同因素...  相似文献   

3.
平原湖区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的基地,其建设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搞好农村居民点建设,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对农村居民点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心村是农村居民点发展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农村社区生计方式的转型,使其由传统的"农、桑、茶"并用的传统农耕生计格局转向旅游、打工、务农并行的多元复合型生计方式。生计方式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组织的引导、农户对于改善生活水平的理性追求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生计方式转型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它更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区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户生计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农村居民人口减少,村落消减衰微,生态建设迎来巨大契机。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构建生态中心村,协调农户生计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宜居农村、繁荣农村,实现生态环境的善治,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肃南裕固族的生态移民从最初实施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移民的生计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根据在肃南县双海子村和湖边子村裕固族村民中的调查,分析移民由"牧民"转向"农民"时内心世界所经历的变化与发展。总体而言,裕固族移民的内心世界经历了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基于对裕固族移民心理变化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由"牧民"转为"农民"的生态移民更好适应新生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例,通过农户调查对两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实施机制,为保障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两个样本区农户居民点整治意愿都比较高,普遍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望较高,并且补偿方式上倾向于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在土地处理方式与安置方式上有不同的诉求:在土地处理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农户较为愿意将其土地全部征收,多数愿意转为镇民,反之,农户只较为愿意进行居民点整治,转为镇民的意愿较低;在安置方式方面,虽然都较为愿意选择就地集中改造建村或新建中心村,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存在部分农户倾向于选择获取补偿自行进城购房的安置方式,反之则不存在.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居民点选址建设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及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城乡统筹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的视角,以长兴县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研选取评价因子,并借鉴《土地评价纲要》中分级方法,对其进行分级,从而构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借助ArcGIS的栅格计算器和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前后两步处理,确定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适宜区域,为长兴县农村布局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农民消费投资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南阳市600户农户住宅投资行为的调查发现:农户依然有投资的强烈需求,并且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投资区位向交通便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理位置扩张.因此,有必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居民点的规划进程,并对农户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规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乌江流域穿青人的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发现穿青人地区在历史上属于西南地区典型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重视农耕,注重农作,不离农土是其主要特征。当前穿青人的生计方式主要呈现四个特点:打工生计改变家乡面貌,农耕生计勉强养家糊口,经商生计小富即安,手艺生计贴补家用。但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穿青人农民生计方式呈现从"生存型"生计向"发展型"生计转变、从"农耕型"生计向"多元型"生计转变、从"封闭型"生计向"开放型"生计转变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民现代化转向,而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对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关中4个村庄的调查发现,现代农业进入农村经历了接受——抵制——再接受的过程后才真正进入农村。而农业逐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生产观经营观念和学习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与农民的理性基础、新的要素投入与外部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为实现农民生产经营观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农村教育网络、内化现代农业价值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转型时期,资源型区域农村工业化推进的发展战略应如何制定,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农村工业发展特点与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高耗型向节约型、单要素推动型向多要素驱动型转变,关系选择由城乡竞争型向城乡互补型、由脱离农业型向回归农业型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适度集中型转变,企业制度由政企合一型向政企分离型转变,产业结构、布局结构调整是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组织方式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相似文献   

13.
“乡—城”迁移假定农民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假定遮蔽了实践中农民迁移方向的多元性,阶层分化是基本影响因素。以武陵山区龙马乡为例,田野调查发现公共品供给贫困,农民普遍要求迁移。然而实践中农民迁移路径受制于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本和可持续生计来源,不同阶层农民的迁移路径呈现层级性。农民迁移在目的地上表现为从城镇、中间集镇到中心村的地域层级,各迁移路径性质分别是非农化迁移、过渡性迁移和农村内部迁移,这种农民迁移实践可以归纳为“层级迁移”。层级迁移是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民迁移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乡村振兴实践对农民生计能力的改善机制。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基于乡村既有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务工资源、政策资源等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以及不同的生计资本,由此型塑出农民不同的生计类型。然而,乡村资源禀赋并不总是直接对农民生计构成正向推动作用,也可能会对农民生计带来潜在性威胁。因而,如果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禀赋的优势来提升农村生计能力,需要以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作为中介机制。通过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规避生计风险,并挖掘利用乡村的优势资源,进而促成农民的生计赋能。由此,研究揭示了生计赋能的内在逻辑在于兼顾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整合内生性资源和外生性资源,融合外源式发展和内源式发展的路径。在具体策略上,要厘清的政策、主体、网络和资源等乡村社会治理要素以助力生计赋能。  相似文献   

15.
村镇发展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的利益及愿望。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管理与利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一宅”,房屋及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房屋与宅基地有关的权利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密切关系,对其管理与利用更受到广泛的关注。2009年1月至2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研究项目组”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城乡间的流动成为连接乡村和城市之间的重要纽带.基于2010年3月对陕西省农村地区3000多农民样本的调查,主要探讨农民工的城乡职业流动对其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经实证调研发现,农村居民是否有过外出打工经历对于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外出打工时是否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经历,对农民工生活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使得外出流动务工的农民同传统在家务农的农民区隔开来,前者在生活方式上表现的更富现代性.外出打工可以促使农村居民自主获取现代生活信息,自觉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再社会化的过程.这也是推进西部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有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式提出,农村居民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选取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的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政策方面,定性分析了研究相关政策对全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作用;社会经济方面,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全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农村居民点图斑数据,综合运用网格分析、样带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网格和县域两种尺度,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规模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县域层面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江西省农村居民点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大分散小集聚的基本特征,农村居民点数量和面积均呈现北多南少空间格局;农村居民点围绕城镇密集区、地势低平区域、中心村镇具有显著集聚特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格局是在农业发展及人口增长(内生动力)、县域经济发展及投资带动(外部动力)、地形条件(基础性制约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尝试从城乡统筹视角提出优化江西省农村居民点格局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提升中心村镇生产生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显得十分关键.由于城市失业下岗工人不断增加和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则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无疑成为促进农民的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