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西方社会两个最重要的道德哲学流派。作为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趋向,功利主义与道义论在相互辩驳、相互争斗中发展和嬗变。两者的对立体现在不仅各自的范畴体系和理论内容不同,而且在众多伦理问题上两者观点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同时,在相互诘难中两者又不断相互接近、相互融合,两者之间同样存在诸多共性乃至理论一致性。当代的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这一发展,使得超越两者的对立并最终走向统一成为可能。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统一,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被公认为是“重义轻利”的道义论。然而,当我们考察中国传统道德的概念以及为德的目的、价值、动力、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时,我们会发现,在道义论的大旗下,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仍然隐含着功利主义思想。道义论遮蔽下的功利主义道德传统,一方面使道义论的道德要求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践履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使现实生活中的功利追求、感性欲望被控制在道义、理性的轨道上。但是,道义论遮蔽下的功利主义道德传统带有某种“欺生性”、“他律性”、“非纯洁性”的特点,成为“聪明人的远虑,”失去了道德固有的理性自觉、情感自愿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教育重在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在于激发公民内在责任养成动力;公民责任养成动因具有两种运行机制:功利论和道义论;功利论动因尊重公民责任的获利权而具有现实性,但强调责任的功利性手段又具有局限性;道义论动因以其“利他性”而成就了公民责任的崇高性和造就公民道德品质,但忽视甚至否定合理的个体利益诉求又超越了现实;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公民责任教育的有效性和和责任行为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4.
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基本派别应为道义论和功利论。道义论肯定道德价值高于实际利益,功利论强调道德价值不能脱离实际利益。传统道义论以孔子、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学为代表;传统功利论以墨子、李觏和陈亮、叶适等为代表,两者都有所偏向。传统道义论强调"义"重于"利"、"理"高于"欲"、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和生命价值。先秦墨家功利论主张"利"即"义";宋明时期儒家功利论强调道义不能离开功利。从总体上看,与传统功利论相比,传统道义论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应居于主导地位。从中西比较来看,中国传统功利论体现"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西方功利论则体现"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道义论与康德的"道德自律"有相通之处。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道义论和功利论,吸收两者合理性的因素并进行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伦理学基本理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伦理学的道德理论视角主要有:功利论(目的论)、义务论(道义论)和德性论(美德论).功利论注重行为善恶的后果,义务论着眼于行为善恶的动机,而德性论注重道德行为主体本身的品德.对于网络伦理学而言,虽然功利论与义务论都是道德问题论证的有效方法,但是它们都存在瑕疵或矛盾.网络伦理学的构建应该选择德性论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与功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泽勇 《江汉论坛》2005,3(4):135-138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功利主义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备受责难。事实上,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功利主义不仅超脱唯利主义、利己主义和目的论而在西方得到了张扬,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而且,在中国传统社会,功利主义也一直作为阻抗儒家道义论伦理学的一种主要的人文理念而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而是主张用社会主义改造功利主义,代之以社会主义功利观。社会主义功利观的确立和推广,不仅有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云 《理论界》2013,(1):96-99
边沁以功利原理作为社会政治制度和立法体系的道德基础。功利主义在他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功利原理应用在社会政策方面产生了正义问题。功利主义由后果论、福利论、加总、最大化和普遍化这几个方面构成,它们与正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边沁作为古典功利主义学说的开创者,他的功利论符合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与正义内涵同样具有相合性。边沁的功利论正义观的实质:功利即正义,正义的实质并不是什么公平或权利等抽象物,而是实在的功利或苦乐感。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会计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常见的一种经济行为,目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对盈余管理道德属性存在界定上的模糊与不一致.基于伦理学关于道德评价的两大主流理论——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分析表明,盈余管理道德评价存在功利主义原则下的评价悖论以及道义论原则下的研究困境.明确盈余管理道德评价的实践路径,构建统合功利主义与道义论的理论基础和评价原则对于完善盈余管理研究以及完善经济信息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著名哲学家J·J·C·斯马特是行动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同道义论和准则功利主义的论战并诉“普遍化仁爱”的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行动功利主义理论。虽然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在一些方面有了新的见解,但在根本上仍然只是古典功利主义的一种新的阐释和辩护。尽管如此,在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日益滑向形式主义、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情形下,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无疑具有反潮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亮之"事功之学"将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自此,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才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陈亮学说是建基于"现实原则"的价值判断之上,追求道义与功利的统一,并以后者为判定标准,这便是陈亮学说的理论基础.正由于其思想学说之特质在于以事功或功利为标识,政治思想便构成陈亮学说之主干,在继承传统儒家主流政治理念的同时,多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