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辛亥革命后的实业救国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实业救国的热潮。对此,以往论者多持基本否定的观点。或认为它在政治上是反动的改良主义;或以为它在经济上未曾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任何促进作用。然而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片面的。下面试从这次实业救国热潮的起因、概况、主张和作用稍加论析。(一)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热潮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历史的必然就在于辛亥革命创造了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所谓实业救国,就是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濒临“亡国灭种”的祖国。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多年来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就是他们发起和进行的一场力求为资本主义开道的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但它推翻了清朝二百六十七年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场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辛亥革命后无锡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例证。本文拟就辛亥革命到“七七”事变期间,无锡资本主义发展情况作一概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逐步瓦解,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不仅使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十分悲惨,而且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因此,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就成为中国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辛亥革命作为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上述任务,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方论刊》2011,(10):I0035-I0037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方杰 《江汉论坛》2004,(12):130-133
湖北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与宋、鲁并列为全国三大文化教育中心。此后直至鸦片战争前夕,湖北教育再也没有达到那样显赫的位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北不仅是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重点,而且也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中心。晚清湖北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巨变,经历了重大变革和发展,许多方面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在促成辛亥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新式教育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汉地区史学界圍繞辛亥革命的研究,展开了学术活动。各高等院校历史系部分师生和其他有关单位的研究人員,巳写成一批論文和調查报告,还汇編成一些资料。湖北省社联和历史学会为了进一步貫彻“百家爭鳴”方針,推动研究活动,已經組織两次学术討論会。会上提出了《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从辛亥革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它不仅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而且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人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辛亥革命之所以可以发挥其政治觉醒作用,一是由于世界政治环境的影响,当时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二是中国现实国情的无奈,迫切需要一场较为有力的革命来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三是辛亥革命后所建立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起着觉醒中国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其它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树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辛亥革命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人民及其无数爱国者长期酝酿、斗争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五周年的时候,回忆一下近代中国变革图强思潮的出现及发展,给他们以正确评价,对于认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斗争,认识近代知识分子为富国强兵所作的努力,认识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历史地位,理解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是会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9.
朱荫贵 《学术月刊》2012,(7):148-155
中国长期存在商品和市场,但快速发展演变成市场经济,却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已经基本成型。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是政治上的突变。但从其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来看,例如推动近代中国经济法律法规建立并形成体系,推动机器制造业迅速成长,推动铁路轮船为首的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和电讯邮政等的发展以及以银行、保险、交易所等新式金融结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看,辛亥革命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辛亥革命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也为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大门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登德 《东岳论丛》2012,33(5):67-72
《齐鲁公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山东省各界联合会的机关报.其关注武昌起义后的山东社会时局变化,报道各地反清起义和督抚表现,评析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介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及其民主革命思想等等,表现出很强的革命性.这是辛亥革命造成的民主潮流在山东的突出反映.作为传播革命思想和信息的重要载体,该报不仅推动了山东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而且响应了全国革命形势,对最终推翻清廷统治、维护民主共和政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赞同夏东元提出的中国近代史分期观点,即以资本主义的酝酿、发生和发展这条主线与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来划分110年中国近代史,对不同意上述观点的观点进行了驳议,认为近代中国确实始终贯穿着一条资本主义酝酿、发生和发展的主线,民主政治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具有普遍意义,中国近代实现民主和反实现民主确实规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社会从外在现象到深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是其内在机制长期作用和不断展开的必然结果.马克思的著作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其内容至少可以包括五个方面:资本的扩张本性、自由竞争的社会激励、大工业的革命特性、科技发展的"历史杠杆"和工人斗争的强力推动.这五大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同时又包含着推动并否定资本主义的深刻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袁世凯政权的经济政策与张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后,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不仅在国际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国内也出现了值得瞩目的动向。首先是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必要性为人们所认识。其次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目前,在中国,再次就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全过程而言,洋务运动属于其早期。如果对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推动我国各族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对我国满族来说也毫不例外。这次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满族贵族对广大满族人民的封建特权,埋葬了腐朽的八旗制度,对于推动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过去流传着一些错误的说法,如“辛亥革命是满汉民族矛盾的结果”;“辛亥革命是满族没落的开始”:“满族在辛亥革命后走下坡路了”,等等。这是无视这次革命的伟大影响和把少数没落贵族看成为满族代表的偏见。为了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对满族发展的影响,这里我们打算考察一下清末满族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华侨与南洋劝业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兆红 《文史哲》2003,18(2):103-108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华侨对于南洋劝业会的举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则陈列华侨展品的暨南馆是南洋劝业会中的一个亮点 ,同时以南洋劝业会为机缘 ,还出现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华侨的种种作为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清政府举办南洋劝业会的设想和愿望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中不难发现 ,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过渡中 ,华侨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发展道路等,是史学界争论潮头迭起的问题之一。长时期来,许多论者通过深入钻研,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了推动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还限于对封建形态的个别方面,如封建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等,进行单项的重点研究,而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综合性探讨的专著,则属罕见。不久前,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桂海同志所著《中国封建结构探要》,在一定意义上起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对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贡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在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金融业,还是商业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他所做所为的主要目的不能脱离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但是客观上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以及推翻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推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犯过教条主义错误,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与资本主义对立起来。当社会主义改革出现问题时,有些人又把账记在马克思主义头上,宣称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企图用资本主义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这些都启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放在世界背景下,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的近代企业产生并得到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也逐步形成。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一为民族资产阶级。前者与封建主义紧密勾结,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后者曾组织和领导过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①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共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在两岸学术交流中起了破冰的作用,关于此方面的交流已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学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时间切近,不少亲历者犹在,但历史记忆已经出现偏差。仔细检讨交流对于两岸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研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所遗留的问题,不但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研究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为两岸的学术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