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丹境内党项部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境内,诸族混杂,东北、西北、西南三边所存之民族问题极令人头痛,而党项问题亦是一个迄未解决的难题。由于《辽史》记载缺略,契丹境内党项部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尚无法知其底蕴。本文主要意图即想搞清党项部落在契丹境内的分布,并对史料中记载较为混乱的几个问题进行考证。一要了解契丹境内的党项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唐古”这一词的含义。唐古是不是党项?为什么在《辽史》中既称“党项”,又称“唐古”?王国维在《鞑靼考》一文中曾说过“唐古亦即党项之异译”,最早提出了唐古即党 相似文献
2.
阻午可汗重组契丹八部时,契丹人仅残存12个石烈,“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就是将大贺氏、遥辇氏、耶律氏三皇族分入其中的7个石烈,而将拔里、乙室已二后族分入另外5个石烈。至阿保机建国前,契丹八部已发展为41个石烈,但此后至辽末,大约仅发展至48个石烈。斡鲁朵体制确立后,新建斡鲁朵时不断对原有石烈进行拆分、重组。石烈官原存在两种称号,一种借自突厥官名,一种为契丹语官名,在将石烈比照为县之后,也称石烈的长官为县令。辽太宗会同元年改革后,石烈的官名才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3.
关于辽代契丹族官制中实行世选制的问题,早在清代乾嘉时期就已被著名的史学家赵翼所发现,他在他的代表作《廿二史札记》(卷廿七)中列有“辽官世选之例”条,明确提出“辽初功臣无世袭,而有世选之例”,并举出《辽史》中的实例加以证明。在赵翼研究的基础上,陈述先生...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在甘青川藏族牧区,随着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部落习惯法的恢复运用,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度被废除的藏区旧的社会基层组织--部落组织正在不断地复兴蔓延,并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控制力量.西仓十二部落即为此类藏族部落代表,本文通过对西仓藏族旧头人、老年人的深度访谈和调查,解析了1949年以前的藏族部落组织与部落制度. 相似文献
5.
6.
<正> (一) 部落本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初始形态。由于部落是由一个氏族为核心或由几个氏族联合组成的,所以马克思将其称为“血缘共同体”。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部分血缘氏族部落基本解体,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部落这一群体却以其变态形式即地域部落的形式延续下来。地域部落仍明显保留着原来部落的名称,以及许多关于氏族部落观念的残余,而且留有时间甚久。一些游牧民族,直到封建社会,还有这种部落残余,居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组织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巨大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社会组织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结构主要由内外两方面动力构成,其中部分动力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存在潜在的矛盾。进而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动力提出了明确价值定位和拓宽筹资渠道等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正> 果洛地区,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处黄河源头。解放前,在这一地区居住着51个藏族部落,分上中下三部,总称“三果洛”。 由于历史和地理诸方面的原因,它虽然不象藏区其他部落组织那样严整,但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部落是“民族共同体中的一种历史类型,由同一血缘的两个以上的氏族或胞族组成。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进入 相似文献
11.
12.
13.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契丹人乘唐末之乱建立契丹王朝之后,出于民族感情和为了适应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曾先后创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这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自行创制文字的先声,对于后来西夏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和满洲文字的产生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云南契丹青牛白马图与古契丹八部考辨杨毓骧一、青牛白马图解说“青牛白马”是古代北方民族契丹人对其祖先溯源的一个神奇而有趣的传说。在《辽史》卷32《营卫志》中就有一段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白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黄河而下,至木叶... 相似文献
16.
契丹国家生产的时间和最初发展形态问题,是研究契丹国家历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多年来,学术界通常认为:契丹国家产生于建辽之际,契丹国家,指的是辽朝和西辽。说契丹建国,指的就是契丹建辽。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误解。客观的情况是,契丹建立的国家政权,并不仅仅以辽... 相似文献
17.
<正>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藏语称“部落”为“tsho—khag”,其最初的雏形是由一伙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集体。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部落随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逐渐消亡。青海的藏族部落制度由于受制于地理、历史和历代中央王朝的羁縻政策的需要等原因,其体制一直延续到1959年民主改革前,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有必要加以探讨和研究。这对于我们了解历代中央政府对青海藏区的行政管理与施政,对青海藏区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恩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辽代出现了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的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辽西地区和燕云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和民族构成的差异,在民族文化融合上呈现出不同特点。辽代墓葬资料反映出辽西地区民族文化融合强烈,契丹人汉化是整体性的,是历史发展趋势;部分汉人高官墓呈现出强烈的契丹化倾向,甚至完全契丹化。燕云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相对较弱,汉人平民墓地和高官墓在葬俗上没有契丹化,但在日常的服饰、出行方式上出现了契丹化。这与契丹为统治民族,契丹文化上升为国俗地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以就教于读者。 一、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摩尔根认为:部落是“一种组织完备的社会”,它处在人类“野蛮时代”,“每一部落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各自的族名,独特的方言,最高管理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