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投资期望、教育投资目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水平状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及以上)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农村留守子女初中阶段辍学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重点对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的影响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子女的初中辍学概率,而父亲外出可以减少留守子女辍学率,母亲外出可能增加留守子女辍学率。此外,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子女相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留守子女越不容易辍学,但家庭子女数和机会成本则会提高留守子女初中辍学概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家庭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检验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家庭养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前期,随着家庭对子女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支出与精神慰藉显著正相关,教育支出与经济回报、生活照料负相关,教育支出与家庭养老总回报的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居民教育投资又称为私人教育投资或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是除国家或集体以外的教育投资,是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使自己(或子女)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而进行的必要的资金投入.居民教育投资是现代投资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2):110-116
通过分析各省市教育发展水平和机会公平性,评估了各地区教育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其一,教育发展水平与机会公平性存在负向关系,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伴随着严重的教育机会不公平;其二,家庭背景导致教育机会不公平最为严重,户籍因素次之,而性别差异作用微弱,其中家庭背景因素主要通过父母文化资本影响子女受教育年限,从而对教育机会不公平构成影响;其三,教育机会不公平因地区而异,一些省市教育机会不公平是由于家庭背景、户籍类型和性别因素的分布差异所致,另一些省市由于这些因素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教育机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特点经济发展带来家庭教育支出的迅速增长。从90年代以来,家庭的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教材及参考书、学杂费、托幼费、成人教育等费用为323元,是l990年的9.6倍。同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5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子女在校就读,平均每百户供养112个子女,其中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占5.1%,大专学生占3.3%,中专生占5.6%,高中生占1…  相似文献   

7.
段志民 《统计研究》2016,33(10):83-92
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生育偏好和生育政策的城乡差异构造工具变量,实证分析子女数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量的增加显著抑制家庭收入的提升,生育二胎导致家庭收入平均下降20.8%。此外,这种负向影响还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家庭生育二胎使得家庭收入显著下降8.8%,而城镇家庭收入则下降21.2%。进一步地,区分是否三代同住以及母亲职业类型家庭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三代同住家庭、母亲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任领导职务或从事专业技术类职业的家庭中,子女数量对家庭收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析结论凸显了宏观层面人口结构调整和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微观层面生育决策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双重权衡。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CHIP2002数据,考察了我国高、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收益。研究发现,无论来自于哪个收入层次家庭的子女,收入随着教育程度提高而提高。然而,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相对中、高收入家庭子女较低。与此同时,在同等学历下低收入家庭子女收入相对中、高收入家庭子女较低。原因可能在于低收入家庭子女更难获得进入垄断性行业等高收入行业的机会,因此,教育收益率的差别,还在于就业的差别。为了提高每个人的收入水平,除了提高教育程度以外,还需提升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社会分层作为研究视角,对225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其子女的学习成绩优劣程度对认知度具有最显著影响;进城打工时间和家庭收入对认知度有显著效应;家庭规模和工作职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影响作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6):115-122
目前,学区房对子女教育影响研究仍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中国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层随机截距模型分析学校对青少年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学校因素起到了积极显著影响;学校质量是判定学区房教育投资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就近入学政策下父母通过购置优质学区房可使子女间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子女能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学校因素仅解释了8.5%的随机效果;青少年能力发展还受到自身特质以及家庭的影响,学校因素并不能单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无需夸大优质学区房的教育投资效用。  相似文献   

11.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体制内部门的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竞争。体制内部门就业受到劳动者个人人力资本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用CHNS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说明了教育和家庭背景在进入体制内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家庭背景来看,家庭收入、父亲或母亲在体制内部门就业及母亲的户口类型都明显增加了劳动者个人进入体制内部门就业的机会,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教育的作用。家庭背景在就业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形成了职业的代际传递,损害了机会平等原则。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代际职业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力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研究农民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借鉴了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的效用函数,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设置假设奈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研究了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研究农民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借鉴了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的效用函数,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设置假设条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研究了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农户预期住宅投资意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1250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农户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的投资偏好意愿产生了影响.随着传统农村家庭居住观念的逐渐改变,农村家庭生命周期变动在农户居住需求中的影响逐步显现.随着农户居住水平和住房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住宅改造时间和现有住宅结构对农户预期住宅投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农户住宅投资观念与投资需求在投资决策中相互交织,共同影响其未来住宅投资意愿.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最后提出引导农户住宅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对全国五省90个村庄的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村域社会资本、家庭亲和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域社会资本和家庭亲和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个体社会资本存量越高,老人生活满意度越高,但组织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家庭代际关系越和谐、子女间的关系越和睦,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越积极.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并就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贝克尔(Gery S.Becker)最先运用消费行为理论对教育投资效用进行解释,分析家庭人口的生育行为和投资决策,创建了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家庭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父母将收入用于购买商品和抚育孩子,在市场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资料,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降低缴费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仍为现收现付模式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缴费率变化对个人储蓄率产生显著为负的影响,对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比重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而个人储蓄率和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通过降低缴费率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为负,降低缴费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102-109
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5省572户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双变量Probit模型与有序Probit模型为工具,构建家庭农场质量安全多重认证行为的三阶段模型。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资金状况、认证实施难度和获利期望对认证意愿、认证行为、认证频数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保意识、政府宣传推广力度显著正向影响认证意愿和认证行为;劳动力数量、与乡邻交流频率对认证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显著负向影响认证意愿。因此,应建立健全家庭农场主教育培训体系、降低质量安全认证市场与技术风险、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当前家长养育子女的目的和对子女的期望,我们在1987年7月进行儿童抽样调查的同时,对14506位家长(其中城市2843人,占19.6%,农村11663人,占80.4%;男10480人,占72.2%,女4026人,占27.8%)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也谈GDP的口径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萍 《统计研究》2008,25(8):20-24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GDP不包括非市场经济活动、教育投资、家庭在子女就学方面的支出、无酬家务劳动以及闲暇,低估了GDP,这是对中国GDP的误解。本文就其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讨论,目的是较为客观的认识中国的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