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需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的图书馆重点包括建立和谐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和谐的硬环境是指为读者创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物理环境,包括馆舍的建筑及内部设施等;和谐的软环境是指良好、温馨的人文环境,包括图书馆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图书馆不和谐现象入手,解析了不和谐现象存在的原因。提出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激励与竞争手段并举,强化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人性化管理;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融洽员工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去,是时代的要求。从图书馆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就是要培养人、善用人、造福人,创造一个和谐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加快了数字化步代,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高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杜会的重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具有知识育人、服务育人、创新育人与环境育人的作用.图书馆要实现其在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在服务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图书馆自身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团结向上的和谐馆风.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高校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追求和谐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文化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期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必须贯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我做起,人人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高校和谐图书馆是指以“和”文化为指导,以人为本,图书管理服务关系处于和谐状况的现代化图书馆。它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基本途径:一是加强图书馆员工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三是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我做起,人人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荀子认为: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人是世界上最尊贵的,是天地运行的参与者,人的职能是管理自然万物;利用自然资源要以时禁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有机统一;提倡物尽其用、节用御欲,主张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和谐发展。荀子的这些生态思想对当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和谐图书馆是其系统中的各要素能够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达到同生共进,协调发展的图书馆。和谐图书馆应具有突显人文精神,贯彻公平原则,能充分体现其先进性等主要特征。构建和谐图书馆,需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和谐团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环境,优化馆藏结构。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化随着现代人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文化品位的日益提升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打造适应现代人需要的图书馆文化 ,使图书馆不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汇集之地 ,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和合”文化思想于图书馆建设之中 ,是图书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进而改善软件环境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前提,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任何机构不可替代的,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设和谐图书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这种理念既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领悟的基础之上,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以人为本"作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失落这一现象的有力回应,使作为"类"的人的价值、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和每个人的个体价值得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体。人是三个文明的实施主体和最终体现者,“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根本要求。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凝聚最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依据法律和经济规律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大学图书馆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以科学理论指导、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大学文化精神的先进文化、群体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的文化思潮自由流动的潮流下,大力推进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服务与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履行职责的时代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实现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阶层分化、矛盾纠葛,应当跳出经济增长包医百病的思维局限,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务和谐、区域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代际和谐、生态和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二者具有统一性。生态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对其中的具体形式的人、承担主体、落脚点等进行科学地把握,应关注以人为本的公正性、适应范围和限度,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