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随着新科技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跨媒介的现象日渐普遍,跨媒介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跨媒介研究不能只注重跨媒介现象的形式分析,而是要将跨媒介现象问题化,将跨媒介的形式与相关的人文议题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跨媒介形式的存在价值和适用性,而是要借助适当的研究方法揭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互动和统一。关于跨媒介性有不同的解释和分类,目前倾向于将它划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分别是跨媒介混合、跨媒介指涉、跨媒介转变,以及超媒介性。结合一些典型的跨媒介文学与艺术的作品分析,从理论的角度对每一种跨媒介类型加以比较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分为三个阶段:创作、生产传播、接受。每个阶段中参与主体的活动不同,对文学文本和文学形象的影响也不同。媒介时代作者主体、创作观念、创作模式、创作中心都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文学形象的生成机制和生成形态。出版者对作家手稿的策划、选择、定位、编辑和发行,阐释者和宣传营销人员的解读,都是对文学形象的再塑造和文学价值的再创造。读者由消费者变成生产者,对文学形象的解读是解构又是建构。  相似文献   

4.
5.
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来看,编辑活动是一种主客体"间性"作用的媒介信息产品生产传播活动。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特征更为突出,编辑主体元素的"间性"关系更为活跃,它立足于媒介信息产品的创构生成,归因于网络社交平台的"连接"赋能,彰显于媒介产品的交换传播,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编辑主体元素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艺格敷词原是古希腊的修辞术语,指一种生动地描述事物的修辞手法,到20世纪中叶,缩小为指对特定艺术作品进行描写的文学类型;20世纪90年代后,其指向文学文本中语言与图像的跨媒介叙事,指语言与图像两种不同媒介在文本中的转换。米歇尔认为,这一转换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艺格敷词的冷漠、希望和恐惧。艺格敷词的跨媒介叙事具有虚构性,其本质上是用虚构克服诗画的“他性”,借此变莱辛划定的诗画相异为语图互通。艺格敷词的跨媒介叙事涉及图像、作者和读者的三角关系,并由此形成了跨媒介叙事的机制:从图像到语言的虚化机制和从语言到图像的具化机制。前者以作者为中心将图像叙事转换为语言叙事,后者以读者为中心将语言叙事还原为图像叙事,二者构成艺格敷词跨媒介叙事机制的闭环。  相似文献   

7.
"合作-交易":地方政府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地方政府跨区域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实质是一种"合作-交易"行为.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发生和持续阶段需要"合作-交易"准备、实施和维持成本.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全过程容易存在主体认知、联合行动、利益分配、责任分担等"合作-交易"困境.建立信任、协调、整合、监督等"合作-交易"机制,是降低地方政府成本支出、优化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结构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童年阴影”动画片具有另类、猎奇的审美特点,在形象、配乐和故事层面引发儿童观众的恐惧。80后、90后观众时隔多年,把这些作品从电视荧屏分享到弹幕视频网站,并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反叛态度、解构语言对童年视觉经验进行重构,消解童年恐惧,青年的现实生存焦虑得到短暂缓释。在这一过程中,“童年阴影”诗学的丰富内涵得以生成。从视觉污染角度看,一些“童年阴影”动画片的视听形式,由于不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和认知水平,造成负面身心困扰。避免儿童动画片视觉污染的产生,既需要发挥生产、传播、监管等环节的作用,也需要观众培养一双明澈而有教养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将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置于当今盛行的西方跨媒介理论视域之下,发现《二十四诗品》以“多媒介”“绘画诗”“超媒介”“主题化”“唤起”“形式模仿”“再现”等形式体现了丰富的绘画、音乐和空间元素,能够表征单一的语言媒介所不能表征的丰富的美感,也使其别于重理性和逻辑的西方诗学。《二十四诗品》的跨媒介性有其深厚的哲学根源,中国古典哲学里的“立象见意”“仰观俯察”“大象无形”“大音无声”“一阴一阳之谓道”“唯道集虚”等重要观点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富含视觉、音乐和空间要素,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与生俱来的跨媒介天然性。  相似文献   

10.
转换性形象涉及文学史、文学评论及翻译文学中有关民族的、国家的“他形象”和“自我形象”,在动态的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不采纳本质主义观点,也拒绝任何关于国家刻板印象的他者假定,真实描述“他形象”与“自我形象”.该研究注意形象识别,并将转换性形象与文学翻译放在一个体系内加以考察,既研究文学翻译的行为方式与翻译策略对转换性形象的建构意义,也研究转换性形象对文学翻译结构与形态的潜在作用.该研究突出三个层面:主客体关系,形象转化方式,跨语言诉求.  相似文献   

11.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视觉信息传达设计呈现出两种典型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同绘画、装置、展示、产品、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的物质媒介互为载体与中介渠道、信息纠缠与跨界传播,带来了视觉信息传达从信息方式到传达形态、从设计观念到设计生产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表达;另一方面同以移动互联网、数字影像、VR技术等为标志的数字技术媒介跨屏传达和多屏互动,扩大并延伸了信息传达的工具,在信息交互层面生成新的逻辑,带来了视觉信息传达的交互化和拟态化体验。新媒介介入下的视觉信息传达设计需要积极回应这些变化,从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形态演变及其生成逻辑的内、外两个维度入手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中,阿伦特探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判断”。在审美主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多元性和可交流性是进行审美判断的基础。在审美判断层面,审美判断要求达到普遍认同,这种普遍认同借助于共通感,不借助于信仰,不借助于概念,也不借助于理性而形成认同。因此,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判断的视域下,阿伦特探讨了审美、普遍认同与共同体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美学转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媒介技术的发展承担起了新型共同体建构的问题,康德-阿伦特的共同体与审美治理思想需要在媒介学的意义上得到延伸,形成康德-阿伦特共同体与审美治理思想的媒介学转向,重塑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当下意义,用于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多元一体的媒介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80"后写作声名鹊起,震惊文坛,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很大的反响,成为当代中国转型期语境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将之纳入审美文化视野中,探讨"80"后写作的内在审美取向及生成因子甚有必要,本文认为:对苍凉青春的诗性书写表现的悲情之美,反映了这一群体普遍的焦虑、迷惘、忧愁的心态;"陌生化"语言组织的文字盛宴呈现的奇幻之美,体现了他们内心拒斥历史--文化传统、渴望自由、个性表达的诉求;对社会现实、教育体制等的反讽叙事彰显的否定之美,凸现了他们对社会秩序、成人规则的反叛.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先驱,蔡元培把美育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推进动力与高级形态,而美育其实又植根于身体教育。以个体生命的身心健康保持为教育进程的出发点,蔡氏赋予了体育运动以修身畅神与息心、社群交往与融合以及人类精神意志的形体刻画等媒介化表征功能。均衡化的身体教育和际群之间互动性的运动参与,生成了以身心协调中和为内涵的形象审美媒介,以及通过身体在场而促进际群身份沟通的情感融合媒介,而竞技体育则凸显了人类身体在展现人文荣誉、生命智慧以及意志品格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书写媒介。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在文化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领域,跨媒介叙事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对跨媒介叙事的内在机理和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跨媒介叙事在内外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下逐步兴起,其内涵有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研究显示,跨媒介叙事的内在机理主要涉及文本创作和产业运营两个层面,分别对应故事世界和IP运营。在策略与应用方面,文本创作须着力于实现故事世界的完善和扩张,在尊重原始文本基础上不断创新,为产业链衍生提供不竭的文化源动力;产业运营须立足于IP的开发而进行,实现商业品牌联动和用户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7.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在我国先秦时代南方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楚凤"艺术形象的历史意义研究入手,探悉楚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对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提要]将互联网世界隐喻为跨媒介叙事超文本,赋予互联网传播理论与实践以更广阔的想象力,强调传播学研究中跨学科的重要性。基于符号意义上的对话交流不仅使传播学成为基础学科,更重要的是彰显出传播学乃有我之学。力图阐释互联网超文本链接世界中符号意义是如何生成的,以此将长久退隐的观念、情感、认知及选择突显出来,并在万物皆媒的现实中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变化的要素与推动力。超文本世界意义的无限延伸与流变,让客体的诱惑与主体的欲望在沟通对话中参与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乃至社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中。互联网传播速度的加快与反馈机制的改变,个体感知、情感与认知等成为互联网传播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考验着人们的感知力与自我认知能力,艺术家所具有的认知与创造并举的思想方式为传播如何可能敞开了道路。互联网传播增进了个体认知与人类绵延关系的紧密程度,遮蔽在异质、无序、失范等背后的生命时间意味着有机社会的深刻存在,并在更大的时空差异中趋向同一,实现着在传播表达、行动与改变中以言行事所带来的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个体自我的感知、判断与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