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纯粹理性批判》是在对近代哲学唯理论与经验论批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构建。康德批判了近代以来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片面性于其哲学体系之中,依照“知识产生于对象”还是“对象依照知识”的哲学追问,以“先天综合批判如何可能”的批判中揭露了近代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之间的争论状况,最终创造性地批判和继承各自的理论成就及其缺陷,建立了其主体性的批判哲学体系,把近代哲学发展和走向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在“媒介批评三部曲”当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其人文主义立场对西方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由此,波兹曼的“成人化的儿童”“娱乐至死”“文化绝不向技术投降”等观点中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也得到了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3.
合理性科学性的认识与封闭系思维 本文拟通过考察始于近代欧洲传播至整个世界的“近代的思维”,来探讨“四方文明的批判”问题。一定的思维方法产生相应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反过来影响思维方法,两者不可割裂。因此,笔者想通过探讨近代的思维和价值观,为“近代文明的反思”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自不待言,反思是为了克服错误,所以本文理应涉及“近代文明的超  相似文献   

4.
当今全球化时代,帝国主义与旧帝国主义有何不同?当代帝国主义的本质有没有发生变化?其矛盾危机何在?如何反抗新帝国主义的统治?哈维、伍德、福斯特、詹姆逊等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传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他们立足资本批判的精神和方法,揭露了新帝国主义的实质,考察了帝国主义剥削机制的新变化,剖析了新帝国主义引发的新的矛盾和危机,并对抵抗全球资本霸权的道路进行了探索。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方面开辟了“资本—空间”“资本—生态”“资本—文化”的批判路径,超越了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回应了对列宁帝国主义论当代价值的质疑,从而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是近代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早期的历史小说多体现利己主义的主题,其中以《罗生门》和《鼻》最具代表性.两部小说虽然都着眼于对利己主义主题的挖掘,但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两种不同内涵的利己主义,即为生存的利己主义和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对利己主义本身的批判,而是以敏锐的洞察力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将利己主义作为一个工具,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并存,并进一步批判了认同这种利己主义的扭曲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6.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生态文明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社会思潮。有机马克思主义倡导马克思与诺斯·怀特海的“联姻”,通过批判“现代性”来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以诺斯·怀特海哲学为基础并建立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出发,在批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对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自然观也提出了否定,它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二者在理论基础、哲学立场、思维方式上存在根本不同,对这两种自然观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还可以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帝国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使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霸权突破主权与制度的约束,向全世界范围拓展,以不平等、非正义的方式从落后国家掠夺资源和财富,造成国际间贫富差距和欠发达地区及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现象。当代国外左翼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帝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结合新帝国主义时代国际垄断资本全球积累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掠夺,从不同维度批判了生态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性与反生态性,倡导构建生态公平基础上的“全球生态共同体”。正确认识国外左翼学者的生态帝国主义批判,对认识全球生态治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途径,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推行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直接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上的落后状况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基本的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近代的文化矛盾主要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文化模式的型变、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内涵的混积、文化心理的冲突和文化方向的偏差。在应对近代文化矛盾中出现了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文化批判、中体西用的改良主义文化批判、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文化批判、主张革命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坚持革命立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是从根本上克服近代中国文化矛盾和实现中国文化革新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9.
西方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其形态与立场都比较复杂,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暗中支持了一种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观。  相似文献   

10.
明确指出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是新的帝国主义批判的话语,在考察了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之后,分析了后殖民文化批判对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分析哲学对经验论的批判并分析了这一批判的局限性。认为,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奎因对经验论两个教条的批判和塞拉斯对“所与的神话”的批判是立足于经验论立场上的自我批判,它构成了经验论的“内部批判”;戴维森对经验论第三个教条的批判是对经验论的否定,它构成了经验论的“外部批判”。本文作者赞同奎因为经验论所作的辩护,同时也指出了分析哲学中“经验”概念内涵的狭窄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其批判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外交思想,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争取中华民族完全获得解放并努力“促成世界大同的实现”,为此主张“一定要唤起并组织广大的民众”“使其觉悟的参加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联合“平等待我的革命势力及民族”即苏联和“被压迫民族的势力”,并且强调在同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斗争时要注意外交策略,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总体上来说,邓演达的外交主张不仅对日后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外交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过程中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邓演达的确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同时表明邓演达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外交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当然,邓演达在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外交思想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代工业技术文明强大的主体效应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伴随而来的还有反主体效应的“全球性问题”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对于近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和“科学技术观”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反思、批判与审视,为当代人利用新技术革命合理解决全球性问题,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崭新的启示,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施蒂纳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的批判是马克思进行思想革命的重要一环,因此,梳理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对于揭示马克思思想变革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以唯一者、利己主义者为出发点发展出唯一者哲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大量篇幅对施蒂纳进行批判,阐发了唯物史观。立足于马克思对施蒂纳利己主义的三重批判,即对利己主义者二重化的前提批判、对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对立的基础批判、对利己主义者作为主体的现实批判,揭露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本质,阐明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现实关系,明确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出发点的重要意涵,揭示施蒂纳和马克思研究路径和最终归属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子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甚为重要的一部站在近代人文精神立场上,真实而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文明对古典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的成功之作,它以最能集中体现“中国近代人”伦理范型特征的人物典型的塑造为中国“人”的近代化之探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对译者立场的研究为数不多,法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贝尔曼在其《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提及译者立场。他强调,批评者在批评一部译作时,首先要考察译者立场。本文拟考察近代来华传教士口译活动及口译活动之外的译者立场,其立场大致可分为:传播宗教之立场、帝国主义立场、传播西学之立场以及传播中国文化之立场,以期待彰显其立场,为译者立场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五四”以来批孔反儒的伟大战士。在一系列光辉的讨孔檄文中,鲁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儒家反动的中庸之道,同形形色色鼓吹中庸之道的反动派,展开了长期的、顽强的战斗。特别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新的武器以后,更把对孔家店的批判提到了新的高度,在战斗中总结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今天,重温鲁迅对中庸之道的批判,学习鲁迅反孔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清算林彪反党集团贩卖孔孟之道,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四以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革命和反革命,复辟和反复辟,两种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反复的较量。国内反动派为了维护他们的血腥统治,在帝国主义卵翼下,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在这部划时代著作中,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矛盾及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同时,“特别注意批判‘考茨基主义’这一国际上的思潮。”列宁在同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完整的关于帝国主义学说。现在,我们重温列宁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学习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对于揭穿苏修叛徒集团鼓吹的“缓和”、“持久和平”等骗局和谎言,认识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国际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了解现代战争的根源,都有  相似文献   

19.
“华夏中心”观的产生发展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合理性。它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影响深重而复杂 ,一方面是严重地阻碍抗拒 ,另一方面又具间接支援之功。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同时 ,从根本上否定了“华夏中心”观念。在创造性转换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西方先进文明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正确指向 ,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对日政策是美国为了争霸的需要,对日本采取的消极的、有限的遏制政策。美国的对日政策是美国政治的反映,它体现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原则,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