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东 《民族论坛》2012,(12):102-104
蒙古包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居所,是其"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蒙古包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和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蒙古人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制度、社会伦理道德等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蒙古族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出发阐释和分析蒙古包的深层文化内涵,具体包括蒙古包外部圆形空间结构的象征意义分析、蒙古包内部空间规范秩序的社会文化功能等。蒙古包除了物质形式的功能外,它还承载着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继而以实在的形式重塑和再生产着蒙古族人与人、自然宇宙、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青海蒙古又叫德都蒙古,是指居住于青海的蒙古族,青海蒙古人称自己为“库库诺尔蒙古勒(青海湖蒙古)”或“德都蒙古勒(上蒙古)”,是由历史上的卫拉特和硕特部众为主,以卫拉特其他部众、东蒙古部众的后裔组成,这些蒙古族入居青海在不同的时间,并从不同的地区迁居青海,与各民族长期杂居,过着古老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德都蒙古现在的布局,他们在传承蒙古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民族的交流接触和地域环境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习俗,成为整个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西北民族民俗剪影──青海海西和硕特蒙古人居住民俗青海蒙古人的民居形式目前有三类:传统的“蒙古包”,当地蒙语也称为“mdngr”即“木房”;另一类是“帐房”(maixan);还有定居点上土木结构的平房,当地蒙语又称为“ibargr”即“泥屋”。近几年又...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有机会来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作客,你便会在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或房屋门前,看见两根高高栽立着的旗杆,蒙古人称之为“玛尼宏”或“桑更苏日”。这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特有的标志。 玛尼宏通常是指顶端装有三叉铁矛的两根旗杆,以及拉扯在两杆之间的细羊毛绳上悬挂着的蓝、黄、绿、白、红五彩小旗,每面小旗  相似文献   

5.
2000年,敖日格勒、达来、海鹰、呼和巴拉4个蒙古族年轻人创办的蒙古文化网站映入人们的视线。在此之前,曾有位学者对他们说:“做这样的一个文化网站,仅仅是收集资料也得要花上两年的时间。”但4个年轻人没有退却,在不分昼夜、连续工作6个月后,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出色地完成了蒙古文化网站的建站工作并将内容全部传上了互联网。  相似文献   

6.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军队西征后,有大批西域人以各种途径移居蒙古草原。他们以后对元朝政治、军事、文化影响巨大。经元朝百年的磨和,他们不仅有很多人融入中原文化中而“华化”,同时由于元代蒙古贵族政治地位的影响和蒙古文化的强势存在,尚有许多西域人接受蒙古文化,认同蒙古民族共同体,终化为蒙古人之一部分。至北元时期,在蒙古各部中仍有很多西域部族名称存在,但实质上已作为地道的蒙古人出现,并积极参与北元政治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在草原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节奏及方式的转变,在内蒙古80%的城镇中也悄然兴起了一股明显带有都市化倾向的衣食住行。本文主要以蒙古传统族服饰都市化倾向为切入点,挖掘其境内现代蒙古族人的文化诉求,以及这一特定的文化人群在都市环境中的文化自觉,阐述蒙古族传统服饰向都市化异动的一种演变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西蒙古“划拳歌”林春峰深入蒙古草原和放牧的蒙古族兄弟们住在一起,大家常困坐在蒙古包里,边饮酒划拳边唱一种短小而狂放的歌谣。心向草原,歌声绕梁。那些最初在繁琐的工作之余牵引我不断重归草原的歌谣正是“划拳歌”。这样的歌谣除蒙古族外在其它民族中绝少见到①,...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蒙古文学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4—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吴新英教授致开幕辞,中国蒙古文学学会会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阿古拉,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包明德,比较文学专家、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内蒙古草原上独特的蒙古包浩特,也纷纷"下海".蒙古包"下海",在素有"塞上粮仓"之称的河套平原上显得尤为突出.仅盟公署所在地临河市,就有70多家由牧民经营的民族风味饭馆、旅店,最大的一家占地100多平方米.广大蒙古族牧民从草原深处出来,走向城镇,走  相似文献   

11.
一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十卷本《世界通史》第四卷第二十八章《十六至十七世纪上半叶的蒙古》,在论述该时期蒙古阶级斗争对写道:“蒙古人民群众的处境非常艰苦,他们进行了反对自己封建统治者压迫的斗争。在十五世纪四十年代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蒙族封建主因为有1500户阿拉特擅自迁徙离去,他本身又无力把他们追回,因而要求中国皇帝帮助他追回这  相似文献   

12.
安代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的父辈那一代开始,在科尔沁,无论是什么民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可以说找不出一个不知道安代舞的人,机关、学校甚至找不出一个没有跳过安代舞的人。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在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就已经远远超出蒙古民族了——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在蒙古语中“安达”是“朋友”,或双方结为“盟友”之意。《蒙古秘史》在描写铁木真与札木哈二人以互赠拐骨、互换腰带的形式结成“安达”的记载时说:他们在结为“安达”之后,其部下随即“绕蓬…  相似文献   

13.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14.
一、蒙古先民之服饰及其与周边民族服饰之关系形成蒙古民族的核心部落是蒙古人——室韦人——达怛人(鞑靼人)。《旧唐书》称其为“蒙兀室韦”。在突厥、回鹘统治时期(公元7-9世纪),蒙兀室韦还在额尔古纳河(望建河)流域。这时期的蒙古部落主要活动在今大兴安岭地区的深山密林中,主要从事渔猎业和牲畜饲养业等,经济活动具有游动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受其自然条件的限制,居住方式为“巢居”、“穴居”等。其服饰也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以皮服为主。“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男女悉衣白鹿皮襦祷”,“食肉衣皮……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貂,衣以鱼皮”。  相似文献   

15.
冷战以后,蒙古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变了其原先追随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奉行了“多支点”外交政策。正是蒙古奉行这样的外交政策,导致世界大国的关注,并逐步将其势力渗透到蒙古。然而,我国与蒙古是有着漫长边界线的邻国,不能不受其影响。因为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而大国将其势力渗透蒙古。也是看重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正是蒙古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才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他们一旦控制蒙古就可以实现其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态势,这样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蒙古包——这草原游牧民族的特有的建筑形式,伴随着草原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原始社会,蒙古族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他们住在“窝棚”里,这是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然后用芦草、桦  相似文献   

17.
吕妍 《民族论坛》2006,(7):23-25
京城里的蒙古风情酒吧北京这些年,开了不少家蒙古风味的餐厅,很多都歌声不断,也常常有人来拉琴,但大都是业余的,是来吃饭的人自娱自乐。专业琴手和歌手并不在这里演出。对来吃饭的蒙古人来说,餐桌边的音乐本不是拿来出售的;而对乐手们来说,演出是他们的工作,这里是休息场所,是嘈杂尘世中暂时的身心栖息地。相对于餐厅而言,酒吧做音乐的条件好很多,有正规的音响和灯光设备,也可以像模像样地编排节目,但最难得的还不是这个。在北京,蒙古酒吧的客人几乎都是生活在北京的蒙古人。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音乐和人们心中的热情相互呼应,燃烧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18.
著名画家,诗人与散文家席慕蓉女士,系抗战后期在四川出生的蒙古族人,后随父母从香港移居台湾。其诗集《时光九篇》、《无怨的青春》及散文集《有一首歌》、《漂泊的湖》等,曾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祖国大陆陆续出版,并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席慕蓉女士的丈夫刘海北先生,是位专攻物理学的知名学者。他们除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卓然有成外,更在文学世界里合力拼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新天地。在两人合著出版且倍受读者推崇的《同心集》这本书里,既有他们对社会及世界的关爱,也有各自对夫妻生活的抒写与内心情感的剖白……总而言之,无论对席慕蓉女士来说还是就刘海北先生而言,人间有爱便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青海蒙古族婚俗文化青海蒙古族的婚配形式为一夫一妻制。在同姓、姑表及姨表兄妹之间均不通婚。在婚姻的缔结上虽有听凭“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包办婚姻,但青年男女自主其婚的机会也是很多的。过去讲究“门当户对”,头人等上层之“大家阎秀”一般不嫁平民百姓,但小家...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蒙古语言研究综述何日莫奇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黑龙江省共有蒙古族140148人,主要分布于西部嫩江流域。大约在公元十世纪时,黑龙江地区就有蒙古人游牧,也可以说从蒙古人进入黑龙江地区开始,他们便始终运用本民族的语言至今。蒙古人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