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是对传统文科进行重组,实现各文科之间以及文科与自然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新文科背景下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研究,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英语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例,从新文科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意义以及新文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有效举措,为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两个热点主题。新文科之“新”在文科教育的变革上主要体现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建设思维、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新的组织管理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应主动适应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立足新文科管理体制新变革,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建设对传统文科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触发了对高校汉语言文学建设的一系列新思考与新实践,指向于实现知识的融合升级,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实用性,以匹配社会的人才需求。“新文科”视角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从目标定位、课程设定、教学模式、师资素质建设等层面出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要通过深化对新形势和文科教育创新要求的认识来引领。对于“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可以从理念革新、思维焕新、知识更新与模式创新四个维度来认识。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要践行新理念,贯彻落实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学习新方法,通过申报各层次交叉学科研究项目推进新文科建设,更要引入新内容,推进新文科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要创建新模式,做到专业养成与育人体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近年来与法语专业发展最紧密相关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两者在根本目标上一致,均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复合复能、能有效发出中国声音。法语人才肩负着对外有效讲述中国故事的使命,推动构建我国全球话语和叙事体系,从而推进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在新文科背景下,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应紧紧围绕国家意识和国际传播能力两大要素开展,应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即:强化专业教师思政意识,提升价值引领能力;突出课程思政素材时代性,提高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能力;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及先进性,保障课程思政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于高校外语金课建设体现了外语专业内涵建设的方向。外语金课在课程思政指引下获得方向性引导和理论支撑,有利于提升金课教学水平;课程思政以外语金课建设为依托,将德育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新文科教育指导下某地方高校外语金课建设的实践,分析课程思政与外语金课建设的联动效应,并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外语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指出新文科教育推动了外语金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外语课程话语体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建设是目前高校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传统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探究《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结合专业知识挖掘行业时政中课程思政“新元素”。高校应发挥《管理学原理》课程“育人、育德、育才”的基础优势效用,从教师层面贯彻OBE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根据新文科建设教育特点,落实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提质增效”;创建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课程思政体系,为培养新时代管理类高素质行业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校田径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既培养大学生田径运动技能、技术和方法,又涵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终身体育理念等。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田径课程与思想教育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应然选择。高校田径课程应围绕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使体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通过理念创新推动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中要挖掘、整合思政元素,将其系统化后自上而下地融入外语课程教学中,形成一个“课前思政导入”“课中细化分解”“课后拓展巩固”的闭环系统,构建外语教育“大思政”格局,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0.
“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是我国高校所有课程都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课程思政”作为当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其成果也正日益显现。但也要看到,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大水漫灌”、追求“短平快”等误区,特别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推进起步晚,加上在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不同,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如何能体现高职院校特色,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达到两者的同心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合力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中国打造高等教育大国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关键战略决策。如何以双向全球思维来优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加快“文科国际化”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环境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建设“新文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解决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科教融合既是对高校科研和教学资源反哺、成果反哺、过程协同固有路径的突破,也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科研和教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妥善处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文章发现目前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科教融合存在专业建设观念上重“教”轻“研”、教师科研指导方式单一与学生研究性学习需求高但参与度低、科研实践中“团队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通过建构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丰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改革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等策略,推进科教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新文科建设必须以课程思政作为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课程思政建设则为新文科铸魂。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可概括为“三切”即关切、确切和亲切。也就是说,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构建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意义重大,目前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仍存在学科设置和教学安排边缘化,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新文科建设“文理相融、知行合一、古今相通”的新理念,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较强契合性。以此为原则和方向,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强化立德树人的理念,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凸显新文科跨学科特征,实现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呈现新的探索和发展。首先,梳理了“新文科”的内涵和建设要求;其次,对安徽省内及省外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归纳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建设问题,并提出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分析“产业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经济学”教学创新要遵循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专业特色,完善教学内容,赋能价值观引导,开展实验教学,培养能力,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认识国情,学会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使学理论、知国情与懂实践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视角,在研究生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途径。在新工科背景下,以《交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为案例,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以可视化图谱形式对已有成果进行分析,发掘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 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培养目标映射矩阵、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知识点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交通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思路。研究认为,《交通景观规划与设计》具有较强的交叉学科特性,应将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人文情怀、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时代担当、文化自信10个维度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相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内部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从课程知识点、教学内容中发掘解决当前专业领域内的科学问题,及其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任课老师要在教学中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实现研究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学院层面的改革视角出发,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思路,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如何从育人理念、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等方面全面开展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具有时代担当的全面发展的“新工科”化工类高素质人才提供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经管类专业也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理论、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政治教育元素、价值观元素、中华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出“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课程思政等提升教学效果的措施。以此实现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其他高校相关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顺应新文科建设要求,结合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综合运用学科专业交叉方法、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全面剖析当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困境,深刻阐释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时代意蕴,系统提出课程思政目标设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组织实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促进思政原理与财务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