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愁肠百结,整天生活在苦闷烦恼中。有一天,他去责问上帝:"命运怎么对我如此不公呢?"上帝听了后沉默不语,只是随手从地上捡起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对他说:"你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捡回来。"结果,这个人翻遍了整个乱石堆,也没有找到那一颗石块,最终神情沮丧着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自己手上的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回了那枚戒指,一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他一下子醒悟了:当自己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朋友阿杰在一家商业公司工作,但不知为何,他同上司的关系搞得很僵。阿杰因此感受到工作环境的压抑,所以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很不满意。有一天晚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愁肠百结,整天生活在苦闷烦恼中。有一天,他去责问上帝:"命运怎么对我如此不公呢?"上帝听了后沉默不语,只是随手从地上捡起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对他说:"你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捡回来。"结果,这个人翻遍了整个乱石堆,也没有找到那一颗石块,最终神情沮丧着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自己手上的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回了那枚戒指,一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他一下子醒悟了:当自己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朋友阿杰在一家商业公司工作,但不知为何,他同上司的关系搞得很僵。阿杰因此感受到工作环境的压抑,所以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很不满意。有一天晚  相似文献   

3.
刘亚舟 《经理人》2005,(11):32-36
雷区在企业的中高层甚至基层都有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地雷会把你扫地出门?建立在组织文化、权力、利益基础之上的组织禁忌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我们要搞清楚地雷在哪里并不容易,因为地雷是隐蔽的.大体可分为企业文化伦理雷区与领导管理沟通雷区。  相似文献   

4.
正1.请管住自己的嘴。有一句话说得好:培养一个人要一千句话,而毁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2.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真的很耐用。3.不要听别人当面对你说的话,背后说的话才是真的。4.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即使他是无名小辈。告诉你,倒下的都是前辈。  相似文献   

5.
毛文 《领导文萃》2010,(23):121-123
<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而有职权的人更容易身陷战斗门。矛盾绝对有关是非,只是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是非原则,不同的人应对是非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如果你不是大玩办公室政治的高手,那么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是非,不要让自己掉入漩涡死不复生。  相似文献   

6.
机关规则     
正规则一:学会尊敬和服从上级。规则二:如果你的工作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一定要及时和上级沟通,要让他知道你的进度和方向。规则三:对于团队依照程序所做出的决定,如果你认为不合理,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与方式去反馈,并给上级留出时间,同时要执行决定。规则四:切忌煽动同事与团队对抗,一个正常运转的团队都会对带头闹事的人"杀无赦"。规则五:如果你不能为一个团队创造一定的价值,起码不要成为制造麻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河之洲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我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5,(2):112-112
好斗嘴的“翻脸作对”习惯,会坏了你的大事如果你的朋友梦寐以求想拥有一辆赛车,你对他的梦想反唇相讥: “凭你那份薪水,做梦!”你朋友的挫伤可想而知。轻蔑、责难、不听劝告和壁垒高筑,不仅足以毁掉职业经理人的婚姻,也足以摧毁各种各样的职场关系。在婚姻、职场中,面对他人的沟通示意,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脸谱”:要笑脸回应,不要转脸不睬,更不要翻脸作对。  相似文献   

9.
正1.不要与有权力背景的商人太亲近。有权力背景的商人是很可怕的,表面上可能和颜悦色,背后不知道会给你使什么绊子,尤其是对你的工作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2.不要与有黑社会背景的商人太亲近。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讲义气,但实际上最会破坏规则和原则,让你在义气中迷失,甚至让你卷入意想不到的灾难中。3.不要与恶习太甚的商人太亲近。所谓恶习,主  相似文献   

10.
武歆  佚名 《决策》2007,(9):60-61
1 市教育局副局长范红旗在医院和他父亲说话时,他的手机振动,是邹局长的电话.让他马上到局里,说有一个紧急会议.邹局长又问他是不是让局里派人照看他的父亲.有困难,你就说,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嘛.范红旗撂下电话,琢磨着邹局长的话,总觉得这最后一句话,好像是话里有话.  相似文献   

11.
人们往往尊重那些保留自己独立立场的人,因为这种人让别人无法掌握。这种名声会随着权力的增加而得到提升,只要有一个人想要拉拢,紧接着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器重和关注。所以,不要屈从于权力,权力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标。站在竞争势力的中间,审时度势,就更容易赢得权力并加强自身的影响力。关注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提升得就越快,影响力也就越大。放在桌子上的筹码增加了,想要的东西就越容易得到。容易支配的东西总是不被珍惜,因此,不要轻易地投入自己的感情。距离产生美,所以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样才更容易引人注意。给予希望,但是永远…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经验之谈:永远不要向你的上司提意见!这基于一种简单的逻辑,即:一般人都不爱听反对自己的话。但我认为凡人都有向往好事物的一面,所以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向你的上司提几点“建议”,它不仅含括了你所要提出的意见,而且指  相似文献   

13.
不少企业管理者都报怨为什么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呢?这不仅反映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水平,也反映出他们的管理技巧。这种“管理技巧”的精髓就在于要学会放权。英阿马岛之战前,英国首相任命40多岁的少将伍德·沃德为特遣舰队总司令。伍德·沃德年纪轻、资历浅,老将们都嘲笑他是“童子军”。在临行前,首相问:“你需要什么?”伍德·沃德回答:“我要权力,真正指挥特遣舰队的权力,不要别人干涉,包括您。”首相当即表态:“给你这个权力!”伍德·沃德临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结果以少胜多,赢得了马岛之战的胜利。“给你这个权力!”…  相似文献   

14.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5,(12):12-12
“公司地雷,‘夹心’政治,其实就是 种内耗的权力争斗,如果经理人的 精力都耗在‘斗争’上,业绩下滑,这会 让你输得更惨。实际上,你的业绩越好,企 业里关于你的各种杂音就会越少。” ——美彤/深圳  相似文献   

15.
73.毁誉之要,如飘风然,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 不要以惯于诽谤他人而知名,不要精明于怎样损人利己,这并不困难,但只是会遭人唾弃.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向你寻求报复,说你的坏话,并且由于你孤立无援而他们人多势众,你会很容易被打败.不要对别人幸灾乐祸,也不要多嘴多舌,一个搬弄是非的人会被人们深恶痛绝.他或许可以混迹在高尚的人群中,但他们只会把他作为一个笑料,而不是作为谨慎的榜样.说人坏话的人会听到别人说他的不堪人耳的话.  相似文献   

16.
领导忌语     
你们这些人,什么事也办不成!我就是一言堂,你想一言堂还没人听呢!我是支持你的,其他领导那里你再做做工作。谁同意的,你去找谁!你不要老是给领导添麻烦!你怎么老是给领导挑毛病!  相似文献   

17.
只听人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却没听人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权力?” 没有人问,但有人答。 “作为一名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权力,或人权,或财权,或物权,等等”,费孝通先生说,“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要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完完全全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面,切不可用于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18.
权力应该是随从,而非主人。——迈克尔·柯达一天晚上,一位船长在海上观测到有灯光,好像是来自另一艘船的。于是他命令大副向这艘船发出信号。船长要求对方:“将你的航线转向南10度行驶。”对方也回了信号:“将你的航线转向北10度行驶。”这位船长一看对方不听他的命令,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又回信号:“我是船长。将你的航线转向南10度行驶。  相似文献   

19.
雄鹰 《领导文萃》2006,(8):141-142
1.《新闻联播》就是“天气预报”。要想把握经济命脉,必须关注政局。2.不要迷信合同和承诺。3.做—个守信的商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你可以承诺,但不要夸大其辞。4.不做赢得起但输不起的生意。5.不到最后不亮底牌。牌局随时会变化,而对方也随时会出新牌。6.道义不可违。不要因为利润少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风险小就去做。要想在商界站稳脚跟,违背道义的事坚决不能做。7.防止合作伙伴见异思迁。亲密战友要符合四个条件:他和你在一个战壕里一起战斗过至少1年;在你没有负他的前提下,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负责任;他必须是个实在且踏实干事的人;他…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一点儿,但要经常。不要施恩太多,使人无法回报。给予太多等于不给,而是出售。不要使别人的感激耗尽。感恩而无法报答,他们便不再跟你来往。想失去他们,你只需让他们欠你很多便可以达到目的。若他们不想偿还,他们便会走得远远的,甚至与你为敌。雕像不想见雕塑它的雕刻师,同样,受恩的人宁愿再也不见施恩于他的人。切记,施恩的微妙所在:只有迫切想得到而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