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中,许多组织面临着严重的"责权利"失衡问题,产生较多"灰色空间",既包括责任不明产生管理空白和权力缺乏导致管理阻碍,也包括因利益缺失而带来的管理懈怠现象。在对"灰色空间"管理缺位的情形下,会导致大量工作进展缓慢、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和领导过程步履维艰等组织混乱问题。为此,必须尽快设计消除组织"灰色空间"的有效对策,不仅要保证组织"责权利"均衡,也要科学监管,消除多重管理阻碍,并持续优化组织领导工作,构建均衡型的组织领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意识视角中,对于责权利有这样的认知:耻于言利,但利影附于权;责具有笼统性、模糊性;权处于核心地位,权责倒挂等。在现代视角中,"责权利统一"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责任、权力、利益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单位管理实践中处理好责权利关系,应做到:严密监督全覆盖,消除"灰色空间";赋予相关管理人士一定抓手;警惕逆向激励,处理好"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四个制度";加强单位人才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公共关系职能、管理机构扁平化、培养团队精神、责权利相结合、激励动力等原则引入到中职班级管理实践中,对学生进入职场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为社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责权利分配是驱动组织运转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工作中,管理者很难对责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从现代视角来看,责权利的合理划分可以促进组织系统化、促进组织内部协作、强化组织内信息沟通、促进组织良性运转。在实践应用中,须强化责权利的目标管理,注重设定责权利的考核指标,建立多级联动责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5.
所有管理活动的成败,都折射出责权利关系的均衡与失衡。公司治理就是要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责权利匹配是其内在的、本质的要求,构成彼此明晰、三位一体和相互挂钩的关系,责权利匹配这根红线贯穿于公司治理的全过程。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财务管理,解决财务治理权虚置,完善财务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是确保公司治理畅通无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钉钉子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技术活。要钉得准、钉得深、钉得牢,方法技巧很重要。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要带头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争做"开路先锋"。"钉钉子"要准。钉钉子就要瞄准目标,不能拿起铁  相似文献   

7.
管理语丝     
<正>企业领导者培植下属就是提拔自己。领导的实质是领导"人心",管理的实质也是管理"人心"。所以,作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的企业领导者要轻"领"重"导"、轻"管"重"理"。企业领导者: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领导者,才能有望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8.
学校处处有管理,管理处处有艺术。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做事,管理的战略性在于让人做正确的事!“只有管好人,才能做好事”。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我在不断学习、思考和感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教育之花绚丽绽放,搞好学校管理是关键。既要注重“管”的强制性,又要兼顾“理”的人文性,必须注重有效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精致功利主义行为的实质是"私人式"个体观的表现,其对政治生态、公共价值导向和公共政策执行等具有严重危害性。思想认识偏差、市场经济文化负外部性及干部制度的失范成为其错误产生的主要根源。防范领导干部精致功利主义行为,应准确把握责权利关系,合理配置责权利,并通过完善监督问责制度增强责权利平衡之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7):58-59
一"管"窥中国2012年2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埃里克.亚伯拉罕森的文章,认为如果只用一个字界定中国社会,非"管"字莫属。哪里需要行使权威,"管"字就在哪里出现。除基本意思"负责"外,"管"字也出现在"管理"、"管辖"、"管制"和"管家"这些词中。如果要解决问题,第一句要问的话便是"这归谁管"。作者分  相似文献   

11.
党委书记抓好高中级干部的教育管理,核心内容是管住班子、管好自己。实践中,往往是管下级容易,管本级难;管别人容易,管自己难。我们武警湖北总队的班子成员是党教育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都是千里挑一选出来的,觉悟较高,素质较好,是非清楚,自律意识较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与管理支队以下班子和干部有很大不同。我的体会是,要管住班子、管好自己,一定要适应特点,讲究方法,提高艺术。  相似文献   

12.
金艳 《经营管理者》2013,(25):302-303
企业开展民主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职工的智慧与力量,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民主的、和谐的环境。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企业经济的活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是实现职工自我价值、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要把企业价值与职工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双盈"。为此笔者提出,要建立职工代表激励机制,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实现职工代表履职管理常态化:推行职工代表职务化,职工代表履职的日常化,赋予职工代表调研权;建立职工代表责权利对等机制:职工代表的竞选机制,职工代表的述责机制,职工代表的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把手核心地位和集体领导体制相结合的领导方式,但这一领导方式存在一把手未拥有核心地位、一把手个人专断、集体领导无人担责等问题,影响组织管理的成效。新时期,在管理实践中,一把手要提升领导艺术,在自身修养上突出"严"、在班子建设上突出"抓"、在管理上突出"济"、在胸怀上突出"容",维护好核心地位,坚持好集体领导,促进二者更好地相容。  相似文献   

14.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管"在我国古代指钥匙,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管是法治,是依靠制度规范社会行为;"理"在古代指雕琢玉器,引申为疏通、引导、教化之意,理是德治,表达的是道理,蕴涵的是智慧,反映的是沟通和协作.当前,在管理中普遍出现管理的效能不高现象,这与人们忽视管理中的"理"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重视"管理"中的"理".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近年来,我们在探索如何培养农村孩子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各级各类组织越来越重视管理沟通的作用。当前,在我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做好管理沟通工作十分必要,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办公室作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运转中枢、参谋助手部门,除了全力做好常规的"办文、办事、办会"工作以外,还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在管理沟通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办公室要成为内部沟通的"传话筒"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管理被定位于"控制和命令",管理 是一条由上至下的单行线。一个好的管理者就是 一个好的指挥者,"管人"自然也就成了"管手下 的人"。 其实,用不着过多的提醒,你早就意识到,你 不能实现良好的绩效(假定你是个有真才实学的 人),你手下的人不得力固然是重要的原因,在很 多时候,你的老板(传统上被定位于来管你的人) 的不得力是更重要的原因。 (一) 不用说,在所有你要"管"的人当中,老板是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这个题目取得准确,定位准确,为什么,区别于"领导者""决策者"而言的。"管理",要"管"就要先进行"理"。"理"清楚后才能进行有序的"管"。  相似文献   

19.
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既"管"又"理".管者,拘束之意也,具有刚性,是一种硬约束.理者,道理之谓也,具有柔性,是一种软约束.管理的意义与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提升工作效率,而赞扬的意义与目的也在于此.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如果能够合理恰当地运用赞扬,就能够较好地满足员工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向着组织共同的美好前景努力工作. 一、注重赞扬管理的意义 赞扬管理可以满足员工合理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希望得到赞扬.在现实生活中,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自信,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用处、有价值,随着被肯定、被满足、被鼓励,员工内心的动力就会不断强大,工作热情就会不断高涨.而员工的这些需要如果被管理者忽视,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以情感为基础的上下级关系往往更能得人心,有时能收到预想不到的良好管理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使员工产生巨大的工作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省管县”宜稳步试点、慎重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省管县"改革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财政部在7月上旬发布了相关意见,要在2012年底前实现"省—市"、"省—县"财政直接联系。笔者曾经在10个城市进行过专题调研,听到对"省管县"反映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关系不顺。财政省管以后,行政仍由市管,一些地方出现了人权、财权与事权管理上的不一致,产生了摩擦,市里尴尬,县里为难。二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