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削减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审批方式、建设审批制度四个阶段。治理行政审批权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拐点,并成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拐点。放权才能精简政府,监管才能廉洁高效。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格局,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治理行政审批权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住简政放权与监督管理这两条生命线,实现简政放权与监督管理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2.
时事政策     
《领导决策信息》2013,(15):10-11
凝聚共识、放权让利、尊重市场、还富于民、转型发展、收入倍增、公平正义、美丽中国,是十八大开局的突破口和中国经济发展新"红利"的源泉。当今中国面临全球经济大局之乱、国内既得利益羁绊,改革难度不亚于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之际。"没有水分的增长"关键靠政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下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涉及中国整体改革的大问题。因为政府改革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又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连。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政府、市场等多方面。要理清与市场的关系,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正逐渐从有限政府转向有效政府。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和反"四风"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廉洁怠政"现象也随之而来,陷入了领导干部激励困境之中。只有很好地解决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问题,改革才能继续向前推进。一、政治锦标赛体制、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与中国崛起从突破旧制度的桎梏、启动改革,到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大胆提出新观念、新措施,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许多学者非常注重领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座改革开放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风向标"。最近,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南方日报》上撰文指出,深圳全面深化改革要统筹推进市场、政府、社会、法治"3+1"综合改革,率先构建制度先进、充满活力、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和规律运动之下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改革开放后的节点时期,我国面临着重新总结改革经验,并适时调整改革方向的新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大发展后,如何做好相对滞后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一、问题意识:"政府公信力"缘起改革是近四十年中国取得巨大发展的关键词。从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开始,到国企改革、税制改革等,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温洲人民发扬“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发展经济,创造了市场经济“先行一步”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8.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简政放权史。简政放权的力度决定软环境的满意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就是要从制度上约束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政府管理从依赖"审批式管理"的模式向通过"服务式管理"的负面清单模式转变,以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光明日报社理论部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与光明日报社理论部等联合开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主题本次征文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围绕"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主题,要求摧于中国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为官不为现象对政府形象建设不断提出挑战。新一轮中国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政策取向,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智慧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实践中。然而,时下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却是,一些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相反,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等待、观望情绪,庸政、懒政、怠政现象蔓延。有人形象地将其概括为:"大领导轰油门,中领导挂空挡,小领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使其,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关键在于,政府和市场如何在资源配置中,扮演应有的角色,发挥应有的功能。也就是林毅夫所谓的,在经济发展和转型中同时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因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掉入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最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次深化经济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对外开放体制、国有企业、土地制度,以及城乡管理体制等层面,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本文对可预见的效益进行了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苗树彬 《科学咨询》2005,(19):14-17
近日,如何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变化、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医疗卫生领域中政府的职责与市场的作用等问题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日前举办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评估与展望"改革形势分析会上.来自国务院振兴东北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银行等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本刊特刊出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需要继续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中共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不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道路,而且创造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市场化的改革把政府的干预限制在最弱的水平上,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在中国,市场是由国家建构起来的,理论上资源的配置由市场支配,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却是由政府来主导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第二,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使市场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权贵资本主义式的利益集团,对政府的自主性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第三,"市场帝国主义"的想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年度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先后在北京举行。随着两大会议的相继召开,2014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指向日渐明晰。从多方对这两大会议的解读来看,会议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2014年在整体宏观政策上将要淡化增长,同时把改革列为重点,并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把握改革开放关键点,坚守底线思维,强化市场决定,发挥政府作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仍将高速发展。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大功告成,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除了极少数和国防安全有关的产业外,绝大多数在改革开放初期。如果中国能够沿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一个具有"有效市场"的体系,并在"有为政府"的因势利导下更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1998年以来机构改革的进程来看.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在未来几年中将有五个明显取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集中体制"能办大事"的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而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还是单一、是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不解决约束条件问题,很可能大事办不成,负面影响不小。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就难于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在于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弊端,进一步激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与创造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与治理。具体到与政府密切相关的三方面改革,公共政策意在构建有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力量积极性的包容性制度框架,公共管理旨在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协同共治的包容性治理结构,公共服务重在保证公平可及,加强关乎弱势群体基本需求、可行能力与发展机会的包容性创新服务。中央和地方正在强力推进的政务服务改革,既是积极的实践探索,又是对改革要义的有力诠释。面向未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动力与压力双轮驱动;加强改革成效评估;总结推广各地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20.
王嘉璐 《经营管理者》2011,(4X):302-302
经济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经济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改革开放、社会转轨的大背景下完成的。经济法的发展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渐进式改革"注定了经济法在发展初期以国家本位为主导、以经济行政法规、法律"双轨制"立法为特征,在稳定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