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领导干部精致的功利主义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危害甚大,其根源是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缺失。责任伦理是现代领导干部伦理精神的核心要素,是领导行为的价值基础。实现责任伦理是精致功利主义式领导干部的救赎之路。要增强领导干部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责任信念意识,从思想源头上抑制精致功利主义;增强领导干部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责任自律意识,在实践中抵制精致功利主义;确立促进领导干部服务公共利益的责任制度,以制度规治精致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2.
少数领导干部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并呈现多样化表征: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潜在的"实用主义者",现实的"机会主义者"。功利主义造成领导行为的短视化和狭隘化、领导责任的弱化与虚化、领导能力的庸俗化和功利化等严重后果。对此,要加强领导干部的自我引导,强化制度体系的刚性约束,发挥行政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精致功利主义行为的实质是"私人式"个体观的表现,其对政治生态、公共价值导向和公共政策执行等具有严重危害性。思想认识偏差、市场经济文化负外部性及干部制度的失范成为其错误产生的主要根源。防范领导干部精致功利主义行为,应准确把握责权利关系,合理配置责权利,并通过完善监督问责制度增强责权利平衡之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中层干部是机关工作的中坚力量,对推进工作至关重要。中层干部的定位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中层干部居"中",对上是兵,对下是官;中层干部是一"层",是一个群体和层级,处于单位领导和普通干部之间,在工作中承上启下;中层干部要"干",中层干部一般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是机关工作的骨干力量;中层干部要"部",就是在工作中不能仅当二传手,而且要积极部署、主动谋划。中层干部位定得准、作用发挥得好,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精致功利主义主要表现为高举理想信念坚定的大旗,捞取政治资本;贴着服务人民的标签,奉行实用主义;打着勤政务实的幌子,大搞个人政绩;表面上敢于担当,实则躲避转嫁责任;披着清正廉洁的外衣,谋求预期收益。要对其加以矫正,应坚持以德育人,从思想灵魂上拔掉精致功利主义的根子;科学评价政绩,从选拔任用上堵死精致功利主义者的通道;净化政治生态,从防控惩治上打压精致功利主义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当好生而后方能为师",这句话中蕴藏着丰富的做学、做事、做人道理。中层干部处在队伍"腰"的位置,承担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攻坚克难的重任,是业务中坚,也是领导后备力量。一方面,中层干部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新号召,适应工作新要求,顺应时代新变化,以抓铁有痕的毅力推动工作落实,做一名不折不扣的"学生";另一方面,中层干部也要指导好所领导的团队,对团队成员加  相似文献   

7.
干部精致功利主义是功利主义现象在干部群体中的新变化,在思想根源上、工作作风上和人际关系上表现得更有隐蔽性、目的性与针对性。对此,必须采用"组合拳",从理论武装、纪规教育、精准考核、约谈提醒、监督问责等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从严治理,坚决遏制和清除这种"温和式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中层干部是一个单位领导体系的中流砥柱,是单位执行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中层干部也是领导,而且是重要的领导,但更像是"工头",还不是"老板",发挥自己作用的舞台还不够大,体现自身创造性价值和宏伟  相似文献   

9.
机关中层干部因工作关系和单位领导接触较多,可能因一时之功为领导赏识,也可能因一时过错被领导误解,甚至遭到冷遇,成为群众眼中的"失宠"干部。如何尽快走出"失宠"的阴影,成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机关转变作风,就是要把下属的利益需求和期盼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为基层办实事、为下属解难题,增进感情、改进作风。感悟一:领导干部只有不摘"无花之果",机关才能不开"无果之花"。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盯着机关"甜果不多,苦果不少"的问题,改进自身"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功利主义作风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把脉",找准单位建设的关节点,抓住机关建设的"短板"和"瓶颈",不搞"政绩  相似文献   

11.
邢增銮 《领导科学》2020,(7):106-108
精致功利主义领导干部以趋利、避险、除异、强己、增势为目标,披"隐身衣"、找"替罪羊"、寻"代理人"、当"操纵者"、扮"传道士"、充"老好人"、施"离间计"、灌"迷魂汤"、放"烟幕弹"、演"苦情戏",社会危害极大,对党和政府形象的破坏力极强,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2.
杨雪梅 《领导科学》2012,(26):48-49
中层干部是领导层决策的贯彻者、执行者,肩负着把领导决定转化为结果的重要职责.中层干部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各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使用和调度,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将各项规划和战略落实到位,其执行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简单层次的执行能力、综合层次的执行能力、创新层次的执行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中层干部执行能力"金字塔"模型(见图1),并对中层干部达到每一层次应具备的主要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中层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如果中层干部能够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同频同力,单位人心就齐,事业发展就好;如果中层干部之间不团结,互相拆台、互相结怨,单位人员之间就会猜忌较多,互相提防、一盘散沙,单位事业发展就会受阻。但由于多种原因,中层干部之间往往恩怨情仇较多。那么,中层干部之间缘何多结怨呢?一、上级的原因——对"怨"重视不够,因"失"积怨一是因判断失误积怨。有的领导认为,中层之间有矛盾,既在所难  相似文献   

14.
<正>中层干部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是单位业务承担的中坚和未来领导力量的重要储备。中层干部是组织的"腰","腰"硬则组织强,"腰"软则组织弱,甚至会导致组织"塌方"。现实中,少数中层干部处于非正常状态:其一,不愿意"身动",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和"传话筒",接受任务不分析、不研究,直接交给下属;下属完成的任务,不检  相似文献   

15.
辛勤 《领导科学》2021,(2):91-93
在单位治理中,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者与中层干部之间、不同部门之间都会产生争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为了妥善解决不同群体间产生的争端,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尊重每位班子成员的意见,平衡好正副职干部的利益诉求;二是单位领导者不宜越过中层干部直接给其下属分派任务,在资源分配上必须考虑每个部门的需求,切实保障每个部门的核心利益;三是明确每个部门的权责界限,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调部门间竞争的"鲇鱼效应";四是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切实维护普通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正>比较而言,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微妙性。尽管领导班子所有成员都是中层干部的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的关系更直接、更重要,工作、心理、感情互动更多更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层干部只是在接受分管领导的领导。但是,  相似文献   

17.
中层干部是单位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参与、执行、监督的重要职责.作为中层干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实现组织目标、展现组织领导能力、晋升职位的前提条件.如何才能做好中层,一些中层干部还有诸多困惑.结合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笔者认为,做好中层,关键是要"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18.
<正>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直接执行者和开展农村工作的基础力量。乡镇机关中层干部处在乡镇组织架构和领导层次的中间位置,岗位设置具有任务单一性、职责专业性和工作独立性等特点,属于业务上的尖子、工作上的骨干。但近年来,部分地区乡镇中层干部"青黄不接"的窘境愈发显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层干部断档问题非常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层干部主要是指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一般通过竞争上岗或依法选举并由相关部门备案等程序产生。机关中层干部是联结领导与群众的纽带,是领导决策、工作部署得以执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党政机关高度重视中层干部执行力提高,采取了竞争上岗、年度考核、轮岗交流、后备推荐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层干部执行力出现的与决策推进和工  相似文献   

20.
领导和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两个层次,领导力和执行力是管理方法的两个层面。领导层制定的学校各项决策方案,需要中层干部组织实施,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制约和影响着领导层面决策方案的落实。好的执行力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笔者阐述了中层干部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执行力及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