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本"政治思想的内涵为"重民""为民""治民"。在传统政治文化下视域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困境为:"共治"的治理理念尚未全面树立,执政党的建设相对滞后,实践中长期忽视培养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民本"政治思想对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表现在:"重民",树立"共治"的治理理念;"为民",加强党的建设;"治民",培育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海关工作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探索谋划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国家改革战略的迫切需要。海关应进行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和执法理念改革,重新确定海关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主体定位,通过推进"权利体系"、"法治体系"、"民主治理""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海关治理体系"现代化,将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乌尔里希·贝克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主旨和核心思想是"反思现代化",即从环境、生态、家庭、社会、科学、政治等多个视角反思现代化给社会带来的风险,以社会主体的身份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包括个体自我、组织自我、科学自我、政治自我等。我国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我国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以指导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提升风险预防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过程中,伦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不仅是"硬治理",而且包括"软治理"。文化、价值观与伦理是国家治理的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的伦理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从国家治理的方式看,德治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具有导向作用;五是从国家治理主体角度说,提高道德素质是各级管理者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正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具有物质层面的"四个现代化",更要体现为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制度上要实现市场作为主体的经济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组织作为主体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进政府作为主体的政治现代化(或称国家现代化)。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必然是在遵循人类文明共识即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并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政工干部树立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现代化的政工干部应当是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有科学观察、理解和解释现代生活的思维系统,并在认识和体验世界的主体能力方面培养出"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政工干部树立现代化思维方式的类型,首先要体现信息社会这个时代特征树立信息思维方式,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系统性以及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统性的弊端要求政工干部树立系统思维方式,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要求政工干部必须树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沈巨磊  张熹 《经营管理者》2013,(7X):278-27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面向社会输出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本文从思想政治辅导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涯规划、校园文化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四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对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视野     
<正>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四条标准民主化。治理方式民主化要将"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统一起来。停留在"理念"上的民主治理,在实践层面上很可能演变为"替人民当家做主"。法治化。法治是现代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方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的现代化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秩序,群体性事件频发需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参与扩大需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把"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为基层政府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群体性事件治理能力指明了方向。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政治及行政管理民主化、法治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一词之变,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治理取代管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从政意识和领导方式的一次嬗变。管理与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一样。两者的具体区别在于:其一,行为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乃至个  相似文献   

11.
<正>"治民民主"和"民治民主"是国家治理民主的两种民主形态。在思想理念和政治实践中,这两种民主形态对民主的理解不同。"治民民主"把民主理解为"为民做主""替民做主""让民做主"和"由民做主","民治民主"把民主理解为"民做主"。"治民民主"的主要特征是"官主民主",官主动而民被动,路径自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是对规模巨大的海量信息进行获取、管理和处理,使之帮助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架构和思维模式。大数据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方法。大数据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助推器,是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的新通道,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密钥",是国家安全的"神盾"和"防火墙"。以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必须建立大数据国家战略,保证数据公开,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数据立法,加强国际合作和培育大数据战略人才。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表现是农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真实写照。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村合作社和村民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四元主体",但因权责配置失衡、治理参与主体非结构化安排、村民选择性公共参与逻辑、治理机制不健全且碎片化以及规范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等,主体间关系呈现出"行政指挥—迎合执行""乏力参与—双面回应""权威下达—消极服从"和"利益汲取—惯性依赖"的异化特点。对此,为了有序和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活动,需要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间的主体权责关系,明确乡镇政府和村民间的主体地位关系,培育村委会和村民间的主体信任关系,界定村委会与农村合作社间的主体运作场域,提升村民的自治与话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春生 《经营管理者》2013,(29):307-307
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结合时代发展和变化,要坚持"三个贴近",通过优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进一步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要坚持"三个面向",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向心力;要坚持"创新载体",拓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渠道,进一步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力,从而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含义,是达成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重要基础。从制度的维度来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依据、内涵和目的等方面,都是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不是接受西方国家的政治理念和话语体系,绝不是西方化和资本主义化。从治理的维度看,我们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是在政治和法治意义上使用,它扬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吸收了西方"治理"概念的有益成果,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从现代化的维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不是"第五个现代化",而是从制度和制度执行力层面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以"建章立制,重拳反腐"为标志的政治新常态时期。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称这种新常态为"习式政治新常态",并概括了其六大特征:在政治根本理念方面,赋予了人民主体地位以全新内涵;在政治发展方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政治清廉方面,形成了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崭新格局;在政治民主方面,进一步塑造了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治国理政方面,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新布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建设方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在根本上要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要求相适应,构建一个由"理念—体系—机制—能力"构成的整体性理论与政策框架。理念决定高度,理念决定先进性,理念决定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因此,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先后提出"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标志着党的工作机关已正式纳入机构改革一体化轨道。党政合署机构改革要秉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精简、统一、效能""职能、差异、系统"的基本原则,在深化改革方面坚持上下同步,在能力提升方面坚持协同作用,在组织制度方面坚持立法规范,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主要体现在目标指向、治理格局、治理路径、重要指标、技术支撑等方面。兰考县在政治建设方面坚定"四个意识",把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贯彻到县域治理各个领域;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注重文化引领,发扬红色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方面永葆为民宗旨,注重民生提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新突破;在生态建设方面严守生态红线,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生态治理和循环经济双赢。根据兰考实践,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注重改革创新,发挥制度优势,共建共治共享,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发挥大数据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要有政治定力。政治定力的底气来源于政治站位。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守好阵地、把好导向、管好队伍,把党的声音宣传好,把群众的呼声反映好,把舆论氛围营造好。要有谋划能力。工作谋划上既要符合中央、省市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