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著名宰相李德裕心怀济世安邦之宏愿,有着宦海沉浮的经历:门荫入仕,初露锋芒;排摈外调,奋发有为;曲折入京,功流社稷;贬谪南荒,留心著述。其为官之道的启示在于:尽心是为官者的第一要求,守道是为官者的基本品质,恒心是为官者的必备素质,学习是为官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
正古往今来,一代王朝之兴盛,必离不开一代明主与贤臣。纵观中国历史上之显盛王朝,均有圣明君主之谋国兴业,贤明臣子之忠君效国。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被后世大为称赞,一代名相房玄龄光耀于史册,他的为官侍君之道亦流传至今,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当今社会,领导干部应学习先贤为官之道,从中汲取精要,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盛气象,这一盛世自然离不开李世民的雄韬伟略,然而更有赖于其身  相似文献   

3.
唐代名相李德裕出身世家,生逢乱世,恪守公德,誉满天下,但又因失守私德,谤满天下。其经历值得当今领导干部鉴戒。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的封建王朝即将灭亡时,总会有人充当救火队员,想扶大厦之将倾,明朝的孙传庭就是这样的人物。《明史》有云:"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1593—1643),字百雅,明代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代州古称雁门,他曾任兵部尚书,所以人称"雁门尚书"。孙传庭出身文臣,但颇有军事谋略,曾俘获兵力最强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所部陕西营兵为崇祯晚期的精锐部队。后人对孙传庭的认识往往只限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对他的为官政绩却知  相似文献   

5.
中唐宰相陆贽参与机要十余年,从秘书学角度看,其佐政之道表现在直言相谏、具有远见卓识和民本主义上。其成功之道主要在于其翰林渊源、乱世历练、个人品德三方面。陆贽的辅佐智慧对当今秘书人员有如下启示:巧言慎行,刚正不阿;有远见卓识,用行动证明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虽是一位圣明之主,但同样少不了猜忌之心。宰相刘泪,大将李君羡就是因受猜忌而成为刀下冤魂。而三大功臣或以才智之魁,或以功勋之首,或以雄辩敢谏名高一时,处境更为危险。但他们却以高超的智慧善终,且各行其志,扬名青史。他们是李靖、房玄龄、魏征。  相似文献   

7.
用人的奥妙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今属江苏)乡间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无聊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 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如在家不肯干  相似文献   

8.
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对吏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改革之所以富有成效,与他与众不同的用人观直接相关。一、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非常讲究道德操守,在应天府当巡抚时,放着八抬大轿不坐,却坚持骑驴子上班。这样一来,他手下的官吏颇  相似文献   

9.
朱屹  杨建新 《领导科学》2012,(33):47-49
贞观盛世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也有许多人的功劳,但功劳最大的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贞观盛世的第一位宰相房玄龄.可以说,正是唐太宗与房玄龄的珠联璧合,才成就了贞观盛世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三十余年,从马上打天下到马下治天下,堪称唐太宗的股肱之臣.在云谲波诡的宦海中,房玄龄从记室参军做起,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倒翁.房玄龄的人生轨迹给后人一个重要的启示:既工于谋国又善于存身者,方称得上智能之士否则,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那么,房玄龄又有怎样的存身之术与谋国之道呢?  相似文献   

10.
刘德文 《科学咨询》2010,(10):98-98
咬边是焊接中常见的一种焊接缺陷,它会使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降低,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较好的克服咬边,特别是在培训教学中更应注意这些问题,教会学生克服的方法,正确处理,提高焊接技能。  相似文献   

11.
观诚对要了解的人,详细察问,听其所言,穷究其辞,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略施小计,试探他是否诚实;使他管理财政,考验他是否清廉;将他置于危险境地,观察他是否  相似文献   

12.
敖堃 《领导文萃》2013,(13):43-45
制度更可靠汉武帝深谙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为了招揽人才,他甚至下求贤令,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曾祖父刘邦识人、用人、控制人的特殊天赋,刘彻更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控制人才。制度显然比天赋更可靠。最初是贤良对策制度。汉武帝首先提出治理天下的一些难点,给全国人命题作文,上书言政,通过对治国之道的论述来发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全国举荐直言敢谏之士百  相似文献   

13.
敖堃 《决策》2012,(5):86-87
武帝一朝,人才荟萃,面对如此之多的能人,刘彻要怎么去驾驭他们呢?其实,在人才管理上,汉武帝最善于平衡术,在提拔人才和冷落人才之间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4.
张杰 《领导文萃》2022,(1):50-52
在革命战争时期,陈毅同志总是能够将部队很好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诀窍就是:知人善任、慧眼识才,他往往能及时发现和起用那些能胜任其职的优秀军政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变的人,可谓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不过,不管他的性格多复杂、形象多善变,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曹操的用人之术直到今天对我们的干部任用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多读者都应该知道约两千七百年前,当时的楚国有位叫卞和的老人,向楚王呈献和氏璧的故事.和氏璧后来就成了古代很多朝代的国玺.  相似文献   

17.
18.
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汉初立国后不久,一批战功显赫的功臣如韩信、彭越、英布等,被最高统治者设计杀害,而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萧何、张良、周勃、陈平等人,却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得以保全性命,并且还能福及子孙。萧何等人能在政治斗争的惊涛骇浪中顺利躲过种种危险,凭借的是  相似文献   

19.
<正> 《西游记》中曾讲到,孙悟空在天宫当了10多天的“弼马温”,回到花果山时,小猴子们都说10多年不见大王了。孙悟空说:“才只10多天,怎么说10多年?”群猴们回答说:“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快,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这里包含了古人对不同条件下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可变性的朴素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 公文定密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的规定,对载有国家秘密信息的公文在形成时确定其秘密等级的工作。公文是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信息,管理党、政、企事务等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秘密最普遍、最大量的载体,是国家各种秘密的聚焦点,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窃密者的重要目标。正确确定公文秘密等级,既是公文拟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强化保密工作的首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社会对信息交流的大量需求,对准确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