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群体应急决策风险来源众多,且对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两方面对大群体应急决策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并将各风险因素与两类群体效应(认知冲突和关系冲突)进行关联,建立大群体应急决策风险致因体系。在此基础上,设置由个体认可度、群体结构、沟通方式、决策策略和外部影响组成的仿真变量,然后基于观点动力学利用Netlogo工具建立大群体应急决策风险致因多主体仿真模型,最后通过案例模拟得出各风险因素致因机理的一般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控制高认可度决策主体的比例,增加聚集间交互,采取必要的预见性措施,对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共识速度,应对决策环境的高动态性具有积极作用。研究有助于掌握大群体应急决策风险因素的组成及其影响规律,为应急决策的策略引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领导班子内部冲突涉及领导制度、组织规范、行为模式等诸多问题,但任何外在行为都是内在心理的反映。班子成员之间常见的相互戒备、心照不宣、貌合神离就是班子冲突在群体心理中的写照,而群体心理的异化及调整涉及群体心理结构。因此,从群体心理结构探讨领导班子内部冲突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单位主流群体与边缘群体情感绝缘主要有认知绝缘、价值绝缘、关系绝缘、话语绝缘、沟通绝缘五种类型。情感绝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因利致恨、因誉致妒、因偏致碍、因疑致隔、因谣致乱、因事致怨等。疏通情感绝缘,可从"搭桥""换位""共生""兼听""赋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冲突可能阻碍群体的正常运转,但同时也逐渐变成群体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离开创新无法生存和进步,不管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还是组织结构创新,对于企业来讲都是至关重要。在创新成为主题的时代,成为关系组织存亡的关键因素,那么创新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就不容替代。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中,时时刻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互动行为,在这些行为中,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分歧、争论、辩解或对抗,这种现象反映在组织行为学当中就称之为冲突。群体间冲突又是组织内部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群体间冲突的管理是也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道德是社会的重要规范,内在地制约着人们行为的方向、力度和抉择标准。道德风险是指因内在和外在因素引发的违背道德准则而危害公共利益行为的可能性。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风险社会已经到来。从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看,人性自利及制度漏洞是它产生的重要根源。单位作为社会组织,其领导层、群体成员以及个体成员都有产生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7.
高校群体暴力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在借机发泄、逆反心理、表现欲和英雄情结、盲目从众及法不责众等心理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应对高校群体暴力的冲突阻断机制和处理抑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2009年,各种因素将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减少群体事件,难度较大。首先,因各类维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增加趋势。在农村,因土地、林地和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单位群体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主体道德表达不确定的风险、道德规范发挥作用不确定的风险和社会环境变化不确定的风险。机会主义倾向、信息不对称、有限道德管理缺位、内群体互惠性是诱发风险的主要因素。防范单位群体道德风险要重点建设思想、制度、监督和惩戒四道围栏。  相似文献   

10.
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对道德的要求影响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并促使人们对道德进行关注。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实验室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道德受胁时的消费行为决策偏好。一方面,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设备记录视力正常的被试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境(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过程,并通过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析,测定被试在面临道德冲突情境时的认知加工差异;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结合实验室实验法进一步探索启动了不同类型道德受胁(自我vs.群体)的被试对生态产品产生偏好的条件、边界及心理加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启动道德受胁的启动范式存在边界条件,即启动的刺激材料所涉及的道德行为必须是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不是涉及个人所在群体的群体利益时,才能成功启动道德受胁;第二,个体的护面子倾向也存在边界条件。即,在不启动被试的自我肯定时,护面子倾向在道德受胁对生态产品偏好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而当启动被试的自我肯定时,个体在面临道德威胁时,其通过护面子倾向影响生态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消失。本研究丰富并拓展了道德心理学和面子文化在营销领域的研究,对相关企业制定道德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熟人群体指为帮助群体中的某个自认为权利受到侵害、不愿或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的个体,通过熟人关系聚集,伺机闹事,以图解决问题的群体,它是多发型群体性事件的引发者,也是核心阶层。熟人群体具有以利益诉求为目的、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多有组织预谋的组织特征,其心理特征表现为天然性闹大、模糊式仿效和理性的冲动,行为特征表现为利己偏执、强煽动性和弱暴力性。熟人群体涌现的原因大致可从社会有失公平、规范存在缺陷、社会控制失效以及社会个体失衡四个方面分析。通过法治实现、德规重塑、舆情善导和处置有方等对策治理熟人群体。  相似文献   

12.
单位主流群体退化会导致单位死气沉沉,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单位主流群体退化的原因有思想僵化、群体分化、核心腐化、矛盾激化、环境恶化、监督弱化等。预防单位主流群体退化要建立学习机制,防主流群体思想生锈;建立调解机制,防主流群体内部分裂;建立反腐机制,防主流群体整体塌方;建立监督机制,防主流群体各行其是;建立管控机制,防主流群体脱离视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立法对"机动车群体交通事故"并未明确界定的今天,群体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群体事件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形,里面牵扯群体事件的损害赔偿原则、赔偿标准、请求权问题等诸多复杂问题。本文仅就群体事件中的请求权问题进行分析,对受害人的请求权的行使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具有隐蔽爆发性、集中破坏性和易受感染性等特点,其成因客观上是体制漏洞和惩处力度弱,主观上受人性自利和领导道德的影响。预防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应增强惩处和监管措施,完善单位体制机制,加强对单位领导道德修养的考核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单位风气,提升单位个人道德风险自我防护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最常面对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有效而妥善地处理和化解各种冲突,以增强组织的群体内在动力,激发组织自身活力。共生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整体论思维和整合性方法,为人们认知和解决管理中的冲突问题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法论指导。客观认知管理活动中的冲突,要走出道德预判的类型谱系,区分利益型冲突、结构型冲突、异质性管理文化冲突和角色间的存在性冲突,针对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公私观念偏差、科层制与等级观念交错、社会异质性特征加剧等现实情境,挖掘冲突的产生根源。要破解管理冲突困境,须建构管理共生体——变革组织结构,从管控转向授权赋能;构建主体间性,从二元对立走向主体间共生;优化组织制度,从自利走向共享;缔结心理契约,从自我封闭走向包容互信。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如何提升主流群体整体凝聚力、加快群体知识更新、优化群体结构、合理分配群体资源、最大化激发主流群体内部活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主流群体作为单位各项管理任务中"承担者"的角色,决定着整个任务的成效。主流群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部门的群体成员在专业、技能、学历、年龄、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对主流群体进行有效激励、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各单位、各层级领导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群体动力下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中存在着羊群效应,本文首先介绍了羊群效应的涵义;其次分析了群体动力因素对羊群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大群体规范的灵活性、严格决策机制、充分利用群体内聚力的积极作用、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培养有效的群体士气等方法可以减少群体中羊群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班级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学校的班级小组、班委会、团组织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指班级里存在着的一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的小群体。班级的非正式群体之间有可能相互交叉,群体内成员之间的联系或松散或紧密,它的存在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在社交、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体纠纷在我国社会呈逐年上升趋势,群体诉讼中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分离冲击了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国内群体诉讼实践状况,通过分析国外相关制度,从权利登记程序、代表人适格等方面对我国代表人诉讼中当事人适格制度提出合理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一种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群体评价方法多是静态且无交互的不足,探讨了一种多阶段交互式的群体评价方法.在给出几个假设条件之后,对多阶段交互群体评价的过程进行了描述;然后从"纵向"和"横向"2个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群体意见的稳定性指标和一致性指标,以此探讨交互终止的条件;在群体交互加权算子(DOWA算子 和DOWGA 算子)的基础上,对各轮交互结果进行了集结.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