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叔     
苏文勋 《领导之友》2012,(10):37-38
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曾经是农民、是工人?如若是,那倒显得很亲切。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留美博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如若是,那倒显得很特别。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一校之长?如若是,那倒显得怪怪的。初见"根叔"二字,是在网络上,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也有点儿不以为然。总觉得,和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猪坚强""楼脆脆""算(蒜)你狠""逗(豆)你玩"之类似的,在无奈的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以来,年逾九旬的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不甘寂寞,出访日本,投书媒体,发出"钓鱼岛属于日本""日本祖国""慰安妇问题已解决"等颂扬日本殖民统治、出卖中华民族主权与利益的惊人狂言。李登辉这些言论动机何在?为何他会在生命末年发出如此狂言?不妨让我们对他的言行作一番剖析。三大政治动机要了解李登辉这些言论、举动的政治动机,就要从李登辉的政治信仰、岛内政局变化与当前周边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多方  相似文献   

3.
正"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我对很多人说。"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够很快克服。相反,每天叫嚷着"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差。你自己或是你周边的人,是不是也曾经历过这种事情  相似文献   

4.
赵义 《领导文萃》2012,(13):22-23
全国"两会"如此庄严的场合,出现一些"出位言论",应当说不是人的智识水平出了问题。相反,越是一些"出位言论",可能背后都对应着严峻的社会问题和不合理的现状。从凝聚社会的角度看,这反映了一种对于共识形成颇具破坏性的认知习惯———目的正确决定手段正确。如果稍加引申,这种对于手段正当性的轻视就会得出很荒谬的结果。"三公"消费是有体制上的原因让人不得不做,但并不  相似文献   

5.
<正>"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我对很多人说。"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渡过难关。相反,每天嚷着"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你自己或是你周边的人,是不是也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呢?  相似文献   

6.
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来说,口头禅既是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的体现,也是其内心深处权力观、政绩观和群众观的下意识流露,甚至会成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风向标,不可不慎重对待。尤其是诸如"我代表组织""你给我……""不行就换人""别讲客观""我不管过程""按惯例""看着办"等口头禅,一把手们应当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谭,把你的快乐分给我一点儿好吗?”“哈哈!不行,我自己还不够用呢!”第一次见到谭嶷是在她的办公室里,身着整洁得体的职业套装,飞扬的神采和对事业、生活的自信都写在脸上。如今30出头的她已经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部的经理,是个从容不迫、敏锐  相似文献   

8.
言传身教     
李冬梅 《领导文萃》2010,(7):145-145
<正>教我儿子从小就学会劳动,可以说,我是言传身教的。"儿子,"我说,"你每天上幼儿园,这就是你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检查、监督。你明白吗?""明白,爸爸。""那你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要总结一下,你一天都干什么了,好吗?"  相似文献   

9.
黄云生  于榕 《经理人》2006,(3):24-25
富有个人魅力的经理人能吸引员工的认同及追随,也具有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资本无论你是否承认,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都确确实实地存在,即便是最优秀的企业、最开明的老板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正>正确、妥善地做好群众工作,关乎新时代各种政策方针能否顺利实施,关乎基层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作为基层办公室人员必须首要面对和解决好的难题之一。笔者认为,基层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拿出一份真心,把真爱交给群众,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即做到"读你""懂你""爱你"。  相似文献   

11.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13):32-33
"八风"来了,你站在何处苏轼写过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佛教用语,它指的是利、衰、誉、毁、称、讥、乐、苦八件事,包括"四顺""四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伙子乘船顺江游览。湍急 的江面上险滩林立,激起一个又一个 漩涡。船夫在江水中轻松地划着船,如 履平地一般。老人已经满头斑白,双手 上遍布老茧。小伙子掸去溅到脸上的 水,问船夫:"老人家,你在这条江上划 了多少年船了?""从我16岁起,到现在 已经整整50个年头了!""那么说,你对 这条江很熟悉喽?""当然!"小伙子恍然 道:"怪不得你对江中的每一处险滩都 这么熟悉!"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14,(6):108-108
正买鞋"老公,我喜欢这双鞋。"老公看了看8888元的标签,说道:"钱可能不够,就带了一半。""那就买4000的那双吧。""不是告诉你了吗?只有一半:88。"考验昨天问男友:"是不是其实你是富二代,一直在考验我啊?"男友兴奋地说:"我也一直觉得我是富二代,是不是我爸在考验我啊!"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而是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  相似文献   

15.
给的学问     
<正>给口德: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给掌声:有些人一生都没给过别人掌声。不懂鼓掌的人生太狭隘。给面子:不给面子是最大的无礼。伤什么,别伤人面子。  相似文献   

16.
栾慧  赵良美 《领导文萃》2014,(13):52-56
正66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3月5号那天回到"老家"——北京市人大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王曾经担任北京市长,在听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及文化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时突然插播。"现在网上很时髦的一个韩剧,叫什么星星?"王岐山问。代表们沉默。有年轻代表小声提及:"《来自星星的你》。""对,《来自星星的你》。你看,你们官员都不知道。"王岐山  相似文献   

17.
基层减负“越减越负”的怪象及其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减负过程中不乏精简了文件却提高了标准、精简了会议却提高了频次、精简了调研却增加了名目、精简了惯例却增添了新规等现象,以至于基层人员抱怨"越减越负"。究其根本,在于减负问题累积而成,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形式解决形式,注定"减效"难成而"创形"不止;以"自上而下"的惯性思维,难以厘清基层属地的权与责;在"多头领导"体制弊端下,事多人少终难有效缓解"苦""累"。要想真正减负,就需要先减"重",以时间留白来缓解"重负",以空间留白来缓解"重压",以管理留白来缓解"重虑",以情感留白来缓解"重忧"。  相似文献   

18.
秦海 《领导文萃》2013,(15):66-67
看了标题,一定会有人说:这老秦,可能真是老了,连话都不会说了,哪来的"犯正确"的说法呀?是的,没有这个说法。查这个"犯"字,按我们中文的约定俗成,它后面只能配贬义的、不好的词,如"犯错""犯难""犯懒""犯病""犯浑",最不好的当然是"犯罪"。"犯法",这"法"是中性词,但同"犯"一结合,就大大坏了的。那么"正确"是个褒义词,怎么能同这个"犯"搭配呢!难道能说"犯英明"吗?笑话,笑话!但是,只要你能理解"犯错误",也就能理解笔者"创造"的这个"犯正确"了。后者正是相对于前者而言的啊。从我有生以来的所读所见所闻所经的一些人和事,都能印证他的这一解读——可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犯正确"。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8,(18):116-116
找工作在街上看到了大学同学,忙上去打招呼:"喂,小张,毕业都半年了,现在在哪高就啊?"小张叹口气,说道:"别提了,你说咱俩老爷们念什么文秘?工作一点都不好找!那些老板们都只要女秘书!""是啊,我也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女老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0,(13):112-112
<正>握手之后"你认识银行家杜朗吗?""认识,他品行很坏。""我同意你的看法,人们都说他很不道德,同他握过手之后,都要数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少没少。"实验的结果美国政治家查尔斯·爱迪生在竞选州长时,不想利用父亲(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声誉来抬高自己。他这样自我介绍道:"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在利用父亲的名望。我宁愿让大家知道,我只不过是我父亲早期实验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