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当前复杂和快速变革的环境中,创造力对组织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作为与创造力相关联的重要因素,研究者们对于领导行为对创造力的作用保持了长期的关注。反馈不仅是领导者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和行为矫正工具。        以自我效能理论和关系认同理论为基础,从领导和组织成员互动视角,探讨上级发展性反馈对组织成员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3阶段分时序方式,收集来自某综合性重点大学所属科研团队的442位科研人员及其领导的配对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①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影响组织成员创造力;②创新自我效能部分中介上级发展性反馈与组织成员创造力之间的关系;③组织成员对领导的关系认同感调节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创新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创新自我效能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组织成员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当组织成员对领导的关系认同感高时创新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显著,而当关系认同感低时创新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对于领导反馈与创造力间关系的理解,丰富了上级发展性反馈影响创造力的内在机制的探索,发现了上级发展性反馈影响组织成员创造力的重要边界之一,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系认同理论的运用范围,领导者可以通过提供发展性反馈以及与组织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来促进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领导排斥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研究运用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采用分层回归法探究领导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效应和神经质的调节效应。369份两阶段追踪问卷数据表明:领导排斥显著负向预测员工创新绩效,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神经质负向调节领导排斥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负向调节反馈寻求行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对领导的监督管理与组织的文化建设,建立规范化员工反馈机制,并对高神经质员工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进一步提高员工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周文莉  彭纪生 《管理学报》2014,(4):548-554,609
基于组织支持理论,检验了组织创新支持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支持感影响员工创意产生行为,并完全通过创意产生行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创意执行行为。在引入成就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后,虽然组织创新支持感对员工创新行为仍存在直接影响,但这一直接影响路径系数显著下降,组织创新支持感通过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创意产生行为,进而影响其创意执行行为表现。在引入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后,组织创新支持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也有明显下降,组织创新支持感通过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创意产生行为,进而影响其创意执行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究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验证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通过309份有效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差错管理氛围与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与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应在内部建立良好的差错管理氛围,应重视提高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应密切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增强员工的心理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鉴于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因此,通过建立差错反感文化、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嵌入感和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来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嵌入感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完全通过创新自我效能和工作嵌入感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发挥负向影响,且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还会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工作嵌入感,进而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6.
探析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及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以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的混合模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工具软件对获取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自我效能感及员工创新行为的得分都较高;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及自我效能感均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变革型领导不仅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还能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调节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组织支持感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其中的影响机制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同时从认知和情绪视角切入,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引入到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了248名研发人员,在检验了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检验了研究假设,结果发现:①在中国情境下,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预测力,其中主管支持的预测力最强;②创造力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研发人员组织支持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情绪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④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同时纳入中介模型后,两者的中介作用完全解释了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政治技能和员工建言行为都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议题,虽然关于两者各自的研究较多,但尚未见到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上级的配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本文对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关系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治技能与建言效能感正相关;员工与上级的关系及其过往绩效是政治技能影响建言效能感的重要作用条件,表现为关系/绩效水平越高,政治技能对建言效能感的正向影响越弱;同时,建言效能感完全中介了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绩效及上下级关系调节了建言效能感在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感这两个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478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对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与实证结果包括:首先,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最后,创造性地将创新自我效能感引入到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打开了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这一黑箱。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社会认知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视角和基础,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敏 《经营与管理》2023,(3):133-140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越来越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而组织的创新程度取决于员工创新行为。为了促进员工创新,赋予工作一定的自主性特征至关重要。通过对318份问卷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工作自主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建设性责任知觉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建设性责任知觉进行中介传递。  相似文献   

11.
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推动力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中国组织情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员工创新行为: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和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两者所产生的创新绩效存在巨大差异。然而,现有文献对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研究不足,理论研究已经无法适应实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员工创新行为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丰富创新行为的研究内涵。本文以新兴的领导发展取向——分布式领导为切入点,引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分布式领导对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以408名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分布式领导对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分布式领导与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同时,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交互调节了分布式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为解构中国创新管理实践中纷杂多样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诠释,丰富了中国情境下的创新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选择企业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245套员工与其直接上级的配对数据,探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重点分析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牺牲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组织认同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自我牺牲领导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以280名新生代员工为调查对象,本文探讨差序式领导对新生代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同时也验证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组织结构有机性、雇佣关系氛围的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松  翁清雄  张越 《管理评论》2023,(2):216-227
上级对下属建言的消极反应(即领导拒谏)是否及如何影响下属的工作结果这一问题长久以来被学者们所忽视。本研究基于情感事件理论,考察了员工工作挫折感在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工作满意度、建言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5位员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建言行为负相关,与反生产行为正相关;(2)员工的工作挫折感部分中介了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之间的关系;(3)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了领导拒谏对员工工作挫折感的影响,即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高,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挫折感的正向关系越弱,反之越强;(4)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员工工作挫折感在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即员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高,该中介效应越弱。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以知识共享行为为中介变量、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探索职场友谊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实证分析可知:职场友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在职场友谊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中,知识共享行为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尽管在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批判性思维被广泛认为是决定个体创造力的重要个性变量,但却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而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文试图从个体认识论的角度,将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引入管理学领域,通过211对直接领导—下属—同事的三方配对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工作情景中批判性思维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尤其是研究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思维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领导—成员交换在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起缓冲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R&D员工领导创新期望、内部动机与创新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组织行为研究领域推动员工创造、创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跨地区企业研发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对领导创新期望、员工内部工作动机及其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研究发现,在我国背景下,直属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创新期望、员工之间横向交换对研发员工创新的行为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员工内在工作动机在领导创新期望、员工横向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本研究的调查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组织内员工创新行为推动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会对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员工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员工正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其创新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前景与未来。本文基于中国文化和组织情境,从员工个体创新动机视角将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归为主动和被动,以306名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分布式领导对新生代员工不同性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与其被动性创新行为呈负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在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此外,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的交互项调节了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为企业如何指导新生代员工进行有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实证方式探索了企业创新过程中,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的作用影响机理,以及组织创新气氛在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作用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将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员工创新推动的内在组织行为过程,并在创新领导方式以及创新管理实践层面为组织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交换和内部动机理论,本文探讨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厘清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心理授权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316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对象,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和心理授权在两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