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者坚守公心,既要追求目标公正和程序公正,也要保证结果公正。领导者坚守公心,从文化层面来看,有利于塑造公道正派的工作风气;从组织层面来看,有利于培养精明强干的团队人才;从效益层面来看,有利于创造蒸蒸日上的业务绩效。领导者践行公心意识,既要以规章制度为准绳,严格执行单位管理机制,又要以道德情操为约束,始终恪守公平公正底线,同时还要以服务集体为追求,坚决维护组织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组织发展的方向、时机、节奏、原则问题上,如何妥协而又不失原则底线,如何宽容而又避免领导者个人主观情感化,其把握的难度必然带来领导者灰度管理的不当表现。在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面前,有可能不能坚守价值立场和价值底线,管理随意性也会弱化制度效力、降低领导权威以及破坏上下级关系,而其矫正之策首要在于清晰明确管理思维,关键在于坚持底线和原则,把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导致难以承受的后果。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堕落腐化就是突破逾越了底线。新时代,党员干部须必须充分认清底线、科学设定底线、始终坚守底线,切实铸牢拒腐蚀、守清廉的思想防线,扎实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具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守心、守口、守志。  相似文献   

5.
董鹏 《秘书之友》2014,(6):16-17
正秘书应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秘书人员要做到守心、守口、守志。一、守心所谓守心,就是要守住心灵的净土。俗话说,思想支配行动。领导干部心如止水,思想就不会荡起贪  相似文献   

6.
正秘书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具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守心、守口、守志。一、守心。所谓守心,就是要守住心灵的净土。领导干部心如止水,思想就不会荡起贪欲的涟漪。要常怀律己之心,抛弃非分之想。面对名利的争夺、物质的诱惑,要有顽强的守心能力。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利诱,不为情惑,时时刻刻想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  相似文献   

7.
变革创新是生存发展之基,却并不妨碍个人坚守本性和本心。领导者应认识到"变革创新"与"抱朴守拙"均聚焦于持续发展目标,虽是两种不同方式却相辅相成,"变革"需要以"抱朴"为底线,"守拙"需要以"创新"为方向。基于此,领导者行事过程中应思维活跃然谨言慎行,破旧立新但收敛锋芒,多方涉足却少私寡欲,追随潮流也保持本性。  相似文献   

8.
员工队伍特性的多元化必然要求领导者管控、引导方式的差异性,在分配资源、机遇和全面引导的过程中适度而理性地"偏心"也就成为必要的管理方式。科学、理性"偏心"的关键在于立足发展的根本初衷、坚守行为的绝对公正、严守制度的基本底线、着眼效果的最终实现、确保利益的绝对公平。创新"偏心"管理方式,要发展为先、保障利益,对员工分类、有的放矢,有舍有得、整体公平,行为合规、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9.
社论社评     
正不切实际,不做实功,不见实效,再科学的部署、再美好的蓝图也只会成空。惟有凭实立身、以实为尺,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方能积跬步致千里。2014年6月12日《善作善成,发挥好能力》评论员人民日报没有安全,一切都失去意义,必须坚守红线—"红线"就是"生命线"、"责任线"、"高压线"。对"红线"要有敬畏之心、戒惧之心。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难保事故不重演。2014年6月11日《全文公布事故调查报告的警示价值》每日评论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0.
刘哲 《领导科学》2020,(3):103-105
领导者过分强调"搞平衡"而维系一团和气,反而容易招致下属抵触与不满,这主要在于"搞平衡"的目的往往是遮掩不公实质,"搞平衡"的手段往往有违公平公正原则,"搞平衡"的影响往往在心不在形。这就需要把握平衡艺术的实质,认识到真正的平衡应立足全局、坚守底线、秉持理性、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领导宽容感召是领导者出于和谐的目的倡导员工产生共情,使员工在发生冲突时更易达成宽容。领导宽容感召具有双刃剑效应,既存在一定的温度效应,其背后也存在一定的硬度损伤,需要领导者有效地把握尺度以平衡二者。领导者要确立宽容原则,让宽容拥有底线;营造宽容氛围,让宽容深入人心;建立奖励机制,让宽容得到反馈;说出内心症结,让宽容止于表面。  相似文献   

12.
管理环境复杂化、对象多元化和事务多样化趋势要求领导者主动变革组织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因此,领导者需要在组织管理纵向底线不可破、横向边界要清晰、上下管理相呼应等硬标准基础上,从增加组织管理的"烟火气"、人情味和提高组织成员的获得感等软性层面入手,提升组织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正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很长时间,但倒下去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领导干部从政要有底线思维,要心存敬畏,戒奢戒贪,优先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要牢记"四慎",守住廉政的底线。一、从政之始要"慎初",牢记"轿夫穿新鞋"的警示作用很多大贪官、老贪官其实在从政之初并非都是贪官,都经历了一个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因为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4.
在下级利益分配中,领导者要想"一碗水端平",不仅在何为公正、公平是否等于均等方面难以定义,如何实现不等形式与公正实质的统一、如何确保下级认同接受不等的数量结果更难以把控。这就需要领导者明确结果可以不同但过程必须公正,职级可以有差异但原则必须相同,情况允许例外但底线必须坚守,数量可以悬殊但标准必须一致,做到分配行为必须始终立足于公开的制度,确保下属认可制度的公正性,注重原则标准和激励协调,从而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相似文献   

15.
灰度思维体现了中庸之道、弹性之度和系统思维。领导者运用灰度思维的策略主要在于三个维度,即把握单位发展方向、找准单位发展节奏、提供单位发展空间。灰度思维非白非黑、非此非彼的模糊管理办法,给领导者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但领导者要注意规避"老好人"风险、价值性判断风险和级别模糊风险。  相似文献   

16.
张天峰 《决策探索》2014,(14):45-47
2010年9月,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敬畏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心理基础。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树立敬畏观念,对于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四风"侵蚀,始终保持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作为领导者,必须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来保持个人魅力和尊严,让下属产生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使领导者位高权重,令行禁止。权威、组织、纪律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基础,有了它们才能使组织群体避免处于无秩序的状态之下。领导者如何树立  相似文献   

18.
律骄狂之心。律骄狂之心要常怀敬畏。一要敬畏组织,懂得成长进步是组织培养的;二要敬畏人民,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三要敬畏法律,无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律猜忌之心。律猜忌之心要常想利他。一要换位思考,树立推己及人的处事原则,运用逆向、立体、辩证思维想问题、作决策;二要豁达能容,要明白至察无徒的道理,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言、容人、容事;三要团结共事,强化集体观念,上下同欲,用公心交知心,用知心结同心,用同心强公心。律功利之心。律功利之心就要常求稳进。一要接力前任快干,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把前任领导决定了的、正在实施中的大事抓紧干好,保持工作的连  相似文献   

19.
作为领导者,必须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Ⅱ向来保持个人魅力和尊严,让下属产生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使领导者位高权重,令行禁止。权威、组织、纪律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基础,有了它们才能使组织群体避免处于无秩序的状态之下。领导者如何树立权威?权威的树立需要哪些因素?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领袖气质都是领导者建立权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亢龙有悔"是《周易》乾卦的爻辞,"亢龙"象征非常成功的领导者,"亢"是领导者的客观境遇,"悔"是领导者的主观修养。"亢龙有悔"揭示了成功领导者应与时偕行、顺时而变,刚柔相济、知强守弱,功遂身退、推功让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