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当务之急是注重创新文化建设。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育和校园文化创新间的内在关联探讨出发,解析当前创新型校园文化缺失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现状,从营造创新氛围、活跃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土壤等三个层面提出以校园文化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对策,为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人才是上市公司最为稀缺的人力资本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创新型人才的评价直接影响其潜能、效能的发挥。本文在创新型人才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构建创新型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上市公司创新型人才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成果与个人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选用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政策建议,使上市公司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员工敬业度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敬业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对创新型人才的管理应采取与普通型人才不同的领导风格,给予创新型人才更多的信任、授权和空间,同时配合愿景使命和对个人的关怀,以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潜力。领导风格的某些特质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行为,而另外一些特质则通过对新型人才敬业度间接影响其创新行为,既要针对创新型人才的特点采取有利于提高其敬业度的领导风格,又要采取更有利于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行为的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聚焦陕西省兵工类研究所,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引入人才画像技术,以一种分类别、细粒度的人才刻画模式来构建可量化、可视化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模型,为进一步创新与拓宽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5.
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除了注重其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按“三创教育”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和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财经类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财经类专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为此,准确定位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财经类人才,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校财经类专业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创新型人才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全球意识。阐明了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发展特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标志,国际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因素主要是制度僵化,浮躁和功利化等,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创新现状,从国家、高校和人才自身三个方面探索人才创新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青杨媚  孙璎  王倩 《经营管理者》2009,(16):256-256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备优良品质、突出才智、坚强意志,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熟悉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做出创新型成果的人。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就是在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创造条件,也就是为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提供能量。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大环境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但高校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资源性投入滞后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人才评价等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人才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高校尤其要注意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培养创新人才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人、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1.
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型高新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继坤 《领导科学》2006,(24):42-43
实施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主创新,企业是主体,市场是动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生力军,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主导力量。高新区是各种要素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新区必须全面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打造创新型高新区。建设创新型高新区,要以发展模式转型为基点,以技术创新为主线,构建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使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文化、创新的动力贯穿到高新区建设的各个方面,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想使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最终决定是否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为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奈件。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讨论和探索的热点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堂上,还涉及学校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及变革进行简单论述,进而从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来定义创新型人才,并对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探析学生工作的创新,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应时代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人才为教学目标,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将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相融合对缓解转型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学中认识不足、体系不健全、教师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相融合。加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力度,突破当前困境,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发展,具体可以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加大师资力量建设三方面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传统的心理因素及现代心理因素等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消极影响的一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对此,必须优化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环境,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以有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奕 《管理科学文摘》2011,(31):131-131
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经济社会最紧缺、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之一,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相关教育的热门话题。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出如何使用科学合理的模式加速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全国、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九龙坡区委九届八次全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区的决定》,全区教育系统正在努力建设学习创新型机关、学习创新型学校和学习创新型干部教师队伍,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打造重庆特色教育展示区。一、率先垂范,建设学习创新型机关(一)坚持“四个创新”区教委机关要在教育系统学习创新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坚持“四个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18.
娄成林 《科学咨询》2008,(14):39-3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成果不断涌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学校开展学生党员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校高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措施的创新有着深远意义。构建创新型学生党支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各项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肖敏  李爱春 《经营管理者》2009,(15):134-134
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大学教育。而我国大学教书育人采用的传统课堂机械的知识灌输方式,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这成为大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传统教育环境和创新教育环境的浅析,探讨了为优化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