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从道德效力的视角探究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SRHRM)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关注了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伦理型领导的调节作用。本文以320名员工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SRHRM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负相关;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在SRHRM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伦理型领导能够增强SRHRM与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间的正向关系;伦理型领导正向调节SRHRM通过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为企业降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服务型企业而言,一线的服务型员工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表现出良好的服务态度,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获取顾客满意度。区别于以往的面向企业内的组织公民行为,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体现了服务型员工主动开展的面向组织外顾客的角色外客户服务行为。已有研究表明,领导的伦理行为会显著影响员工面向组织内同事的公民行为,但如何影响服务型员工面向组织外的公民行为还未明确。基于伦理型领导多路径机制框架,从员工的认知机制、认同机制和人际关系机制3条路径,探索伦理型领导分别通过影响员工的组织自尊、组织认同和对领导信任进一步对员工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产生作用;将组织情景因素纳入研究模型,考量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作为调节变量对3种机制与员工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构建有调节的多路径中介模型。以华东地区某大型超市企业的50家连锁超市门店作为调研对象,收集478名卖场导购服务员工和150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的数据,采用Spss 25.0和Mplus 7.4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能够提升员工的组织自尊、组织认同和对领导信任,员工的组织自尊、组织认同和对领导信任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莫申江  王夏阳  陈宏辉  张麟 《管理世界》2015,(2):137-152,188
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思想框架,针对山东老家饮食连锁公司开展案例研究,阐述劳动密集型企业构建组织伦理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对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影响机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组织伦理系统主要包含伦理型领导和伦理问责两方面要素;(2)不同层面的伦理型领导和伦理问责具有差异特征且呈现自上而下的涓滴影响效应;(3)同一层面伦理型领导与伦理问责的交互效应影响员工离职意愿和行为。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构建"敬"、"畏"并重的组织伦理系统,满足不同层次员工在情感归属、职业发展、工作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显著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4.
从员工自我概念的视角提出一个关于伦理领导的连续中介模型.在假设伦理领导能够通过提升员工所感知的互动公平从而增加其组织自尊,且互动公平与组织自尊在伦理领导和员工工作结果间发挥连续中介作用的基础上,对206名员工及其主管进行两阶段调研,发现在互动公平和组织自尊的连续中介作用下,伦理领导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任务绩效、工作满意度和责任行为.研究结果为伦理领导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揭示了伦理领导对员工产生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领导哲学带来不同的领导类型,按照企业领导行为的伦理道德基础和伦理价值目标,企业领导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即交易型领导和转换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相比,转换型领导通过建立和谐、发展的伦理环境和实施积极、进取的核心管理行为,不断提高组织领导效率.转换型领导的伦理环境包括个人影响、动机激励、思维启发和员工发展四个方面的内容;转换型领导的管理核心行为主要包括行为反馈、执行训练、管理指导、网络建构、工作委派和情境学习.  相似文献   

6.
企业丑闻和商业不道德行为的频发,使领导者的责任和道德行为受到广泛关注。责任型领导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打破了传统的领导-员工二元关系,在应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引起了学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责任型领导被世界各级组织和学界广泛呼吁,是对传统领导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超越。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责任型领导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采用CiteSpace 5.8.R3c和VOSviewer1.6.18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6篇相关文献数据构建知识图谱,通过引文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内容分析,对责任型领导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责任型领导的前因有个体、情景、组织、社会和超国家因素,但前因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较少。随着责任型领导概念的不断发展,近期的研究更关注责任型领导的后果。在组织内部,主要关注责任型领导对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的作用结果。在个体层面,责任型领导可以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绿色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等积极行为,降低缺勤和不道德行为等消极行为;在组织层面,责任型领导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组织绩效、道德氛围等呈正相关。在组织外部,责任型领导能够提升组织的社会绩效和社会资本。在作用机制方面,责任型领导通过心理和知识两种路径产生影响,心理路径包括较高水平的信任、对组织的心理所有权和对组织的承诺,知识路径包括选择、创新和知识共享。目前对不同情景下责任型领导的异同、责任型领导的多重作用结果和前因的实证研究较少,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责任型领导的研究进行梳理,厘清了责任型领导的发展现状、前因、后果和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情景因素、内在机制、多层互动、动态变化和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7.
林英晖  程垦 《管理科学》2016,29(5):57-70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一种非伦理行为类型,但在实践中,因其亲组织性而容易被组织忽视或默许。已有研究证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对组织的长远利益有害,而一些通常被认为对组织有益的概念(如伦理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但就整体而言,关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相当匮乏。领导-部属交换在差序格局下的华人组织中广泛存在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以关系为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整合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基于352份中国长三角地区本土企业的员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和总效应调节模型法,探讨差序格局视角下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检验组织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领导-部属交换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情感承诺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情感承诺在领导-部属交换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道德认同负向调节这种中介作用;道德认同负向调节组织情感承诺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但对领导-部属交换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        实证检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这一非伦理行为类型,拓展了非伦理行为相关研究;选取领导-部属交换作为切入点,探讨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丰富了领导视角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提出并检验领导-部属交换、组织情感承诺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正向关系,再次证明一些被认为是正面的因素也会促使员工采取非伦理行为,丰富了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情感承诺的负面影响研究;探讨中国组织情景下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得出与西方研究不同的结论,即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员工的道德认同对此影响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反映了华人社会与西方社会对关系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8.
责任型领导能够有效协调领导者、员工、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表明,责任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增加员工的道德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责任心和互惠观念起调节作用;责任型领导也能负向影响员工,增加员工工作压力,分散其工作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和权力距离起调节作用。为增强责任型领导的正向影响,降低其负向影响,领导者应在增强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的引导,注重员工个体之间的差异,提升员工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前瞻行为的影响。通过对36个公司的343名"员工—主管—领导"配对调研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跨层次正向影响员工前瞻行为;组织信任在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前瞻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包容型领导正向调节组织信任与员工前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信任—员工前瞻行为"的"2-1-1"中介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探究环境变革型领导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根据收集的319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利他关注在环境变革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环境变革型领导与环境利他关注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表现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玲 《领导科学》2023,(3):64-67
伦理型领导更强调员工因出于对社会的超强责任感而甘愿承担创新风险,自发地做出建设性努力。伦理型领导通过言传身教和净化组织氛围对员工的社会认知、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进行引导,发挥“定心丸”效应,提升员工“应担责”意愿,强化职业召唤力,助力员工形成更正确、全面的价值观,在工作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更高的工作承诺。具体到管理过程中,即要求领导者持续提升自身道德品行,持续强化员工建设性责任知觉,持续提高职业召唤力,积极营造“吃亏”文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项研究,考察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一项是采用谦卑型领导量表、教练行为量表、员工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员工建言行为量表,对某连锁企业一线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谦卑型领导更有可能对下属使用教练行为,进而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教练行为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另一项研究采用相同工具,考察了不同类型企业的186名员工,结果发现,谦卑型领导通过教练行为提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显示出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谦卑型领导也可直接提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而其教练行为也可直接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符合公众对组织伦理需求的企业社会责任,以宗教信仰、宗教道德为基础的商业道德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内核,对现代企业运营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一些世界著名企业如安然、安达信等公司的财务丑闻为高级财会管理人员破坏型领导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未来关注领导科学负面能量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大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或者企业的非伦理行为,以及企业内部伦理型领导或者破坏型领导的研  相似文献   

14.
伦理领导力是领导者强化自身伦理行为以及下属伦理行为的能力。伦理领导力在组织层级之间存在着垂滴传导的态势。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调节焦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领导者伦理个人和伦理管理者的二重属性通过不同机制沿着"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员工"自上而下扩散。基于此,为实现伦理领导力良性循环,需要促进伦理领导力的整合。高层领导要开好头,成为组织首席伦理官;中层领导要接好棒,发挥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员工要再开局,为组织伦理水平提升贡献力量。如此,方可形成三元传导与三元共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对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伦理型领导、包容型领导、涌现型领导、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等方面.这些研究普遍认为领导者通过职位与权力来影响员工的创新态度与行为,忽视了领导者通过关注员工内在价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自格林里夫等人提出仆从领导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仆从领导理论的概念、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关于仆从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少见,尤其运用实证探讨仆从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更是罕见.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团队的创新都依赖于企业和团队中员工的创新能力,对员工创新能力的研究是企业、团队创新理论的基础。以往对员工创新能力的研究关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认为变革型领导积极地鼓励与支持员工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对交易型领导,学者们认为会阻碍员工的创新,因此没有予以太多关注。在本文中。基于内在一外在动机理论,我们认为交易型领导行为也会积极支持员工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依据Bass的领导理论,我们进一步验证了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结合,即二者的交互作用,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能够促进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数据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  相似文献   

17.
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在中介作用机制的探讨上,主要从心理认知和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出发,侧重于分析心理安全知觉和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是广州5家高科技电子制造企业中的213名员工及其对应的213名领导。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与心理安全知觉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秋萍  钟熙  刘善仕  周怀康 《管理评论》2021,33(12):262-271
领导在员工实施非伦理行为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领导"作为"下的领导行为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却忽视了领导"不作为"在其间的潜在影响.基于压力源-情绪理论,以领导奖励缺失这种领导"不作为"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切入点,本研究重新审视了员工非伦理行为.基于245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本研究发现:领导奖励缺失不仅对员工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它还通过情绪耗竭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导致了员工非伦理行为.进一步纳入主动性人格这种人格特质的情境作用后发现:主动性人格不仅将削弱领导奖励缺失对员工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还将削弱员工情绪耗竭在领导奖励缺失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两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从领导者"不作为"视角深化了文献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认识,对组织防范、治理非伦理行为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林英晖  程垦 《管理科学》2017,30(3):35-50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国内外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成果多来自西方学界,基于中国文化情景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而聚焦于极具华人社会文化特色和内涵的本土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更是匮乏,有待进一步拓展。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圈内人和圈外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组织文化情景下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组织代表性和员工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分阶段调研的方式,收集14家长三角地区本土企业457套调研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差序式领导对圈内人和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领导组织代表性正向调节差序式领导对圈内人和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相较于圈内人,高领导组织代表性对差序式领导与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强;员工集体主义倾向正向调节差序式领导对圈内人和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但调节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证检验中国组织文化情景下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丰富了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是对本土组织管理研究的有益补充;从圈内人和圈外人两条路径分析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为深入理解圈内人和圈外人的认知过程及差异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对已有研究视角进行有益整合;提出并验证了领导组织代表性和员工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补充了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产生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员工既是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执行者,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员工忠诚对于企业生存至关重要,企业自身因素对员工忠诚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商业伦理理论,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忠诚的影响,并检验员工感知的伦理决策(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404份样本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忠诚,且在员工感知的伦理决策的调节作用下,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对员工忠诚的影响有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