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常心",作为一种心理行为现象,从字面上解释很简单,就是以社会平常人的心态观察社会、适应环境、处置事务,表现为一种"常人之心"。这种"平常心",不是那种安于现状、随波逐流的平庸之心,也不是那种与世无争、缺乏激情的无为之心,更不是那种看破红尘、消极遁世的麻木之心,而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基础之上的理性认知、健康思维和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2.
云溪子 《领导文萃》2014,(23):67-69
正吾谓"阳谋难敌阴谋",即谓光明正大做事,常常难敌暗中歪邪的算计。这是为何?其一,君子之心难度小人之腹。人们常斥责那些以阴暗心理、总往歪里推测他者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殊不知"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事,更是经常发生的。人们之所以有君子小人之说源于芸芸众生之中确有高尚低劣之分何为君  相似文献   

3.
从"一边倒"体制下的和平共处到"大三角"格局下的和平共处,这 不是简单地回到出发点,而是一个上升的螺旋。 "共同繁荣"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领导人已经突破"亡我之心不 死"、"阴谋论"、"国际阶级斗争"、"零和博弈"等种种传统观念的 束缚,开始把外交视为争取"双赢"、"互利",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工具,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工 具。 为了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为了迎接可能的世界领导权禅让,中 国的外交战略必须长期坚持以下三条原则:发展自己,广结善缘, 争取主动。 为了"和平崛起",除了"和而不同",中国还应当积极倡导"负责任 精神",以一个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受欢迎的形象崛起,这才是符 合时代趋势的崛起之道。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14,(5):104-105
这家公司在整个行业高速成长之时,销售规模原地踏步,而公司内部却人员繁忙而疲惫,人人都在吐槽"好累",人人都在抱怨"好忙",就是忙不出成效。弹性工作制会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吗?如何实施才能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5.
人皆有向往成功之心.但是,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时候,选择的路不同,结果也就自然不同.那种靠攀附权贵获得的"成功",只会让人嗤之以鼻;那种靠投机钻营获得的"成功",只会令人冷眼相看;那种靠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获得的"成功",只会最终葬送自己. 有一种成功,则是一种永恒的成功,是一种世人乐于称颂的成功.那就是凭借个人刻苦努力而创造的成功.收获这种成功,除了自身的才气之外,保持绝不服的志气和无忌的心态很重要. 有人说,不服是一种嫉妒之心.其实则不然.不服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铮铮傲骨,而嫉妒的背后隐藏的则是一种无能为力.说白了,不服乃是一种不气馁、不甘人后、奋发拼搏的骨气.  相似文献   

6.
程方 《领导科学》2020,(1):71-73
现实工作中,部分资深领导往往容易"捍权",喜好控制他人,依赖"钳制术",轻视规矩。他们私利优先,容不下人;善于伪装,留不住心;德行有失,公器私用;暗箱操作,令人鄙夷。资深领导要将"资深"特征着力凸显于管理艺术层面而减少权术伎俩,坚持问题导向,秉持服务初心,立足群众诉求,遵循制度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要保持"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理想心态。基层是所有方针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压力大,条件十分艰苦。年轻干部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便要学会坦然面对,做好奉献青春自我的准备,不怨天尤人,时时刻刻牢记"为了什么而出发",从  相似文献   

8.
陶弘景编辑整理葛洪之后的道教养生术而成《养性延命录》。该经典主要内容为养生,但也包括修仙之道。《养性延命录》认为,人有三种死,"夭伤"死、"命尽"死与形劳神竭死。分析此三种死的目的在于倡导长生不死之追求,此即为其中的"命尽"、延寿、"神"仙与"无死地"仙诉求,这些都是对死亡的超越,而修成"无死地"仙是对死亡最究竟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庄子·至乐》中有个著名寓言,说的是鲁侯养鸟,对鸟又喂酒,又奏"九韶"之乐,又用祭祀之物来喂养它.结果鸟"眩视忧悲",不吃不喝,三日而死.庄子批评说,鲁侯这是"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即以自己想当然的方式来伺养鸟,动机好,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基层领导干部选任中常会突然冲出一两匹"黑马",让人惊奇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猜测,由此出现了"黑马效应",即难以预料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在群众心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对"黑马效应"应科学处理,根除其负效应,使之产生正能量. "黑马现象"通常会产生以下影响. 一是对当事者的影响."黑马现象"的受益者是当事者.若当事者为"千里马",其会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肯定,进而把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之行,常会带着感情把任职压力转化成干工作的动力,不需扬鞭自奋蹄,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履行使命职责的生动实践中去,在新岗位建功立业,再创新的佳绩,续写"黑马"的传奇.  相似文献   

11.
领导论丛     
正领导干部要知畏惧、懂规矩、敬法纪李汉华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严以用权,就是要按照党纪法规的要求,把岗位职能职责履行到位,做到不违规、不逾矩。一要常怀敬畏之心,做到行之有规。对手中的权力,要常怀敬畏之心,淡泊名利、坦然处之;当然还要自觉筑牢慎权的"防火墙",严防"牛栏关猫",使权力运行有边界、有约束、受监督,任何时候不搞特权、以权谋私。二要常怀律己之心,做到用之有度。一方面要充分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有一句宣传语说得好:"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会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同样,领导干部与下属谈心,也要"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让人感觉心理平等,做到心与心拉近距离、面对面诉说冷暖、心贴心促膝谈心,这样才能真正捅破"窗户纸"、拆除"隔心墙"、真诚"掏心窝"、成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学校安全工作具有"三高三多"的特点:人群高密度,社会高关注,监管高难度;会议多,检查多,文件多。基层安全工作者"忙—茫—盲",忙于应付,迷茫而无所适从,最终陷入盲区。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出特色和亮点更是艰难。但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抓安全工作亦如此。学校安全,学生是重点;学生安全,教育是关键。而对学生进行教育,重在"攻心"。安全意识由外在的要他安全转化为每一个学生内在的对安全的需求,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安全工作才会轻松而有序。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攻心"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王丹莉 《领导科学》2020,(7):99-102
单位食利者往往在工作中具有强依附性、伪装性、投机性和功利性,试图以隐性的人情、便利或权利进行职业"投资",以便自我日后轻松工作、安全考核。究其根本,在于难以根除的晋升陋习、难以逃离的人情世故、难以杜绝的圈子主义以及难以精准的责任划分。要消解单位中的食利心理,领导者应重历练而轻资历、重团队而轻团伙、重贡献而轻数据、重"走心"而轻"走形"。  相似文献   

15.
曹操敢用人     
庞德与关羽决战,让部下抬着一具棺材上阵,存不败必胜之念,抱非生即死之心。“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作为一个将领,能有这种求死的信念与敌决战,当然是极勇的表现了。 及至短兵交接,水盛船覆,为羽所俘,立而不跪,宁死不降,那份  相似文献   

16.
<正>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既要在组织里当好"班长",也要在生活上当好"家长",重视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了解和关心关爱工作。第一,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通过宣传、培训,普及心理健康保健常识,提高干部心理健康意识;对有心理问题苗头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缓解心理压力、疏解心理郁结、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  相似文献   

17.
冯社浩 《经理人》2013,(7):110-111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句话对于商务谈判同样适用。很多人进行商务谈判都是匆匆忙忙上阵,灰头土脸下阵,赢了不知道缘由,败了不知道原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商务谈判前做足充分的准备,虽然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达成目的,但可以让自己处于有利的处境,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句话对于商务谈判同样适用。很多人进行商务谈判都是匆匆忙  相似文献   

18.
基层减负理应为基层干部带来舒适感,但部分干部反而不适应新的工作理念与方式,诱发"新病态",如崇尚精准理念却不适应简政放权、崇尚法治理念却不适应讲规矩、崇尚务实理念却不适应增效提速、崇尚权责理念却不适应科学分权、崇尚长效理念却不适应率先担当、崇尚规范理念却不适应专业管理。究其根本,这并非组织政策"供给"的乏力,而是部分基层干部认知偏离、观点有误、取向不当。解决此问题,应压实任务,借由工作之"忙"而避免部分干部心思之"闲",使其无从猜忌与敏感。具体而言,应引导基层干部忙于付出,享受价值;忙于责任,赞赏贡献;忙于实践,锐意创新;忙于追求,惬意踏实。  相似文献   

19.
许多老板总会抱怨:每天这么忙、这么累,为什么公司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为什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形总会在形形色色的组织中重复上演?为什么我这里"如坐针毡"、"焦头烂额",你那边却"隔岸观火"、"油瓶儿倒了也不扶"?也许,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两个人在荒漠比赛种树:一个人很勤快,每天挑水浇灌;另一个却很悠闲,当树苗成活后就很少去浇水了。这天狂风大作,把勤快人种的  相似文献   

20.
<正>治玉为琢,治石为磨。所谓"琢磨",就是雕刻和打磨。出类拔萃的人生,常常是被多姿多彩的生活修炼、琢磨出来的。被生活琢磨过而脱落出来的人,才会拥有不同凡俗的精气神,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尘世之间,有所成的人,大抵都有一颗琢磨之心。光有琢磨之心是不够的,还得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