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视野     
<正>从公众参与走向政府善治善治就是政府依据人民的意志和生活方式作出决策和实施治理。善治有可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政府是人民选择决定的,它必须尊重人民的意志;二是政府是开明君主,主张以民为本,以善政待民。但是,开明君主的善治是没有制度保障的,可能会滑向恶政。公众参与是提高政治合法性和实现政府善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良法促善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良法是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下,良法不仅要具备形式上的科学合理,更要体现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以良法促善治,维护宪法权威是根本;维护宪法权威,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稳步推进合宪性审查。以良法促善治,提高立法质量是关键;在立法活动中,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地方立法,助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民主选举是民主制度的根本要义,其目的是选出真正体现民意的德才兼备的人,使其代表人民对国家实行善治。民主选举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问题。近些年来,被查处的腐败官员有很多是经过民  相似文献   

4.
"村民说事"是一项融"说事、议事、办事、评事"于一体的制度规范,强化了村民主体地位,拓宽了源头治理视角,创新了基层民主范式,健全了村务监督体系。"村民说事"制度体现了新时代善治精神,凸显了治理之美。"村民说事"制度要突出引领性、创新性、开放性、实效性,努力开创村庄善治和美的新境界,展现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5.
正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顺应智慧社会的时代要求,充分依托并深度应用现代科技,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开创善治新时代。一是重塑治理格局。在新时代政府和社会关系构建过程中,应以人民为中心,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享创新为特征,创建以政府为龙头的治理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主要体现在:党政关系新——一党执政而非轮替执政,分享权力而非垄断权力;党际关系新——平等共存而非恶性竞争,合作共治而非零和博弈;党社关系新——人民代表而非资本代表,整合工具而非分化工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主要显现在:政治效能强——实现政治整合,促进国家善治;社会效能大——实现社会整合,助推社会发展;政党效能优——实现自我整合,增进执政绩效;溢出效应显——贡献中国智慧,助力全球善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臻于至善,应优化组织结构与强化组织功能同步并举,改善制度结构与健全执行机制齐头并进,提高执政能力与提升参政能力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善治理论、现代民主行政理论以及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在提出当前行政决策机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后,紧接着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并选取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互动为视角,探讨建立政民互动回应的公共机制,力图为加快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进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认为正义问题不应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思辨,而应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正义理论的现实化就是国家善治的实现。国家实现善治的意义在于对正义价值的践行。正义国家善治的核心命题在罗尔斯看来就是:善治即正义。善治就是要在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之间作一个合理的平衡。罗尔斯没有对善治作专门的论述,但从他的正义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善治思想主要是从国家治理的微观领域考察善治的可能、善治的核心、善治的延伸、善治文化的传承等,进而在宏观上回归到作为国家伦理范畴的正义。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风险治理能力提升包含着个人价值、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三重价值意蕴,亦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实现有效风险治理的关键。在新时代风险治理语境下,领导干部风险治理能力具有时代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特征,其目标为风险"善治"的本领和技能的增进。提升领导干部风险治理能力的可行进路包括:苦练内功,从综合素质锤炼中夯实风险治理的本领基础;真抓实干,从实操技能演练中强化驾驭风险的能力内核;机制先行,从相关机制完善中加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政府从简单的"治理"到高层次"善治"的转变将不仅直接影响转型机制的最终构建,还涉及改革利益全民共享理念的最终落实。那么,何为"善治"?在新时期"善治"的基本内涵又是否伴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呢?如何才能真正通过对治理行为的改善而实现"善治"?这就涉及新时期对"善治"内涵的新解析。一、新时期"善治"内涵的转变从"善治"的本意来看,其所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在21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善治理念已经逐渐为各国政府所接受,建设善治政府开始被视为最理想的政治目标,这是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但善治政府的基本内涵究竟是什么,迄今学界尚无通说.民众更多的是从自身观感出发,直接就政府的“好和坏”做出评判,对善治政府则是不甚了了.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善治理论,在俞可平的诠释和发挥下,已然置身于中国语境多时,依托俞式的善治理论,对善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做中国本土化的阐发也就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 《决策探索》2005,(11):79-80
第二策曾国藩治人谋略:善治者。乃是强者治人要有谋略。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曾国藩主张善治。认为善治者。乃是强者。人生本来就是需要谋略的。而善治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战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到了善治理念,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善治是在一种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善治与以前提到的德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一、德治、法治、善治的区别德治、法治、善治都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也是应社会的发展而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治理理念。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在互信互惠的伙伴关系上做到共享资源,共同实现公共价值。这一理论对突破传统治理模式造成的主体缺失困境、资源不平衡困境、信任困境和合作困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此,可借鉴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合理内核,结合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重构社区治理主体,明确社区治理价值导向,构建协作治理机制,坚持依法治理以实现社区善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公众参与不足,多元化治理机制尚未形成;依法治理理念不足,依法治理机制尚不完备;解决问题方式滞后,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要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宏观制度设计;坚持良法善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广开言路,促进多元主体协作治理;顺应信息化趋势,加强智能化治理。  相似文献   

16.
周旭霞 《决策》2020,(1):45-47
浙江省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向公共领域延伸。“信访超市”就是以“最多跑一次”为理念,推动社会治理从“多中心”整合为“一中心”,带动形成以村(社区)“三治融合”为基础,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县(市、区)“一中心”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县域社会治理基本格局,开创善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实施,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新的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闷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个们三品质,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信访制度设计既有规范性目标考虑——预期上面比下面更公正,也有技术性目标考虑——单独的行政部门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有效处理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信访制度的"技术性目标"赤字很大。大量的民冤被堵在党政系统之外,无法输入进来。那些输入进来的民冤又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反而像利滚利一样催生了新的民冤。更严重的是,当前政治现实中的规范性危机强化了技术性危机。  相似文献   

19.
善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就是一个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善治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公共权力的让渡,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其实质内在决定了以公众、公民社会组织及社会舆论为主体的社会问责方式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问责。以善治理念为指导,从社会问责机制的要素出发,探讨我国政府的社会问责机制。以期实现地方政府官员有效问责,推动地方政府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