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2020年江苏省工信厅对江苏境内99处重点工业遗产的专题调研数据为样本,对江苏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分析.首先,江苏工业遗产相对集聚分布于苏南及沿江沿运河地带,涉及国计民生的轻工业行业遗产较多,且多为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后建造,固定资产类核心物项保存相对完好.其次,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方式方面,江苏通过立法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将工业遗产纳入规划和保护名录,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主,注重工业遗产的综合性保护开发,因地制宜进行工业遗产的活化开发.最后,从制度、组织、规划、资金以及技术等维度对江苏工业遗产未来的保护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设性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庆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目前,大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还相对薄弱,亟须在深刻认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大意义基础上,准确把握大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通过遴选一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规模较大且工业历史风貌完整的优秀工业遗产,实施大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综合工程建设,推进文化抢救保护项目,全面提升大庆工业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化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属性,也具有工业遗产的普遍性特征。从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视角来看,文化工业遗产具有工业遗产本质属性,双重价值生产功能是其关键性特征,且具有文化生产的前提性属性与作为关键属性的先天具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文化工业遗产的普遍性保护意义包括审美意义、历史意义、经济意义;特殊性保护意义则包括文化史意义、文化技术史意义与文化社会学意义。我国的文化工业遗产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性,因此在再利用路径上应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4.
韩晗 《东岳论丛》2024,(2):50-55
工业遗产再利用是人类在工业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充实新型工业化的文化路径这一关键路径,并在传承工业精神、延续工业文脉与重塑工业美学这三个方面为服务新型工业化进程赋予了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从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路径的实现机制包括两个向度,一是依托场景再造让公众感知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价值及其时代意义;二是通过文化创新全面赋能工业遗产再利用,从而使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积极角色。工业遗产再利用在上述两个向度中皆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和科学评价工业遗产的价值,针对不同价值的工业遗产作出不同的决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产被称为“怀旧景观”,能够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核心物项,也能够作为文化符号建构城市形象,丰富和赓续城市文脉。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热度的不断提升,如何挖掘保护并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成为热点话题。城市形象视域下关照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可以对工业遗产进行资源梳理与内涵挖掘,秉承文旅融合理念尝试发展具有品牌特色的工业旅游,继而通过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良好城市形象提供现实支撑。重庆作为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遗产存量丰富且开发利用较早,以其为例展开工业遗产梳理、标识提炼及工业旅游发展探索,能够为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城市文脉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工业元素常常可以体现工业类型的自身特性,工业遗产中工业元素的再利用既可以满足人们在历史文脉上的深层心理需求,又可以创造一种人们向往的新生活模式。工业元素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的传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工业元素的特点和在工业建筑改造中再利用原则,以邯郸市国营汉光机械厂为例探讨工业元素再利用的价值、再利用形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滇越铁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经百年沧桑,它的价值和未来的命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从工业遗产的视角分析滇越铁路的价值,并对其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建昌 《学术界》2023,(4):124-131
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备战为目的的工业建设运动,保护与利用三线建设留下的工业遗产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三线工业遗产系三线建设而生成,三线建设的终止时间也是界定三线工业遗产的时间下限。三线建设调整改造阶段,部分陷入发展困境的三线企业在国家补贴资金的帮助下完成脱险搬迁,三线调迁结束才是三线建设的最后落幕。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地区存在着各种企业状况,在国家三线建设战略目标下投资建设的大中型三线企业与三线地方自发建设、自我发展的中小型企业具有不同属性与类型,其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也存在差异。通过提出广义三线建设企业与狭义三线建设企业的概念,可以为正确评价三线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遗产的现形与现行的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研究在学术界已经蔚然成风,然而,遗产概念如何起源,如何走上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如何成为工业遗产、旅游遗产等还有待梳理。本文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及人文语境的分析,通过对现行遗产所呈现的复杂性、多义性、矛盾性和悖论性的辨析,试图厘清当今遗产研究的演变线索,以更好的理解当今遗产的学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在城市更新理论的影响下,大量资源型城市充分发挥矿业遗产的资源价值,使其成为城市转型与经济提升的内在推动力。文章探讨如何通过保护利用矿业遗产,深入挖掘矿业遗产中所蕴含的综合价值,使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国内外典型的遗产保护实践案例,结合城市更新理论,提出资源型城市矿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实际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资料,作者就我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意义、存在问题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作者认为,要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投入,抢救重要遗产;完善法制、加强管理;保护与开发并举,有形与无形并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的呈现形式,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关涉生态、技术、景观、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通过生产,可以将遗产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遗产价值增值,其路径主要包括:提质增效基础上的品牌营造、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沉浸式和复合式遗产旅游、农业遗产的全球推广等。目的是通过遗产运营实现惠益共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认同感,实现价值增值和生态增效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但由于这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作者根据自己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田野考察和研究中的感悟,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原生性、综合性、现代性三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设计遗产属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范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当前受众年轻化亟需非传统体验,基于数字技术的多媒介沉浸及社会化的文化互动等新背景与新需求,对中国的工业设计遗产体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围绕基于数字技术的体验互动、基于历史叙事的新沉浸式理解、基于文化互动的新文化探究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创新中国工业设计遗产的发展策略,以有效传承中国工业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6.
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试图从管理体制改革上找到答案。文章从监督与管理概念入手,探讨了遗产资源监督与管理的内涵及关系,指出管理是为了实现遗产资源的目标而采取各种技术手段,而监督则是对各种手段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和督促。在我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行法规体系中,表现出制度性监督机制的严重缺位、实际监督权利落在了地方政府的手中、"全民"监督也只是一纸空文的现状是造成我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的制度缘由。从法的高度构建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度性监督体系: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遗产资源监督委员会及省级分会、对遗产资源实行分级和分类的监督、对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7.
节日遗产在当代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旅游资源,不仅其本身承载的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极具旅游价值,而且作为节庆或节事旅游形式,也是旅游开发最常用的框架和名头。本论文围绕作为旅游开发对象的节日遗产是否能得到合理的保护、"政府办节"语境下如何进行节日的旅游开发、展演作为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式在节日遗产旅游中的实际运用等问题,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节日遗产的旅游利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评析。  相似文献   

18.
刘永涛 《理论界》2010,(7):165-166
工业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记忆和名片。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将工业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和公共艺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科学发展和促进工业遗产保护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宁阜新海州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震铭 《理论界》2008,(6):62-63
海州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吸引物具有历史吸引力、社会文化吸引力、审美启智吸引力、科技吸引力、独特吸引力和稀缺吸引力。可形成修旧如旧、黑色文化、安全探险、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的旅游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以建筑遗产为载体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特有的井盐文化为地域标志,彰显黑井古镇特色,塑造盐文化品牌,已成为促进黑井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黑井旅游经济的同时,如何有利于保护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需要结合黑井井盐文化独有的文化特点,对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多样化地理解盐文化建筑遗产的概念,评价盐文化建筑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和保护难度,将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视作古镇普通生活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要看到保护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就是保持当地地域文化的传承,培植人类文化的根基,维护盐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又要对目前制约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的主要成因和存在的困难及对旅游文化活动与建筑遗产规划保护之间的矛盾要有明确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坚定传承盐文化的立场。政府采取实施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策略,对维护黑井古镇的独有特色、提升古镇的价值品位、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