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道德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矛盾,是领导干部人生智慧和领导素质高低的表征,也是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具体展现。在《道德经》看来,领导者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和管理智慧要处理好如下关系。一、处理好有与无的关系"有无相生"是《道德经》的重要思想之一。《道德经》提醒人们,不仅要看到有形东西的重要性,更要注意无形之道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车  相似文献   

2.
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楚国若县人,著有《道德经》,“天人和一”‘无为而治”,“用人之力”和“圣人无私”的领导思想,是《道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德经》,探索老子的领导思想,对于提高各级各类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无为是《道德经》的主体思想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社会为政者的重要领导智慧。无为式领导并非强调不作为,而是要以无为之器实现有为之治,即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价值指归。现代社会领导者要全面把握无为与有为二者辩证统一的特质,以亲民之情坚守群众路线,以时代之维勇于开拓创新,以柔性法则攻坚制胜,以不言之教提升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以律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成事之要,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共产党人的终身必修课。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量变表现为事物  相似文献   

5.
不断推动量变,逐渐使该量变方向成为不可逆转之势,那么,质变的到来就是迟早的事。"要让观点以事实为依据,而不能硬要事实迁就观点",这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一句警言。1831年,这位26岁的法国青年开始撰写《论美国的民主》时,将此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6.
正老子的哲学思想历来备受领导者尊崇。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老子在汇聚了其毕生思想精华的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法自然"哲学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以下只注明章节)在不同历史时期,老子"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被众多领导者施行和效法。"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仁宣之治"等盛世景象的出现,更使其成为解读治乱兴衰之道、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道德经》出发,主要围绕其思想精华展开论述。在对古今学者关于《道德经》的研究做了初步梳理之后,本文分别介绍并探讨了对于老子的哲学思想、"爱国治民"思想以及军事思想的理解及认识,最后提出了老子思想中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8.
费英秋 《领导科学》2006,(14):40-41
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领导者的素质能否适应现代化,取决于其能否及时变革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笔者认为,当代领导者要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需要在思维方式上完成五个方面的转变。一、从量变质变思维到序变思维的转变量变质变思维是人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更是领导工作的习惯性思维。这种单维思维,使人们过于关注量的积累,而忽视了空间结构中要素的重新组合和结构秩序的改变而引起的质变。序变思维作为一种多维空间思维,有利于弥补量变质变思维的局限。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量逐渐变化的渐进过程,人们从外…  相似文献   

9.
正我看《道德经》第十七章时,乐了。"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是对领导的评价和划分。最好的领导什么样?你不过知道有这么一个领导存在,说明他懂得道法自然,工作条理顺畅,不用天天开会也能做到一切井然有序。还有一个版本更极致,叫"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领导是感觉不到存在的领导。想想也  相似文献   

10.
与基本是根据学习内容(横向、纵向)和学习结果对组织学习类型进行划分的研究不同,从关系的视角,在国内外首次按照学习投入(经验数量)和学习产出(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出了组织学习分类的新方法,即将组织学习划分为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两种类型.量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线性的变化,是渐进性的、逐步的;质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非线性的变化,是突破性的、大幅度的、本质的,可以表现在认识、行为或两者之上.要实现量变式学习向质变式学习的转化,需要同时满足学习投入接近学习临界经验值和存在学习触发条件两个前提,这是转化能够发生的机制;为加速这种转化,可以通过从内部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从外部创造开放的环境等方式,这是转化发生的学习催化剂.主体的学习应该是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的结合,且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是个不断交替、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以"无为而治"为总论,包含以"和谐平衡"的领导原则、"抱一归朴"的领导思维、"谦下善救"的领导态度、"无知无欲"的领导修养为纲目的领导哲学思想体系。老子领导哲学启示当代领导者遵循规律、把握全局,用人以公、以民为本,德才兼修、为政清廉。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领导学著作。书中蕴涵的关于领导素质、领导行为及领导权变等方面的丰富思想,是现代领导学所倡导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为当代领导者的领导实践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国权  周琦玮 《管理科学》2018,21(10):32-46
与基本是根据学习内容(横向、纵向) 和学习结果对组织学习类型进行划分的研究不同,从关系的视角,在国内外首次按照学习投入(经验数量)和学习产出(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出了组织学习分类的新方法,即将组织学习划分为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两种类型。量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线性的变化,是渐进性的、逐步的; 质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非线性的变化,是突破性的、大幅度的、本质的,可以表现在认识、行为或两者之上。要实现量变式学习向质变式学习的转化,需要同时满足学习投入接近学习临界经验值和存在学习触发条件两个前提,这是转化能够发生的机制; 为加速这种转化,可以通过从内部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从外部创造开放的环境等方式,这是转化发生的学习催化剂。主体的学习应该是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的结合,且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是个不断交替、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中的水意象打开了一个窥探老子哲学的窗口,以水论道、以水比德,亦是以水论政、以水论人。以《道德经》水意象蕴含的润物利他、谦逊低调、通彻澄明、灵活应变、坚韧不拔五种特质,借鉴现有领导力模型,可以构建包括感召力、包容力、通透力、权变力、斗争力在内的“水善领导力”模型。对领导干部而言,增强感召力的关键在于落实权责清单,树牢宗旨意识;提升包容力的关键在于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通透力重在力行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提升权变力重在增强治理能力,提高领导艺术;增强斗争力则需要领导干部不断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  相似文献   

15.
<正>《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其微言大义、无所不包,被誉为"万经之王"。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从领导艺术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智慧。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谋划决策的艺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会"下先手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干部作为牵头人、责任人,  相似文献   

16.
伊双清 《领导科学》2012,(11):33-35
领导理论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特质理论,也称"伟人理论",是最早研究领导问题的理论。该理论按历史和管理又可以分为传统领导特质理论和现代领导特质理论,其主要区别在于传统  相似文献   

17.
<正>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而"度"则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和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体现在"度"这一哲学范畴中。"度"是量变与质变的节点,是领导干部行为哲学的核心。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度",防止"过"与"不及",防止片面性、极端化,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指导领导实践,顺利有效地完成领导使命。(1)领导干部为人、处世、做事,其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以"努力成为鲜明思想旗帜"为主题,纪念《领导之友》创刊30周年,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很有意义。在座的各位,有来自中央党校、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省内期刊界的嘉宾,有《领导之友》的忠实读者和新老作者,还有为校刊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届党校领导和新老校刊人。30年来,大家一起见证了《领导之友》的茁壮成长,很多同志更是为之培土施肥、浇水灌溉,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领导之友》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新老  相似文献   

19.
正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很长时间,但倒下去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领导干部从政要有底线思维,要心存敬畏,戒奢戒贪,优先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要牢记"四慎",守住廉政的底线。一、从政之始要"慎初",牢记"轿夫穿新鞋"的警示作用很多大贪官、老贪官其实在从政之初并非都是贪官,都经历了一个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因为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20.
现代领导活动同时具有价值目标和技术目标,前者把人看成是目的,后者追求某种技术层面上的进步。然而,中和思想通过道德性、创新性和权变性促成两种目标对立的和解,使两者同时得以实现。现代领导活动的价值目标为领导艺术设定了道德性,中和思想中的包容、平等和自由观念使这种道德性得以实现;现代领导活动追求技术创新,中和思想的"适中""有无之中道"观念则能促进技术可持续创新;中和思想通过权变性为道德与技术扬弃对立、实现和解提供了契机,其"中庸"观念主张不把事情做到极端,为事情的回旋预留了空间,其"有无之中道"观念通过"守柔""守中"使道德性和创新性同时得以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观念要求以"无为"来掌握"上无为"与"下有为"的道德平衡、以"无不为"来达到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