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很多年轻人进入干部队伍中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或因来自农村或城市家庭,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甚至家庭较为贫困,或因没有从政环境的熏染等因素,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往往会暂时处于劣势,这些人即所谓的"草根干部"。这类干部如何尽快冲破其初时的成长困境,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一、"草根干部"的成长困境(一)眼界之困"草根干部"往往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青年干部,他们长期扎根在基层,虽能体会到民  相似文献   

2.
近年,许多"草根干部"出现心理弱势,表现在:因感觉家庭出身低下而信心不足,因感觉报酬与付出不符而心生杂念,因感觉人脉资源少而心理闭塞,因感觉仕途不顺而心情抑郁。"草根干部"要克服心理弱势,一要用"草根经验"教育自身,二要以"草根精神"鼓励自身,三要以能力培养提升自身,四要以疏通机制把握自身。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为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是"草根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一、"草根干部"及其主要特点"草根干部"指的是那些出身于普通家庭,没有政治资源和经济基础做后盾,仅通过公开招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这类群体是干部队伍的大多数,代表着一般干部的成长共性。梳理"草根干部"的发展特点和心理轨迹,对于研究"草根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的"草根",特指出身寒微之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草根"通过公平竞争跻身干部行列,实现了身份进阶。但是"草根"的根本属性没有改变,与生俱来的资源禀赋、性格心理等既有优势,也有局限。"草根干部"如何克服局限、发挥优势,值得思考和研究。一、"草根干部"心理弱势的成因及表现个人的气质、秉性,总是可以从他所处的大时代和大环境之中找到形成原因。分析"草根干部"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正>"草根干部",是指原本属于基层民众,完全没有从政背景,通过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进入国家干部队伍的群体。他们普遍是成长经历单一,从家庭到学校,就直接进入行政岗位;他们家庭条件欠缺,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们从政资源贫瘠,社会关系都处在平民阶层。单从这些因素来看,"草根干部"的确没有从政的优势。但是,这些干部既然来自"草根"阶层,自然在血液里流淌着"草根精神",只要运用好这种"草根精神",其从政之路就可能会别开生面、别有洞天。当然,  相似文献   

6.
<正>在如今公开透明的公务员招录背景下,一些家庭条件欠佳、成长经历单一以及从政资源匮乏的大学毕业生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这一群体往往被社会大众视为"草根公务员"。而后随着工作经历日益丰富、工作经验不断积累,这一群体中的一些人又极有可能获得提拔,进而成长为社会大众眼中的"草根干部"。对"草根干部"既要以正向激励鼓励其保持行为优势,又要用恰当的负向激励杜绝其心理劣势的产生。一、"草根干部"现状:基数大且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基层干部通过选拔脱颖而出,陆续进入省市机关工作。这一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机制,有利于那些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兢兢业业干实事的"草根干部"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由于"草根干部"的"草根性",他们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角色转换时常常面临诸多的不适应,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热情。因此,有必要对调至省市机关  相似文献   

8.
正一、反面案例:"草根干部"的堕落在新时期,代表亲民形象、利民情怀的"草根干部"逐渐走上从政为民的历史舞台。在舞台之上,有闪闪发光的正直干部,也有在从政之路上迷失自己、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中共中央从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工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孙政才等落马。细数这些落马干部,我们翻开其从政履历,其中不乏出身农门、从基层一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后,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草根干部"的职业心态逐渐走向成熟,表现为立正初心、服务党的事业,信任组织、工作踏实肯干,摆正心态、提升认知水平。但党的十九大后,随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为加速推进的重点工作,干部的进退流转可能会改写许多公务员的人生轨迹,"草根干部"的忧虑也集中凸显了出来,集中表现在担心变动之下能否稳中求进、优化协同高效会否导致压力增大、权力来了能否真的把握好运用尺度等方面。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缺乏政治资源的"草根干部"既要加强监督,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个"草根"大贪赵德汉的形象,广大人民群众对"草根"贪腐分子既有"怒其不争"之愤,亦深含"哀其不幸"之情。"草根干部"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能够在人才济济的环境中崭露头角,于个人而言实属不易,于组织而言亦是难得,本应大展宏图,却因走上歧途而落得身败名裂。究其缘由,固然是主客观兼具、内外因并存,但对于自身暗黑心理的察省不力、自控不严,无疑是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塔西佗陷阱”的自我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政府的话你也信"的态度,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政治困境。在分析公众不信任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一种认知常态和普遍形成归责于政府习惯的基础上,指出在"官方舆论"与"草根舆论"的话语交锋中地方政府话语权危机、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沟通不足的原因,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塔西佗陷阱"中的自我救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干部的“天花板”困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干部的"天花板"困境,是对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在晋升方面无望状况的一种描述。干部的"天花板"困境不仅会对干部个体的内心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冲击,而且还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广泛的关注。干部"天花板"困境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干部个体到干部队伍,从思想领域到实践行动,波及各个方  相似文献   

13.
正1.中央某机关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对干部提出"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的要求。请你就一个干部如何做到"知足"与"知不足"作答。测评要素: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应试者要能够回答出,一个干部能不能做到"知足"与"知不足",不仅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更是素质高低的反映。一个干部只有在名利上"知足",才能丢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广大党员干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地区转变作风、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紧紧抓住"信仰与信心","作风与作为","识人与用人","活力与合力"四个关键,努力收到干部作风得转变、具体问题得解决、区域发展得提升、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效果。牢牢抓住信仰问题不放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相似文献   

15.
张俊现 《领导科学》2020,(3):112-114
草根皇帝朱元璋自立发展阶段的树立权威、奉宋正朔借力成长、保境安民发展经济、注重形象延揽人才、仗义疏财赏罚分明五项成长策略,对当前年轻草根干部的健康成长颇有借鉴价值。年轻草根干部应不贪财恋色,塑造清正廉洁的正面形象;立足实际,以能力服众;正视竞争,合规成长;借助团队力量成长,不越轨;借重外脑,重视智囊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强化教育培训提能"补钙",引导干部为官有为。要强化理论武装"补钙",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教育,使红色基因融入干部血脉、崇高信仰深入干部灵魂;要加强教育培训"提能",实施分层分类全覆盖培训,满足干部差异化学习需求,帮助干部练就过硬的  相似文献   

17.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草根慈善"近年来成为中国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当今国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草根慈善"组织是自发成立并自主开展的活动,缺乏政府背景和市场背景,其发展也面临众多问题。本文以"南京爱心妈妈"为例,通过"以点带面"对"草根慈善"进行研究,总结发现国内"草根慈善"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中国"草根慈善"健康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杨昀赟 《领导文萃》2012,(10):71-74
"草根"是一个形象比喻,泛指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不像"官二代"、"富二代",都是白手起家,凭借个人奋斗实现了成功。那么,中国究竟有多少"草根"成功了?当代"草根"成功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面临哪些障碍呢?当今中国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诸多人埋怨社会阶层固化,难以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大量"草根"却抓住时代机遇,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了成功。"无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强烈对比,令人深思和警醒。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背景中讨论官僚制问题极为复杂。其一,政府职能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过程中,"政府密集"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长期特征;其二,官僚制供应不足,公务员制度尚不成熟,公务员整体职业素质有待提升;其三,人们广为诟病的有关官僚和官僚主义的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于中国公共行政机构。这三个维度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公共管理中的两重困境:"政府密集"与官僚制供应不足之间的困境,以及官僚制供应不足与官僚主义盛行之间的困境。"三维两重困境"提示人们要理解中国的公共管理问题,不能囿于西方行政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井研县委深刻认识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是关键性因素,要使井研尽快走出困境,必须走"强县先强干部素质"之路,必须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成效,这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更加需要重视和发挥党校干训主渠道作用,迫切需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