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原被辑入唐末传奇小说集《异闻集》,此集后来失传了,赖有宋李昉等编辑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从《异闻集》中辑进了《柳毅传》,才使这篇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得以流传至今。小说中洞庭君在得知钱塘君救出龙女的同时吞食了泾河小龙时,说道:“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这句话在最早标点《柳毅传》的《唐宋传奇集》(鲁迅辑校于1927年)中已作  相似文献   

2.
唐朝李朝威撰《柳毅》[1 ] ,作为唐传奇的优秀作品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设置的故事情节 ,叙述的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 ,多为后人所摹仿 ,直至清代仍可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窥见其痕迹。同时 ,对《柳毅》艺术特点作全面的研究 ,是唐后乃至现今许多学者的方向 ,且硕果累累。然检诸研究成果 ,对《柳毅》中扣树情节作一深刻阐释的 ,还较为少见。《柳毅》是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 ,扣树情节是其神异性之一表现。书生柳毅巧遇洞庭龙女 ,为其传书龙王 ,告其不幸 ,而柳毅作为一凡世男子 ,与洞庭龙王联系的方式 ,便是扣树。“龙女告…  相似文献   

3.
《离魂记》、《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在两宋及其后的禅林中也广为流播,并以各自的关键情节"倩女离魂"、"柳毅传书"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禅宗话头或公案,进而又产生了不少颂古之作。就两个话头公案的生成而言,前者与士大夫的参禅密切相关,后者则代表了下层信徒的悟道路径。至于颂古之作,大多属绕路说禅,即主要用遮诠法。  相似文献   

4.
李朝威的《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一篇优秀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形式上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别具一格,是中唐传奇中的佼佼者。唐传奇取材于婚姻爱情的作品很多,其中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去反映这个社会问题的作品有《霍小玉传》、《莺莺传》和《李娃传》。这些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都取决于其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态度,她们或以顺从维护而取容,如李娃;或以反抗而被践灭,只留下一阙哀怨的悲歌,如霍小玉、崔莺莺。《任氏传》是一篇特殊作品,他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以人狐的恋爱去表现非礼教的倾向,但任氏、郑生、韦崟的生活,格调不高,且小说以任氏不得善终为结局,只可视  相似文献   

5.
汪辟疆先生云 :“唐时佛道思想 ,遍布士流 ,故文学受其感化 ,篇什尤多。”(《唐人小说》)从唐传奇含有的大量关于服药求仙、丹鼎符篆、白日飞升、灵魂不灭、狐仙鬼怪等等内容来看 ,佛道思想与唐传奇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徐翠先《唐传奇与道教文化》(中国妇女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版 )一书将唐传奇作为多种文化和文体合力的共同创造 ,在“唐传奇在叙事文化史上的地位”这一章中 ,认为唐传奇“开创了文言小说最具文化艺术品格的流派” ,其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本书选择道教文化这一切入口 ,是颇有识见的。在宗教文化对唐传奇的影响中 ,…  相似文献   

6.
这是中唐一篇著名的传奇。但它的结尾,与一般的中唐传奇有所不同。中唐传奇的结尾,大约有三种类型: (一)交代故事来源,并发一段议论。如李朝威《柳毅传》(《洞庭灵姻传》):“(薛)嘏常以是事告于人世。殆四纪,嘏亦不知所在。陇西李朝威叙而叹曰;五虫之长,必以灵者,别斯见矣。人,裸也,移信鳞虫。洞庭含纳大直,钱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嘏咏而不载,独可邻其境。愚义之,为斯文。”  相似文献   

7.
天下夺魁的王实甫《西厢记》虽然名为杂剧,但几乎囊括元杂剧代表作品的《元曲选》及元明两代诸多杂剧选集皆不予收入,而明末毛晋编选的传奇选集《六十种曲》却收入此剧。这有必要重新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体制。王实甫《西厢记》在创作时其体例当受到南戏(传奇)影响,在角色、人物演唱及结构等体例上,已呈现传奇化特征。但由于其仍用北曲演唱及具有题目正名,元人仍视其为杂剧。毛晋《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自成一体,收录王氏《西厢记》,应不是作为元杂剧的代表,而视之为与传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是传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编选体例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8.
论《红楼梦》的叙事时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红楼梦》的叙事时空建构李庆信如果说世界“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①”,那么,小说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投影,当然也具有其依存的时空条件,并且是在叙事的时空关系中建构起来的。尽管小说的叙事时空既不等于客观现实时空,也不像造...  相似文献   

9.
《柳毅传》虽然主旨并不在于反映家庭生活,但我们仍能从其生动的叙述里窥见当时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以及兄弟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特征,对我们了解研究唐代精神风貌,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将唐传奇《周秦行记》置于和巴金的《复仇》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的比较视野中可见:《周秦行记》、《复仇》、《舞会以后》均为故事套故事结构,《周秦行记》叙事策略不同于其他二者之处在于:不仅构造了谈论话题的场所,而且由于特意忽略了时空差异,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聚集在同一个时空中,讲述了若干个故事,从而产生了在某些方面可以按照现实中的感情、人情事理逻辑来接受,而在某些方面又似乎颠覆了现实逻辑的神奇蕴藉。此外,叙述者与人物塑造合二为一,叙述者在叙述和描写的同时也刻划自己的心理和性格,以及诗词入小说等方面,小说作者均有出色处理。《周秦行记》中的艺术现象在中外古今的叙事文学中都是非常珍贵而独特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林海雪原》的现代传奇与写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年代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与中国极其丰厚的传奇文学传统有很深的联系,它的文本结构、叙事方式、人物设计明显发生了向中国民间武侠、传奇小说传统审美口味上的倾斜与仿制,是现代革命的逻辑和传统传奇文学逻辑之间达成的妥协;由于《林海雪原》负载着政治宣传和非政治的娱乐两个功能,因此,对叙事文本的战争描写本着真与虚相结合的方法;《林海雪原》在文革中被改编成京剧《智取威虎山》,在基本保留原作传奇性背景的基础上,增强了现代革命京剧表演性成份,不过,为把《智》剧修改的更有"阶级性",原作中的江湖游侠的传奇色彩被换成充满阶级仇恨的内容,经过内容和程式的转换,传奇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真正结合起来。总之,从小说到样板戏,传奇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正>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而《红楼梦》则是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成就的顶峰。这两部巨著之间颇有渊源。  相似文献   

13.
苗贵松 《理论界》2013,(1):146-148
唐传奇作者开始跳出传统藩篱创作小说,因抒情诗传统对他们的影响很深,故唐人小说多浓在诗情,而宋世小说更富于画意,这与宋话本作者已非唐传奇之士林华选,并与宋代绘画尤其是风俗画兴盛不无关系。文章以《游仙窟》、《霍小玉传》《红线》、《莺莺传》、《王幼玉记》、《李师师外传》和《碾玉观音》为例,诠释了诗情画意为唐宋传奇的整体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4.
《韩诗外传》与《吴越春秋》中要离传奇的文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诗外传》与《吴越春秋》中的要离传奇在文本上有着明显的前后继承痕迹。从文本分析上看,《韩诗外传》在情节上多想像、虚构成分,影响着《吴越春秋》中的情节,使之表面合理而实荒幻,最终有别于史而成其为小说;在叙事结构上,《韩诗外传》的故事时序为早期的初具形态的历史演义小说所接纳,并在叙事时序上有所超越;在叙事情境上,《韩诗外传》的作者叙事情境为后来的讲史话本、历史演义小说所采纳,《吴越春秋》则在局部情节中以人物叙事情境之名而行作者叙事情境之实,开中国历史演义小说全知全能型人物叙事情境的风气之先。《韩诗外传》的文学性,对早期历史演义小说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龙的形象在六朝的志怪作品中比较简单,在唐传奇中开始趋于生动。在龙的系列群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龙女形象。龙女形象的发展演变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渐渐褪去令人类陌生和恐惧的异类形象和兽性,直至被赋予人格化的、为人类接受、亲近并与之婚配的温柔形象。唐传奇《柳毅》的出现,真正使龙(龙女)成为了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张学松 《中州学刊》2006,14(6):178-181
韦庄名诗《秦妇吟》具有小说化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构性,诗篇在历史背景真实的情况下虚构了人物、情节和环境;二是它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虚实相间的叙事艺术。其小说化的手法又是为表现其“志”和“情”服务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秦妇吟》可谓第一篇小说化长诗,它的出现与文体互渗、中国小说的成熟———唐传奇的繁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唐传奇《莺莺传》流传数百年,从宋代秦观、毛滂《调笑令》、赵令畴《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西厢记》,经历了从本事缘起,因袭发展,根本改造的演化过程,到元杂剧《西厢记》已定型臻于成熟。由于作品产生的客观时代背景,作家主观思想心态的及经历,文学接受的欣赏习惯与心理态势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些作品的思想题旨以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形成了西厢故事深厚的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传奇名篇,《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另辟蹊径,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既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凸显了作者征实尚史的创作观念,又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为后世传奇创作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无疑对传统最富有变革精神,其叙事形态、叙事文本也更近于现代意义的小说。但就小说形式而言,《红楼梦》对传统仍是变革中有折衷,并未脱掉传统小说模式的外衣(尽管这外衣穿起来已不太合身),跨进现代形态小说的门槛。《红楼梦》对中国传统小说模式的变革与折衷,不只表现在叙述方式上,也表现在叙事体制上。《红楼梦》是一部章回小说,然而,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典型的章回小说相比,其章回体制既不完全合榫,也不规范统一,还留下种种勉强凑泊的痕迹或破绽,以及难  相似文献   

20.
唐传奇一些作品作为素材,散落在元杂剧里,经元杂剧作家的改编,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元人对唐传奇的改编,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元代神仙道化题材相对于爱情婚姻题材或历史轶事等题材,更能体现出与传统儒学精神完全不同的文化气质,它深深打上了元代社会与时代的烙印.文章首先对比改编之作,找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从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等方面来看;其次分析改编差异,结合元代社会背景和元代文人心态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改编之作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